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测试化学题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测试化学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i28S32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绿色化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下列可以看作绿色氧化剂的是A.氯水B.浓盐酸C.双氧水D.硝酸2.将SiCl4与过量的液氨反应可生成化合物Si(NH2)4将该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灼烧,可得到氮化硅(Si3N4)固体,氮化硅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则氮化硅所属的晶体类型是A.原子晶体B.分子晶体C.离子晶体D.金属晶体3.新兴的大脑营养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生长发育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密切关系。被称为脑黄金的DHA就是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C═C键,学名二十六碳六烯酸,它的分子组成是A.C25H50COOHB.C25H39COOHC.C26H41COOHD.C26H47COOH4.下列芳香烃的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5.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苯(苯酚):加浓溴水振荡,分液B.亚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C.肥皂液(甘油):加食盐颗粒,过滤D.乙酸乙酯(乙酸):加氢氧化钠溶液,蒸馏6.NaH是一种白色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H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H在水中呈酸性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相同C.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D.NaH中钠离子的半径比Li+离子半径大7.某温度卜,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气)+2B(气)2Q(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Q)=1:1:2,保持温度不变,以1:1:2的体积比再充入A、B、Q,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正减少,v逆增大B.充入气体后平衡不发生移动C.达到新的平衡时c(A):c(B):c(Q)仍为1:1:2,D.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体系压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8.己知:2H2(g)+02(g)=2H2O(1);△H=一571.6kJ/mol,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某H2与CH4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146.19kJ,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生成10gCaCO3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2:1C.1:2D.3:1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若正确答案只包含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9.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的结合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以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10.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BA,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AB2,由此可得出的正确判断是A.A、B可能在同一周期B.A、B的单质都不可能是原子晶体C.A肯定是金属元素D.A可能在第二周期的IIA或VIA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SiO2晶体中含有4NA个Si─O键B.22.4L乙烯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C.0.1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01NA个D.含0.1molH2O2的水溶液跟MnO2充分作用,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0.01NA个12.拟除虫菊酷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式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芳香类化合物B.属于卤代烃C.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水解D.能与卤素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13.可逆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mol/(L·min)]表示,逆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mol/(L·min)]表示,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确的关系是A.v'(O2)=v'(SO3)B.v(SO3)=1/2v'(O2)C.v'(O2)=1/2v'(SO2)D.v(SO2)=v(O2)=v(SO3)14.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性能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H2为负极,O2为正极B.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增大C.负极反应:2H2-4e一+4OH-=4H2OD.正极反应:O2+4e-+2H2O=4OH-15.三氯化氮分子中每个原子其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氮与氯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氮原子。则下列关于三氯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NC13的电子式应表示为B.在NC13分子中N为+3价,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是HNO2和HCIC.NC13跟水反应的产物为NH3和HC1OD.NCl3跟水反应生成NH4C1、O2和C12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A.将氯气通入水中:C12+H2O==2H++Cl-+CIO-B.向水玻璃中滴入盐酸:SiO32-+2H++2H2O=H4SiO4↓C.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CO2+2H2O+A1O2-=AI(OH)3↓+HCO3-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17.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l0-13mol/L。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K+、SO42-、NO3-B.Mg2+、NH4+、SO42-、Cl-C.Na+、K+、SO42.、NO3-D.Ba2+、Na+MnO4-、SO32-18.NaCl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晶胞)如右图所示。已知: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Mg/mol,某一定条件一下NaCl晶体中最邻近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中心间的距离为acm,晶体的密度为bg/cm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Na+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l一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六面体B.每个Na+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l一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C.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M/2a3bD.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4M/a3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8分)三、(本题共2小题,共22分)19.(10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止?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0.(12分)为了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右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己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1)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原因是________;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4)如果要用第(1)步操作产生的CO2将E中的空气排得更干净,在不增加其它仪器的情况下,应怎样改进E?_____________。(5)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6)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1.(6分)已知A,B,C,D四种不同粒子。他们之间存在如右图关系:(1)如果A、B、C、D均为10电子的粒子,则A的结构式为________;D的电子式为_______。(2)如果A为一种金属阳离子,且A、B、D均为10电子粒子,C为30电子粒子。试写出:A和B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和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22.(12分)右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根据右图关系推断:(1)化学式:X___,A___,B___。(2)实验室收集气体D和F的方法依次是_____法、_____法。(3)写出C→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A与E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3.((8分)有机玻璃(结构简式如右图)是由有机物X加聚制得的热塑性塑料。为透明如玻璃状的无色固体,可用以制造航空玻璃、仪表盘、外科照明灯、装饰品和生活用品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2)在下列反应中,有机物X不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填写序号);①和氢气加成;②使溴水褪色:③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④水解反应;⑤酯化反应;⑥消去反应。(3)有机物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2个甲基、且属于不饱和梭酸类的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24.(10分)已知有以下两种类反应:①羧酸的钠盐与碱石灰共热,可以发生脱去羧基的反应:RCOONa+NaOHRH+Na2CO3②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下式中反应的中间产物(III)可看成是由(I)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II)中的2一位碳原子和2一位氢原子相连而得。(III)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4H12O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下列框图进行反应。其中C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的物质的量比为2:1,且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____,其名称是_________。(2)有机物A∽H中,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_;E→F___:F→G_______。六、(本大题2小题,共20分)25.(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课外环保监测小组对采集气体样品中所含污染气CO的浓度进行测定,其方法与步骤如下:a.首先使采集的气体样品2.00L缓缓通过I2O5的加热管,发生反应:5CO+I2O5==5CO2+I2:b.将产生的I2升华,并由浓度为0.005mol/L的Na2S2O3溶液30.0mL完全吸收,此时发生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c.向b的溶液中加4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浓度为0.01mol/L的I2水滴定,耗去5.00mL的溶液恰好变色。(1)操作c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2)步骤a中由CO与I2O5反应生成I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③该气体样品中CO的浓度为多少mg/L?26.(12分)为了防治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某硫酸厂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SO2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棍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各40.00m
本文标题: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测试化学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2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