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安徽省宿州市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请判别下列哪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A.x+2y=1B.x2+5=0C.2x+=8D.3x+8=6x+22.方程x2=5x的根是()A.x=5B.x=0C.x1=0,x2=5D.x1=0,x2=﹣53.下列各组线段,能成比例的是()A.3,6,9,18B.2,5,6,8C.1,2,3,4D.3,6,7,94.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女孩的概率是()A.B.C.D.无法确定5.若方程x2﹣3x﹣1=0的两根为x1,x2,则的值为()A.3B.﹣3C.D.﹣6.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则S△ADE:S四边形BCED的值为()A.1:B.1:2C.1:3D.1:47.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x2+n=0(m≠0),若方程有解,则必须()A.n=0B.mn同号C.n是m的整数倍D.mn异号8.小明在测量楼高时,先测出楼房落在地面上的影长BA为15米(如图),然后在A处树立一根高2米的标杆,测得标杆的影长AC为3米,则楼高为()A.10米B.12米C.15米D.22.5米9.将方程x2﹣2x﹣3=0化为(x﹣m)2=n的形式,指出m,n分别是()A.1和3B.﹣1和3C.1和4D.﹣1和410.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的边长为3,它的另两条边的边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0的两个根,则k的值是()A.27B.36C.27或36D.18二.认真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11.把方程2(x﹣2)2=x(x﹣1)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12.为了估计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多少白球,先从袋中摸出10个球都做上标记,然后放回袋中去,充分摇匀后再摸出10个球,发现其中有一个球有标记,那么你估计袋中大约有__________个白球.13.菱形的面积为24,其中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此菱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14.某钢铁厂今年1月份钢产量为4万吨,三月份钢产量为4.84万吨,每月的增长率相同,问2、3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__________.15.如图,△ABC中,DE∥BC,AD=2cm,AB=6cm,AE=1.5cm,则EC=__________.16.一块四周镶有宽度相等的花边的地毯如下图,它的长为8m,宽为5m、地毯中央长方形图案的面积为18m2,那么花边有多宽?设花边的宽为x,则可得方程为__________.17.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O点的三条直线将菱形分成阴影和空白部分,当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12和8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18.在实数范围内定义运算“★”,其规则为a★b=a2﹣b2,则方程(2★3)★x=9的根为__________.19.把一个转盘分成6等份,分别是红、黄、蓝、绿、白、黑,转动转盘两次,两次均是红色的概率是:__________.20.若方程(m﹣1)x|m|+1+2m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解方程①x2﹣7x+6=0②(5x﹣1)2=3(5x﹣1)③3x2+8x﹣3=0(用配方法)④x2﹣2x+2=0(用公式法)22.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E∥A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BE.23.在矩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的中点,EF是线段AC的中垂线,交AD、BC于E、F.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24.在一个布口袋里装有红色、黑色、蓝色和白色的小球各1个,如果闭上眼睛随机地从布袋中取出一个球,记下颜色,放回布袋搅匀,再闭上眼睛随机的再从布袋中取出一个球.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决求:(1)连续两次恰好都取出白色球的概率;(2)连续两次恰好取出一红、一黑的概率.25.某水果批发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1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经市场调查发现,在进货价不变的情况下,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现该商场要保证每天盈利600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实惠,那么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26.如图,△ABC中,∠C=90°,AC=3cm,BC=4cm,动点P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从C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1)t为何值时,△CPQ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2)运动几秒时,△CPQ与△CBA相似?(3)在运动过程中,PQ的长度能否为1cm?试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请判别下列哪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A.x+2y=1B.x2+5=0C.2x+=8D.3x+8=6x+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利用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判定即可.【解答】解:A、x+2y=1是二元一次方程,故A选项错误;B、x2+5=0是一元二次方程,故B选项正确;C、2x+=8是分式方程,故C选项错误;D、3x+8=6x+2是一元一次方程,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方程x2=5x的根是()A.x=5B.x=0C.x1=0,x2=5D.x1=0,x2=﹣5【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于方程左右两边都含有x,所以用提公因式法比较简单.【解答】解:把方程移项得,x2﹣5x=0即x(x﹣5)=0,解得x1=0,x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要先移项再解方程,不要漏掉一个根.3.下列各组线段,能成比例的是()A.3,6,9,18B.2,5,6,8C.1,2,3,4D.3,6,7,9【考点】比例线段.【分析】根据比例线段的概念: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则四条线段叫成比例线段.