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题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陈冬慧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2007年上半年,商品房价格仍在一路攀升,有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京城住宅开盘整体均价为11352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1.5%;普通住宅开盘均价为935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2.6%。1、住房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解决好群众买房难、买房贵的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这是因为政府()①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②是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③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④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007年5月23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会议决定,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回答2~3题。2、之所以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根本上看是因为()A.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B.农民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D.人民民主专政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3.在全国建立农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现的国家职能是()A.文化职能B.经济职能C.政治职能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至2007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连续举办了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对于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4~5题。4、我国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系统培训,主要是因为人大代表()A.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B.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C.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D.要接受人民监督5、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就要()①扩大人民代表的权利②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③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④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责任意识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目前,中国博客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博客”作为网民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平台,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趋向。回答6~7题。6、当越来越多网民在享受“博客”带来的乐趣时,也有一部分人利用“博客”发布不良信息内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污染网络环境。这要求()A.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B.公民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C.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D.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7、“我的地盘我作主”,这是博客的精神,但是博客自由的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A.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自由权利B.法律是对自由的限制和约束C.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的D.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轨道上行使自由权利“一顿‘公饭’吃掉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一辆公车一年耗费20万元,一项‘检查评比’活动耗资上百万元……”2007年5月10日,《半月谈》杂志刊发的记者调查,揭露了一些基层政府的种种奢侈、浪费现象。回答8~9题。8、基层政府中存在的奢侈、浪费现象主要违反了()A.依法治国原则B.对人民负责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D.集体主义原则9、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但个别基层政府奢侈、豪华、浪费风气仍有渐长之势。解决这一问题必须()①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②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建设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人民政协是同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的民主形式并列的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回答10~11题。10、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①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②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③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政治协商这一民主的实质是()A.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B.积极履行国家的职能C.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D.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12、目前中国有八大民主党派,共有党员60多万人,其中17.6万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2万人担任县级以上领导职务。新任的科技部部长万钢就来自于民主党派,是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民主党派人士进入我国各类国家机关并担任领导职务。表明()A.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实行组织领导B.各民主党派享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C.各民主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具有决策权D.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联合执政2007年4月9日,河南省新郑市举行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与会的海内外人士纷纷表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从对黄帝的缅怀和追思中汲取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弘扬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答13~14题。13、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①坚持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②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③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④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4、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这表明()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B.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D.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15、中国宗教界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宗教组织保持着交往和联系。宗教界人士还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1.7万人。这说明()A.我国宗教界与境外交往和联系违反了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B.宗教界人士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是干预国家职能实施的表现C.政府加强了对宗教团体及其成员的管理D.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16、按照国际组织的分类,国际奥委会属于()A.世界性、政治性、政府间国际组织B.区域性、专业性、政府间国际组织C.世界性、专业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D.区域性、政治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17、第六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于2007年3月19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启动。参加会议的六国的政体与结构形式不尽相同。其中,既是共和制又是单一制的国家是()A.美国、韩国B.中国、朝鲜C.日本、俄罗斯D.俄罗斯、韩国2007年5月7日.胡锦涛主席致电萨科齐,祝贺他当选法国总统。贺电说:“近年来。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愿与你一道……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并推进两国关系,共同谱写中法友好和全面合作的新篇章。”回答18~19题。18、发展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①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有利于两国友好联盟,开展众多领域的合作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④有利于两国密切协调与配合,形成攻守同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9、中法关系已成为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典范。这体现了我国()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C.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D.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0、“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错在()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④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21、瑞金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今天,瑞金利用其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瑞金的发展坚持了()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B.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007年4、5月间,国内部分手机用户收到关于“香蕉含有类似SARS病毒”的信息,内容主要是:“目前海南的香蕉中发现了一种病毒,类似于人类的SARS病毒,请转告每个你珍惜的人!”回答22~23题。22、上述手机短信纯属谣言,香蕉中根本不会含有类似SARS的病毒。“香蕉含有类似SAPS病毒”的说法()A.否认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否认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具有客观性D.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23、由于上述手机短信的误导,今年海南省香蕉价格暴跌,蕉农损失惨重。这说明()A.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B.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不确定的C.整体统率着部分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也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成功实施的10周年。回答24~25题。24、现任香港特首曾荫权说,“一国两制”是前所未有的、不平凡的概念,在香港取得了空前成功。“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反映的哲学道理是()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②概念新奇是新事物的重要特征③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20世纪中叶以来,香港不但在每一次的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中把握住了机会,而且都能够“化蝶”般快速实现产业升级,将特有的竞争力持续保持下去。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B.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增强认识活动的预见性C.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D.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007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统计数据显示,恢复高考30年间,大中专学校共录取了3600万人,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回答26~27题。26、恢复高考,重建了社会公平与公正,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但高考中的“唯分数论”等弊端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体现了()A.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B.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C.社会越发展,矛盾越尖锐D.矛盾是客观的,不可能解决27、2007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废除高考。对此,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高考中的问题不能“先破后立”,搞激进式、颠覆性的“革命”,需要先一点点地“立”,然后逐步破除旧的东西。这是因为()①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②对立统一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④“破”和“立”是不可能统一的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8、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四大题,共44分)29、目前,我国有流动人口近1.5亿,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要有农民工代表。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农民工中也会有全国人大代表的认识。(8分)30、近几年,房价步步升高,不仅让老百姓“望房兴叹”,“官商勾结”更损坏了政府的形象,2007年4月6日,国家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八部委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了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整治工作打击重点明确指向“房地产领域涉及的违法违规、权钱交易行为”。为期近一年的房地产行业反腐行动大幕正式拉开。(1)“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请简要说明。(5分)(2)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国家开展房地产行业反腐行动加以分析。(9分)31、2007年4月11日至l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完成了一次“融冰之旅”。双方再次确认,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实现中日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并就构筑战略互惠关系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中日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中日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10分)32、2007年4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陕西省榆林市把依靠科技
本文标题:高三政治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4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