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从马斯洛的生命需求理论谈“买房子”
从马斯洛的生命需求理论谈“买房子”马斯洛的生命需求理论简单分成三部分1.生命的需求是分层级的。人有着生存需求,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2.每个层级的需求在得到满足之后便会被淡化,而人们很自然的去追求下一个层级的需求。比如满足了衣食住行和安全的续期的人不会再对食物和安全有特别强烈的追求,他们追求的目标升级为下一个层次的需求3.从幼年开始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会成在其成年人后暴露出来,严重者会产生心理疾病。人每天在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有目的地在满足自己的某一个层次的需求。不管是有意识的事情还是无意识的,我们能从这五个需求的层级上找到人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的根源。比如说某个人要买一辆汽车,原因是他的邻居买了一辆。为什么邻居买了车他就得买呢?因为他感觉自己如果没有汽车会被瞧不起,尤其是自己的邻居已经买了,那么买这辆车要满足的就是追求被尊重的需求。理论说清楚了,那么现在开始谈一下现在人们对“买房子”的执着的追求。很多人把买房看作自己现阶段的最高的追求。当然我指的是收入不是很高的普通人。他们存款并不是很多,买房需要借入首付,然后还要借入银行贷款。就是这些人把买房当成了最高的追求。为什么人们如此热衷于买房子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被卖房子的开发商制造的舆论环境所说服。如果抛开外力不说,我们单从买房者的需求角度来谈。1.生存和安全的需求:买房者常说的一句话是,“不买房子,住哪里呢?”,说这句话的人把购买房产当成了解决“住”的问题的唯一方式。很显然,如果没有地方住,那生存和安全的需求是无法保障的。睡大街上,睡桥洞下,睡在出租的房子里都不能满足和解决他们对“住”的需求。因为在他们的思维层面里,“住”的问题,必须,只能通过购买自己的房产来解决。2.爱与归属的需求:人类是从群居的灵长系动物进化而来。群居是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部落到封建社会的村庄式生活的唯一形式。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们为了得到群体认可,为了能够继续保留在群体中的身份,他们必须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言行一致。吃一样的东西,做一样的事。所以呢,买房子,也很自然的成了大部分人必须做的事,因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都在买房子。“别人都在买啊,为什么咱跟别人不一样”。这就是群体生活的人,他们不得不跟群体一同思考,一同做事,因为一旦某一个人跟群体不一样,他就会被群体隔离。这种状态对于仍然想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是不可接受的,他不能忍受被抛弃。感觉失去了群体无法生存。3.获得尊重的需求:你有没有感觉到,很多人初次见面,聊天,不用很多句话后就开始问“你房子买了吧?”这时候,如果你说没有,是不是感觉到了很大压力?是不是如果你在别的城市买了房子的话,一定会马上澄清,“我确实没有在这个地方买,但是我在XXX买了一套”。如果你没有在这个XXX地方买一套,也就是你一套房子都没有,是不是感觉有些悲惨?是不是,哪怕只有这一刻,在想“妈的,还是赶紧买一套吧”。人类群体中生活的个体面对群体一致接受的评价标准时,如果没有做到,基本会被归于不成功的一类,这一类人,会感到挫折。所以。面对现在这个社会状态,有没有买房子成了一个评判普通个体的标准。那么没有买的,很自然的被归于失败者,或者弱者。这跟鬃毛不够长的雄狮一样,与众多竞争者一块儿追逐雌性的时候很自然的信心不足。所以,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可,为了获得群体中的基本的尊重,但凡有足够资金付首付的人都会拿出来,买一套房产,然后才感觉挺起胸膛做男人或者做女人,4.自我实现的需求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要是连套房子都买不上,那这辈子算啥?”这句话里体现的是有自我实现需求的人把能够买房产作为了目标,作为了体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标准。所以呢,没有能力购买一套房子的人哪怕在没有跟别人比较的情况下依然感觉到自我的挫败感。这就是自我实现需求。他不要跟其他人比较,只要他自己认可了这个标准,他就会向这个方向努力。只要他做不到,他就感到挫败。到底有多少人把买一套房子当成一个目标,当成一个自我实现的标准呢?你只要打听一下那些没有买房子的人,有多少在计划着买房子,计划着买了房子后再买汽车。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被“有房有车”的广告片所洗脑。他们从心底里认可这个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评判自己,也就甘心去做开发商的奴隶,,
本文标题:从马斯洛的生命需求理论谈“买房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7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