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JBT 8778-1998 四辊卷板机 技术条件
J62JB/T8778-1998四辊卷板机技术条件Technicalconditionsof4–rollplatebendingmachine1998-07-17发布1998-12-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治锻压机床厂。JB/T8778-1998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辊卷板机设计、制造和验收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冷态条件下卷制板材的四辊卷板机。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766—8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6576—86机床润滑系统GB/T5226.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13306—91标牌GB17120—1997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JB3623—84锻压机械噪声测量方法JB/T5775—91锻压机械灰铸铁件技术条件JB/T8609—1997锻压机械焊接件技术条件JB/T8356.1—1996机床包装技术条件ZBJ50002—87机床数字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ZBJ50011—89机床涂漆技术条件ZBJ50013—89机床防锈技术条件ZBJ62001—86锻压机械液压系统清洁度ZBJ62023—89卷板机精度3技术要求3.1总则3.1.1卷板机的造型和布局要考虑工艺美学和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外形应美观,应便于使用、维修、装配拆卸和运输。3.1.2卷板机在按规定制造、安装、运输、贮存和使用时,不得对人员造成危险,并且应符合GB17120的规定。3.2一般要求3.2.1批量生产的卷板机,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可靠性考核。3.2.2卷板机的主要摩擦副应采取耐磨措施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国家机械工业局1998-07-17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四辊卷板机技术条件Technicalconditionsof4–rollplatebendingmachineJB/T8778-19981998-12-01实施JB/T8778-199823.2.3卷板机机械传动用齿轮或易被尘屑磨损部位应设防尘装置。3.2.4卷板机应按有关标准或技术文件规定的参数进行设计。3.2.5卷板机的参数和尺寸必须与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相一致。3.2.6卷板机的工作辊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载荷的工况下应能保证其工作精度要求,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优质碳素钢45材质要求。3.2.7工作辊工作部分的长度应大于公称卷板宽度,其差值不应小于30mm。3.2.8卷板机的活动轴承机构应轻便、灵活,锁紧装置应可靠。3.2.9卷板机的手轮、手柄的操作力不得大于90N。3.2.10卷板机的几何精度、工作精度应符合ZBJ62023的规定。3.2.11对数字控制的卷板机,工作辊两端的位移精度不应大于±0.2mm。3.2.12卷板机的随机备件、附件必须能互换。3.2.13卷板机的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该产品的合格证明书、装箱单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安装、运输、贮存、使用维修和安全卫生等要求。3.3对铸、锻、焊件的要求3.3.1用于制造卷板机重要零件的铸锻件应有合格证。3.3.2卷板机的灰铸铁件应符合JB/T5775的规定。3.3.3卷板机的焊接件应符合JB/T8609的规定。3.3.4重要的承载焊接金属构件和铸锻件,应经过消除内应力处理。3.3.5重要的锻件应进行探伤检查。3.4对加工的要求3.4.1零件的加工面不应有毛刺,不应有降低卷板机的使用质量和影响外观的缺陷。3.4.2机械加工零件上的尖锐边缘,在产品图样上未示出的,均应去掉。3.4.3刮研面不应有先前加工的痕迹。