【解答】解:A、3×18=6×9,故本选项正确;B、2×8≠5×6,故本选项错误;C、1×4≠2×3,故本选项错误;D、3×9≠6×7,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了比例线段的概念.注意在相乘的时候,最小的和最大的相乘,另外两个相乘,看它们的积是否相等.4.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女孩的概率是()A.B.C.D.无法确定【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个都是女孩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画树状图得:∵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两个都是女孩的有1种情况,∴两个都是女孩的概率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5.若方程x2﹣3x﹣1=0的两根为x1,x2,则的值为()A.3B.﹣3C.D.﹣【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题】压轴题.【分析】已知方程x2﹣3x﹣1=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3,x1•x2==﹣1,再把所求式子通分、代值可求解.【解答】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3,x1•x2==﹣1.∴==﹣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此类题目要会代数式变形为两根之积或两根之和的形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x1+x2=﹣,x1•x2=.6.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则S△ADE:S四边形BCED的值为()A.1:B.1:2C.1:3D.1:4【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首先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得△ADE∽△ACB,再由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在△ADE与△ACB中,,∴△ADE∽△ACB,∴S△ADE:S△ACB=(AE:AB)2=1:4,∴S△ADE:S四边形BCED=1:3.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7.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x2+n=0(m≠0),若方程有解,则必须()A.n=0B.mn同号C.n是m的整数倍D.mn异号【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分析】由mx2+n=0移项得mx2=﹣n,再两边同时除以m,可得x2=﹣,再根据偶次幂的非负性可得mn异号.【解答】解:mx2+n=0,mx2=﹣n,x2=﹣,∵x2≥0,m≠0,∴mn异号,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这类问题要移项,把所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项等号的右边,化成x2=a(a≥0)的形式,利用数的开方直接求解.8.小明在测量楼高时,先测出楼房落在地面上的影长BA为15米(如图),然后在A处树立一根高2米的标杆,测得标杆的影长AC为3米,则楼高为()A.10米B.12米C.15米D.22.5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在同一时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即在同一时刻的两个物体,影子,经过物体顶部的太阳光线三者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求解.【解答】解:∵=即=,∴楼高=10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在测量高度时的应用,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9.将方程x2﹣2x﹣3=0化为(x﹣m)2=n的形式,指出m,n分别是()A.1和3B.﹣1和3C.1和4D.﹣1和4【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解答】解:移项得x2﹣2x=3,配方得x2﹣2x+1=4,即(x﹣1)2=4,∴m=1,n=4.故选C.【点评】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形如x2+px+q=0型:第一步移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第二步配方,左右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三步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第四步,直接开方即可.(2)形如ax2+bx+c=0型,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即化成x2+px+q=0,然后配方.10.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的边长为3,它的另两条边的边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0的两个根,则k的值是()A.27B.36C.27或36D.18【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3为底或腰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3为腰时,其他两条边中必有一个为3,把x=3代入原方程可求出k的值,进而求出方程的另一根,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是否符合题意即可;②当3为底时,则其他两条边相等,即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由△=0可求出k的值,再求出方程的两个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当其他两条边中有一个为3时,将x=3代入原方程,得32﹣12×3+k=0,解得k=27.将k=27代入原方程,得x2﹣12x+27=0,解得x=3或9.3,3,9不能够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舍去;②当3为底时,则其他两条边相等,即△=0,此时144﹣4k=0,解得k=36.将k=36代入原方程,得x2﹣12x+36=0,解得x=6.3,6,6能够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故k的值为3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解答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二.认真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11.把方程2(x﹣2)2=x(x﹣1)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x2﹣7x+8=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方程左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右边利用单项式乘以
本文标题:安徽省宿州市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37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