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概述内容一、启蒙运动及启蒙主义文学二、欧洲各国的启蒙主义文学一、启蒙运动及启蒙主义文学(一)启蒙运动1、十八世纪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18世纪欧洲总的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王权专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18世纪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新进展,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思路。18世纪的思想也非常活跃,如大卫·休谟(1711—1776)的怀疑论,卢梭的自由、平等的政治哲学等,特别是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和洛克的唯物主义思想。2、启蒙运动所谓“启蒙”,就是“照亮”,是指提倡自由、民主、平等、理性等思想,反抗封建主义的蒙昧,包括封建的专制、等级制等,是发生在18世纪的一场具有全欧性质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也是17世纪理性主义摆脱政治束缚向科学化的迈进。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强调理性;强调自然规律;强调“天赋人权”,主张人人平等。启蒙主义者反对封建专制,反对贵族特权,批判教会的种种偏见,对平等的法律、民主的政治、“社会契约”、自由竞争的经济、遵循自然法则的伦理道德、尊重人的天性的教育等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构想。启蒙主义的思想有乐观的倾向,它相信存在着一个“理性王国”让人追求。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关系联系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二者的实质内容都是反对封建束缚,宣传资产阶级思想观念;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都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启蒙运动不仅反对封建专制,而且为新制度勾画了蓝图,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发展。区别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历史背景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发展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批判对象天主教会君权、教权批判形式借助于古典文化披着宗教的外衣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提倡理性主要领域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影响促进了文学、艺术和思想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的诞生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做了思想的动员和理论准备(二)启蒙主义文学1、启蒙主义文学产生及发展状况:18世纪初期,古典主义仍然在欧洲各国的文坛占统治地位。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也出现了体现启蒙主义精神的文学。启蒙文学要求文学创作服务于改造社会的任务,其美学原则就是确立艺术的教化作用和民主性质。启蒙主义文学最先出现在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英国,后来在法国、德国形成高潮。2.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哲理性。启蒙作家特别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视文学为从事反封建斗争和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2)具有民主性和现实性。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正面主人公,而王公、贵族、教皇和僧侣常常成为批判的对象。(3)文学形式的独创性和多样化。启蒙作家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如启蒙戏剧(正剧)、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等。二、各国启蒙主义文学(一)英国启蒙文学英国的启蒙文学产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是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下兴起的,旨在反对封建残余,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也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弊病。它的启蒙文学带有太多的柔和的玫瑰色。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特点是:以现实社会矛盾为题材;以普通人为主人公;采用日常语言和写实手法。重要作家有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和菲尔丁。英国启蒙文学的分期18世纪20年代,启蒙文学兴起;丹尼尔·笛福:现实主义小说《鲁宾逊漂流记》;斯威夫特: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理查生:代表作《克莱丽莎》;亨利·菲尔丁:“散文滑稽史诗”《汤姆·琼斯》。18世纪中后期:感伤主义文学开始流行。劳伦斯·斯泰恩:小说《感伤的旅行》;哥尔德斯密斯:长篇小说《威克菲牧师传》;“墓园诗派”:格雷《墓园挽歌》;诗人罗伯特·彭斯重要的作家及创作丹尼尔·笛福(1660~1731)DanielDefoe,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他的创作标志着英国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其代表作《鲁滨逊飘流记》(1719)。从此,小说成为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鲁滨逊飘流记》主要描述鲁滨逊的冒险及荒岛经历,把16、17世纪流行的流浪汉小说推向现代小说,并反映资产阶级价值观念。(1)采用日记或回忆录的形式。(2)逼真的现实性描写,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逼真。(3)创造了独特的“荒岛文学”的模式。鲁滨逊形象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飘流记》成功地塑造了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资产者的正面形象。鲁滨逊的形象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阶级本质,恩格斯曾概括这个人物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鲁滨逊坚毅顽强、勤奋创业,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者敢于冒险、追求财富的开拓进取精神,但又是一个具有极强占有欲和私有欲的殖民主义者。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通过幻想游记的形式,对英国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格列佛游记》(1726)《格列佛游记》以里梅尔·格列佛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情景,全面讽刺和抨击了英国的社会现实。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贤马国塞缪尔·理查生SamuelRichardson,1689—1761是英国感伤小说家的第一个代表。代表作是书信体小说《帕梅拉》和《克拉丽莎·哈娄》。理查生在英国和欧洲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小说集中描写一件事的始末,以日常生活中的婚姻、道德等问题为内容。他特别注意分析和描写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他善于写善良的弱女子令人心酸的处境和她们的悲苦心情。