轴套的刮研面、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的刮研面,调整楔和板的刮研面,在整个面内的刮研点应均匀。在用涂色法检验时或用配合面检验时,刮研点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刮研点数平面导轨、调整楔和板宽度轴承、轴瓦直径mm在每25mm×25mm面积内的刮研点数,不少于点≤1208>12063.4.4刨、磨削或其它加工方法加工的轴套、轴瓦、滑动导轨、调整楔和板的工作面,在用涂色法检验时,其接触面积在长度上不少于70%,在宽度上不少于50%。3.4.5用金属制造的操纵手轮轮缘和操纵手柄应镀铬或发蓝,不应涂漆。3.5对装配的要求3.5.1卷板机应按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装配到卷板机上的零部件均应符合质量要求。不允许装入产品图样上没有的垫片、套等零件。3.5.2卷板机上的零件、部件在装配前必须去除毛刺,修棱、倒角(特殊要求除外),清除粘砂、铁屑、氧化皮和锈迹等污杂物。3.5.3重要联接零件接合面间的间隙无特殊要求者,允许塞尺塞进的厚度应不大于0.05mm(允许塞尺塞入的深度不得超过接触面宽的1/4,接触面间可塞入塞尺部位累计长度不应超过周长的1/10)。3.5.4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不得大于表2中的规定。JB/T8778-19983表2啮合齿轮轴向错位mm齿轮轮缘宽度B允差值≤502.5>50~1504>15063.5.5可调的活动导轨、调节导轨用楔应留余量用以补偿磨损量。3.6对电气设备的要求卷板机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T5226.1的有关规定。3.7对数字控制系统的要求3.7.1数字控制系统应符合ZBJ50002的有关规定。3.7.2数字控制系统应有断电记忆功能。3.7.3数字控制系统应有故障自诊断功能。3.7.4数字控制系统应有容错处理功能。3.7.5数字控制系统应有编辑功能。3.8对液压、润滑系统的要求3.8.1卷板机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3766的有关规定。3.8.2卷板机在工作时液压系统油泵吸油口的油温不应高于60℃。3.8.3液压系统中应设置滤油器。3.8.4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应符合ZBJ62001的规定。3.8.5卷板机的润滑系统应符合GB6576的规定。3.8.6卷板机重要摩擦部位的润滑一般应采用集中润滑,当不能采用集中润滑系统时,可以采用分散润滑装置。3.8.7分散润滑应单独设置润滑标牌,标牌上应注明润滑部位。3.8.8液压、润滑系统均不得有渗、漏现象。3.9对外观的要求3.9.1卷板机的外观造型和布局应符合3.1.1的规定。3.9.2卷板机的外露表面不应有产品图样上未规定的凸起、凹陷和粗糙不平及其它损伤。3.9.3卷板机的防护罩应平整、匀称,不应翘曲、凹陷。3.9.4卷板机上零、部件的外露接合面的边缘要整齐、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其错位和不匀称量,不应大于表3的规定。表3结合面错位允差mm结合面边缘及门盖边缘尺寸错位量错位不匀称量贴合缝隙值缝隙不匀称值≤5001.51.01.01.0>500~12502.01.01.51.0>1250~31503.01.52.01.5>31504.02.0—2.0注:边缘尺寸是指长边尺寸。3.9.5卷板机的机加工零件的外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和锈蚀的痕迹。JB/T8778-199843.9.6需经常调节的螺栓和螺母,以及非金属管道不应涂漆。3.9.7卷板机的非机械加工的金属外表面应涂漆,并应符合ZBJ50011的规定。3.9.8不同颜色的油漆分界线应清晰,可拆卸的装配接合面的接缝处在涂漆后应切开,切开时不应损坏边缘。3.9.9外露的焊缝要平直、均匀。3.9.10埋头螺钉头部一般不应突出零件表面,且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偏心,固定销应略突出零件外表面,螺栓应略突出螺母表面,外露轴端应突出包容件的端面,其突出量约为倒角值。3.9.11电气、润滑、液压等管道的外露部分应布置紧凑、排列整齐,且用管夹固定,管子不应扭曲折叠,在转弯处应圆滑。3.9.12与运动件联接的软管应尽可能短,不得与其它件产生摩擦。3.9.13卷板机的铭牌和各种标牌应清晰、耐久,并应固定在明显位置,固定应正确、平整、牢固、不歪斜,并符合GB/T13306的规定。4试验方法4.1一般要求4.1.1试验前应调整卷板机的安装水平,其安装水平在纵、横向不应大于0.2/1000。4.1.2在试验过程中,不得调整影响卷板机性能、精度的机构和零件,否则应复检因调整受了影响的有关项目。