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开县三合初级中学等五校2014年秋八年级上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5,11,6B.8,8,16C.10,5,4D.6,9,14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3、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5条B.6条C.7条D.8条5.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6B.18C.20D.16或206.用尺规作AOB的平分线的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大于DE21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作射线OC,则OC为AOB的平分线.由作法得△OCD≌△OCE的根据是()A.SSSB.SASC.ASAD.AAS7.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A.∠M=∠NB.AM=CNC.AM∥CND.AC=BDAOBABDCMN第7题图第6题图FECABD第8题图E321GHFDCBA8、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所示放置,已知AEBC∥,则AFD∠的度数是()A.45B.50C.60D.759.如图,三角形ABC中,AD平分∠BAC,EG⊥AD,且分别交AB、AD、AC及BC的延长线于点E、H、F、G,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10.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AQ=PQ,PR⊥AB于R点,PS⊥AC于S点,PR=PS,则四个结论: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AS=AR;③QP∥AR;④△BRP≌△QSP.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③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12、点M(a,-5)与点N(-2,b)关于x轴对称,则a+b=。13、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2cm,BD=8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cm。14、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BC=10cm,则△ODE的周长cm.15、如图,在△ABC中,∠C=90°,∠ABC=15°,点D、E分别在BC、AB上,且DE垂直平分AB,(13题图)第15题第16题第14题BD=5cm,则AC=cm。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100°,∠B=∠D=9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N,使三角形AMN周长最小时,则∠AMN+∠ANM的度数为四校联考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考试数学试卷(答题卡)(全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12、13、14、15、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其中第17、18题第小题6分,第19-23题第小题8分,共52分)17.已知:如图,AB=AE,∠1=∠2,∠B=∠E。求证:BC=ED。题号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总分得分1234567891018、如图,已知: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AB=AC=CD,BD=AD,求△ABC各角的度数。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111ABC△.(2)写出点111ABC,,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__________B1_______C1__________(3)111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20、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过点D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1)求证:DE=DF;(2)若∠A=60°,BE=1,求△ABC的周长21、已知,如图△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连接DH与BE相交于点G.求证:(1)BF=AC;(2)CE=21BF22、如图,D,E是等边△ABC两边上的两个点,且AE=CD,连接BE,与AD交于点P,过点B作BQ⊥AD于Q,(1)求∠BPD的大小,(2)若PQ=4,PE=2,求AD的长。23.如图1,△ABC的边BC在直线l上,AC⊥BC,且AC=BC;△EFP的边FP也在直线l上,边EF与边AC重合,且EF=FP.(1)在图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写出AB与AP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分)(2)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2的位置时,EP交AC于点Q,连接AP,BQ.猜想并写出BQ与AP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3分)(3)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3的位置时,EP的延长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Q,连接AP,BQ.你认为(2)中所猜想的BQ与AP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分)四校联考期中测试数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5DCACC6-10ABDC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60°或120°12、313、414、1015、2.516、160°三、解答题(共52分,其中第17、18题各6分,19-23题各8分)17、证明:∵∠1=∠2,∴∠1+∠BAD=∠2+∠BAD,即:∠EAD=∠BAC,在△EAD和△BAC中,∴△ABC≌△AED(ASA),∴BC=ED.18、19、20、21、22、23、
本文标题:开县三合初级中学等五校2014年秋八年级上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394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