这一特点使他的作品具有感伤主义因素。但他的小说冗长,说教气味浓厚。塞缪尔·理查生《帕梅拉》(1740-1741)理查生的第一部书信体小说,副标题是“美德有报”。《帕梅拉》在文学史上被称为第一部现代英国小说。它把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结合起来,着重描写人物的感情,把感伤主义引进了西欧文学,导致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克拉丽莎·哈娄》理查生最成功的小说,也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小说揭露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妇女婚姻不能自主的现象,批判了贵族、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约翰逊:“你如果为了故事而读理查生,会着急得上吊自杀;你要是为了情感而读他的小说,故事只是为情感而存在。”亨利·菲尔丁(HenryFielding,1701—1754)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创立者,建立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理论。继承拉伯雷、塞万提斯的传统,使现实主义走上新阶段。小说代表作是《汤姆•琼斯》。菲尔丁的小说创作菲尔丁说,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写作领域”。他的小说,以幽默和讽刺向腐败、伪善、谎言和罪恶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时充满乐观精神和对人民的热爱。书信体的小说《沙梅拉》,仿作理查生的《帕梅拉》,题名《沙梅拉》(Shamela,sham是“假”的意思)。菲尔丁的小说理论:“散文滑稽史诗”在《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的序言中,菲尔丁提出了一个有关小说文体的新概念,即“散文滑稽史诗”。他的写作态度是反对编造,注重真实。他还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临摹自然”的口号。所谓自然,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书本知识,道听途说。散文区别于诗,喜剧相对于悲剧,史诗则是长篇的纪实文学,即小说。这即是他所谓散文滑稽史诗。情节复杂,涉及面广,细节多,人物丰富。菲尔丁的代表作《汤姆•琼斯》(TheHistoryofTomJones,aFoundling,1749)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具有流浪汉小说的风格,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描写弃儿汤姆·琼斯和乡绅女儿苏菲娅的恋爱故事以及他的旅行冒险,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批判以门第和金钱为条件的婚姻观念。《汤姆•琼斯》的电影改编汤尼·理查森拍摄的同名电影《汤姆•琼斯》。但电影过多地表现了人们经常对其批评的一面,即生活中的感官乐趣,而没有把作品的严肃性表现出来。劳伦斯·斯泰恩(1713-1768)代表作《感伤旅行》(1768),写主人公在英法战争时期取道法国到意大利去的经历、感想及其感伤情怀。感伤主义就得名于这部小说。小说主要不写主人公见到的现实,而是写他对一些小事的感受和异想。作者对别人的心情也极为敏感,要求彻底解放感情,宣扬感情至上。劳伦斯·斯泰恩的作品追求琐细的感受、幽默的情趣、新奇的表现手法,而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感伤主义诗歌罗伯特·彭斯(1759-1796):《两只狗》、《自由树》、《往昔的时光》;托马斯·格雷(1716-1771)的《墓园哀歌》(1750)以完美的古典主义诗歌形式表达他对农民的同情,为农民的天才得不到施展而鸣不平,谴责暴君,但全诗基调是低沉的。这个时期还有一些其他的诗人也以死、坟墓为题才写诗,形成所谓“墓园诗派”。(二)法国启蒙文学18世纪初开始的法国启蒙运动是直接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作思想准备的,其思想也是最激进的。法国启蒙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哲理小说和正剧。法国启蒙文学的大致分期:1、18世纪20年代,早期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2、18世纪中期,法国启蒙运动发展到全盛阶段,形成强大的声势,革命性、战斗性更强,代表作家有狄德罗和卢梭。3、18世纪末,代表作家是博马舍。孟德斯鸠(1689-1755)是法国第一个启蒙作家。他出身贵族,在司法界工作多年,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他的思想比较保守,带有改良、妥协的色彩。他唯一的文学作品《波斯人信札》(1721),是一部通过文学形象表达的政论。它是法国启蒙文学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开创了哲理小说的先河。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波斯人信札》是一部书信体的文学创作,全书由160封信组成。它写两个波斯青年郁斯贝克和黎伽,在路易十四统治的最后五年和奥尔良公爵摄政的头五年旅居巴黎。他们把所见所闻写信报告在波斯的朋友和家人,后者也写信给他们,向他们报道波斯消息。《波斯人信札》是一部讽刺作品。它揭露法国统治阶级庸俗堕落、荒淫无耻,批判上流社会的种种恶习和生活方式;它嘲笑资产阶级羡慕贵族地位,出钱雇人替自己伪造家谱,“清洗祖先的名声”;有四、五封信是直接攻击法国暴君路易十四的。伏尔泰(1694-1778)原名原名弗朗奈瓦·玛丽·阿鲁埃,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反教权主义是伏尔泰世界观的最鲜明的特征。伏尔泰是十八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作家。他是多产作家,其全集包括哲学著作、历史著作、史诗、抒情诗、讽刺诗、哲理诗、哲理小说、五十多部悲剧和喜剧、一万多封信札。伏尔泰伏尔泰的代表作《老实人》《老实人》(1759)的主人公是个心地善良、头脑简单的青年。他是男爵的养子。男爵家里的家庭教师邦葛罗斯教导他说,这个世界安排得很好,“一切都是十全十美的”。但生活告诉他,世界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他爱上男爵的女儿居内贡,被男爵驱逐。他颠沛流离,死里逃生,终于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完善,唯有“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烦闷、纵欲和饥寒三大害处”,因此还是“种我们的园地要这句名言是全书带有哲理性的结论。它强调实实在紧”。在的工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另外,小说还写了一个政治清明、黄金遍地的奇异国土,寄托了伏尔泰的社会理想。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伏尔泰的哲理小说继承了拉伯雷的讽刺幽默传统,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但荒诞中隐藏着严肃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具有摧毁的力量,形成了伏尔泰小说的独特风格。小说语言精炼简洁,谐谑、夸张,为法国文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伏尔泰一生热爱戏剧,以高乃依和拉辛为戏剧典范,强调应该遵守古典主义的规则,据此而创作的史诗《亨利亚特》(1718)、悲剧《俄狄浦斯王》(1718)和《中国孤儿》(1718)等都缺乏持久的生命力。伏尔泰与《中国孤儿》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在哲学、美学、戏剧理论和小说创作上都有所建树。是法国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的代表。狄德罗还创立了一种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新的戏剧形式:正剧(市民剧)。写出了《私生子》和《一家之主》两个正剧剧本。狄德罗的文学成就主要是他的三部哲理小说《修女》、《拉摩的侄儿》和《宿命论者雅克》。狄德罗法国百科全书派群像狄德罗反对新古典主义:“新
本文标题: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4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