4.1.3试验应在装配完毕的整机上进行,除标准或技术文件中规定在试验时需拆卸的零部件外,不得拆卸其它零部件。4.2外观检验卷板机的外观质量应符合3.9的规定。4.3附件和备件检验卷板机的随机附件和备件应符合3.2.12的规定。4.4参数和尺寸检验卷板机的参数和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4.5加工装配质量4.5.1检验卷板机零件的加工质量应符合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4.5.2卷板机的装配质量应符合3.5的规定。4.6安全与防护卷板机应具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并应符合GB17120中的有关规定。4.7空运转试验4.7.1空运转试验时间及动作规范a)卷板机的连续空运转试验时间一般不得少于4h,其中:主传动连续运转时间不少于2h,主传动单次运转时间不少于1h,辅助传动的运转时间不少于1h。b)卷板机主传动连续运转时,主动辊与从动辊应同时运转。c)在主传动单次运转试验时,制动器的接合次数为5min–1。d)在辅助传动运转时间内,进行辊子的升降、翘起和倾斜试验。工作辊的升降试验的累计时间均不少于0.5h(侧辊和下辊的升降时间各占1/2),工作辊翘起和倾斜运转试验不少于五次。JB/T8778-199854.7.2温度与温升按4.7.1所规定的动作规范运转,在温度达稳定时进行测量:a)滑动轴承的温升不应大于35℃,最高温度不应高于70℃;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应大于40℃,最高温度不应高于70℃;b)液压系统的油温应符合3.8.2的规定。注:当卷板机经过一定时间运转后,若被测部位的温升梯度小于5℃/h,则认为温度达到稳定值。4.7.3各机构的动作a)卷板机按规定规范运转时检验执行机构的起动、停止、正和反转等各种规范是否正确、灵活、可靠,辅助机构的动作是否与执行机构的动作协调一致、准确、可靠;b)检验各种限位、超载保护装置和急停按钮等安全装置是否可靠;c)检验调整、夹紧、锁紧机构和其它附属装置是否灵活、可靠;d)检验所有指示器及各种显示装置是否准确、可靠;e)检验液压和润滑系统工作是否平稳、可靠;f)检验数字控制系统是否符合3.7;g)检验制动器、离合器在单次运转试验时,动作是否平稳、协调,联锁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摩擦片(块)不应有烧损现象;h)检验电气装置和数控系统是否可靠。4.8温升及单次负荷试验(仅用于型式试验)4.8.1温升试验a)卷板机的动作规范为连续负荷运转;b)外加载荷不应小于公称卷板能力的70%,加载方式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试验时间为4h;c)测量各部位的温升应符合4.7.2的规定;d)按4.7.3的规定,检验各机构的动作。4.8.2单次负荷试验a)试验时卷板机动作行程次数为5min–1;b)试验时外加载荷不得小于公称卷板能力的70%;加载方式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试验时间为8h;c)试验时应按4.7.3的规定检验各机构的动作。4.9噪声4.9.1噪声声功率级(用于型式检验)按JB3623规定的方法,测定卷板机在连续空运转时的噪声声功率级,其值不应大于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4.9.2噪声声压级按JB3623规定的方法,测定卷板机在连续空运转时的噪声声压级,其值不得超过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4.10电气系统按GB/T5226.1中的有关规定检验卷板机的电气系统。4.11液压、润滑系统检验卷板机的液压、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应符合3.8的规定。4.12刚度按有关技术文件给卷板机施加规定载荷,测量其刚度,其刚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JB/T8778-199864.13负荷试验卷板机一般应按公称卷板能力进行负荷试验,也可使用加载器在卷板机的执行机构上形成外加等效载荷,试验过程中所有机构工作系统的动作应协调、可靠。负荷试验次数不应少于三次,模拟加载时间不应少于0.5h。4.14精度检验卷板机的精度应在负荷试验后进行检验,检验数据应记入出厂合格证明书内,其检验
本文标题:JBT 8778-1998 四辊卷板机 技术条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61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