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高考任务驱动作文“审题及范文”例话(Ⅰ)
高考任务驱动情景材料作文如何精准审题及范文采分技巧例话Ⅰ高考经典模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如何精准审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②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③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⑤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⑥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题型构成弄清楚(1)题干(2)题内材料(3)情景任务(4)要求试题由“题干”、“题内材料”、“情景任务”、“要求”四部分构成,每个部分各一段文字,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结论:2.由表及里明意图(1)题干:关键词----“读”与“写”之间的关系。(2)题内材料①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背景②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原因③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前方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简述抗美援朝历史2.由表及里明意图(2)题内材料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⑤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写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后方民众竭力支援前线的爱国主义精神⑥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写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巨大意义意图:简述抗美援朝历史把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时代生活,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文化自信旗帜,培养家国情怀,落实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根本任务。逐项落实完任务设身处地扣情景3.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主题任务:铭记历史,迎接挑战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文体任务:校团委征文(得体)情景语内容任务:结合材料角色任务:“你”(→我)个人成长国家世界时代社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选好角度:中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你”“我”与时代、“我”与社会、“我”与国家、“我”与世界确定立意历史学: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社会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哲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政治学:坚持四个自信成功学:守正创新自拟标题:好题一半文----技巧性拟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抄得妙不妙。4.言此意彼巧仿化旁征博引惊世俗精准审题诀题型构成弄清楚,由表及里明意图。设身处地扣情景,逐项落实完任务。言此意彼巧仿化,旁征博引惊世俗。作文实质是做人,为国为民鼓与呼。无古不成今,挑战获新生行文采分技巧----仿化范文标题采分技巧:①“无古不成今”语出《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引用化用名言拟题,使“铭记历史”形象化;②“挑战获新生”含有“迎接挑战”这个“主题”中的核心话题;③拟题精准,观点明晰;④两个五字短语则为题目增添了文采。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首战,也是立国之战,国力羸弱的新中国敢于迎头痛击最为强大的美国并战而胜之,这让中华民族第一次从精神上“站起来了”,获得空前强大的民族自信力。然而,当今的国际形势,云谲波诡,中国的发展阻力重重,举步维艰,如何往前走?我认为:无古不成今,挑战获新生。开头采分技巧:①紧扣由“题内材料”中的“抗美援朝”历史而抽象出来的“情景任务”中的“主题”来开头,行文严谨。②概述“题内材料”是手段,提出中心论点是目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我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290余万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士依然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在美军密集的炮火下以血肉之躯毅然冲锋。怀抱炸药包冲向敌阵“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杨根思,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枪口“黄沙百战穿金甲”的黄继光,为了不暴露目标被烈火慢慢吞没“死节从来岂顾勋”的邱少云……志愿军的这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最原始的不竭动力。主体角度1采分技巧:①紧扣中心论点采用中心句领起法行文;②引用古诗句,凸显文化品味;③“就事析论”;④段落模式:从材料(表)出发(析)→适当相关拓展→抽象材料主旨(里)。“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抗美援朝战争一爆发,燕南赵北大河上下的炎黄子孙,身在安全国土,心系沙场同胞,在前线激战之时,国内民众纷纷自愿捐钱捐物。运往前线的物资中,有农民不给自家留余粮“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援赠,有工人勒紧腰带献工资“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捐助,有老兵毁家纾难保后勤“尚思为国戍轮台”的付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那历时一年的捐献运动,体现的正是值得铭记的舍小家保大家、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如果郁达夫在天国观看了《跨过鸭绿江》电视剧,他一定会说:“有志愿军英雄的民族是幸运的,有英雄且知敬重爱惜英雄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而去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有希望的主人之邦。”抗美援朝志愿军万岁,中国人民万岁!主体角度2采分技巧:①紧扣中心论点采用中心句领起法行文;②引用古诗句,凸显文化品味;③“就事析论”。④段落模式:从材料(表)出发(析)→适当相关拓展→抽象材料主旨(里)。人间正道英雄气,直面挑战获新生。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只要每个中国人弘扬志愿军那种“不教胡马度阴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伟大精神,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不断崛起,面临着更多机遇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挑战。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打赢了2020年突如其来新冠肺炎阻击战。从2013年到2020年,短短8年时间,全面小康圆满收官。嫦五号“可上九天揽月”,蛟龙号“可下五洋捉鳖”。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人面对打压自立自强,不卑不亢;面对诽谤,我们的态度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中国人直面新时代的各种挑战,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弘扬着、延续着抗美援朝时爱国、无畏、战斗的精神,“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中华民族必将获得更加辉煌的新生。主体角度3采分技巧:①紧扣中心论点采用中心句领起法行文;②引用古诗句,凸显文化品味;③“就事析论”。④段落模式:从材料(表)出发(析)→适当相关拓展→抽象材料主旨(里)。[(主体1+主体2+主体3)采分技巧:①三段构成“主体”,属并列结构;②三段的论证思路(顺序)和“题内材料”的组材思路保持一致;③每段开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前线志愿军”→后方国民→现实(挑战);④事例丰富,妙用诗文,句式整齐,极富文采。]壮哉,人民志愿军战士,英气长存;伟哉,堂堂中华好少年,奋勇向前!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疾风定能吹出劲草,路遥必然炼就马力。无古不成今,挑战获新生!结尾采分技巧:①回扣中心论点(或标题或开头);②抒情升华主旨;③落脚当下,提出希望或号召。
本文标题:高考任务驱动作文“审题及范文”例话(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1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