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SNT 2179-2008 哺乳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书书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犛犖/犜2179—2008哺乳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犕犪犿犿犪犾犻犪狀狊狆犲狉犿犪狋狅犵狅狀犻犪犾犮犺狉狅犿狅狊狅犿犲犪犫犲狉狉犪狋犻狅狀狋犲狊狋20080904发布2009031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书书书前 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方法No.483《哺乳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1997)。本标准与OECD化学品测试方法No.483相比,存在以下差异:———对OECD化学品测试方法No.483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增加了前言部分;———增加了“染色体的制备与分析”部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江南大学、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园、吕刚、赵琢、赵青、李学洋、于智睿。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Ⅰ犛犖/犜2179—2008哺乳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哺乳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验动物、试验方法染色体制备与分析以及试验数据与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检测化学品对整体哺乳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的损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4924.1 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通用质量标准GB14925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卫生部《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2005)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精原细胞 狊狆犲狉犿犪狋狅犵狅狀犻犪雄性性腺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后的单倍体配子。3.2染色单体型畸变 犮犺狉狅犿犪狋犻犱狋狔狆犲犪犫犲狉狉犪狋犻狅狀染色体结构损伤,表现为染色单体断裂或染色单体断裂重组的损伤。3.3染色体型畸变 犮犺狉狅犿狅狊狅犿犲狋狔狆犲犪犫犲狉狉犪狋犻狅狀染色体结构损伤,表现为在两个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点均出现断裂或断裂重组的改变。3.4裂隙 犵犪狆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损伤的长度小于一个染色单体的宽度,为染色单体的最小的错误排列。3.5染色体数目畸变 犮犺狉狅犿狅狊狅犿犪犾狀狌犿犲狉犻犮犪犾犪犫犲狉狉犪狋犻狅狀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不同于正常核型。3.6多倍体 狆狅犾狔狆犾狅犻犱狔哺乳动物染色体数目正常是二倍体,在化学诱变剂的作用下,染色体数目成倍地增加成三倍体、四倍体等。3.7染色体结构畸变 犮犺狉狅犿狅狊狅犿犪犾狊狋狉狌犮狋狌狉犲犪犫犲狉狉犪狋犻狅狀通过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的结构变化。如染色体中间缺失和断片,特殊染色条件可观察到染色体互换和内交换等。1犛犖/犜2179—20084 试验动物4.1 饲养环境按GB14924.1及GB14925的要求进行。4.2 动物的选择雄性中国地鼠和小鼠是常规使用动物,其他合适的雄性哺乳动物也可选用。应使用健康年轻的性成熟动物。所用动物体重变化按性别不能超过平均体重的±20%。4.3 对照试验应同时包括阳性对照(阳性对照物,如环磷酰胺等)和阴性对照(溶剂)。阳性对照的染毒途径可不同于受试物染毒途径,也可仅于单个时间点采样。对照组的其他操作应与受试物染毒组相同。4.4 动物的数量动物应随机分组,每个染毒组和对照组都应有至少5只能用于分析的动物。如果试验设有几个采样时间点,则要求每组每个采样时间点都有5只能用于分析的动物。5 试验方法5.1 受试样品的准备受试样品应新鲜配制,固体受试样品应溶于或悬于适当的溶剂或赋形剂中,并进行稀释。液体受试样品可直接使用或稀释后使用。根据受试样品的理化性质[水溶性和(或)脂溶性]确定受试样品所用的溶剂或载体。但所用溶剂或载体的使用剂量水平对试验动物应不产生毒作用,且不与受试样品发生任何化学反应。通常用蒸馏水、等渗盐水、植物油、食用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如非常用溶剂或载体,应有参考资料说明其成分。5.2 剂量分组应进行预试验以选择最高剂量。如果受试样品具有毒性,应在第一个采样时间点设置三个剂量组,包括从最大毒性至几乎无毒性的范围;之后的采样时间点仅需设置最高剂量。最高剂量应是指产生毒性体征的剂量。5.3 染毒方法———应采用经口灌胃染毒或腹腔注射染毒。受试样品溶液一次给予的最大容量不应超过2mL/100g体重。一般情况下一次给药,其剂量应引起明显毒性,也可同一日间隔几小时两次染毒。———最高剂量组动物分为A、B两个亚组,分两次采集样品,A组于末次染毒后24h采集样品;B组于末次染毒后48h采集样品;中、低剂量组均于末次染毒后24h采集样品。———处死前,动物腹腔注射适当剂量的中期阻断剂(如秋水仙素)。5.4 极限测试如果试验在不低于2000mg/kg体重剂量水平,用同一日内进行一次或两次处理的方式没有产生可观察到的毒性效应,并且根据结构相关物质的资料不能推断受试样品有遗传毒性,则可不必考虑在整个试验中设置三个剂量水平。可根据人预期的暴露量在限度试验中采用更高的剂量水平。6 染色体制备与分析按《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2005)。7 试验数据与报告7.1 观察与记录7.1.1 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多倍体:仅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四倍体生殖细胞有一个被确认为四倍体时才有意义。2犛犖/犜2179—20087.1.2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包括断裂、断片、微小体、无着丝点环、环状染色体、双或多着丝点染色体、单体互换等。7.2 结果与统计每一只试验动物作为一个观察单位。每组动物分别计算染色体结构畸变细胞百分率。一般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裂隙都应记录和报告,但一般不计入总的畸变率。受试样品组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性差异,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或在一个受试样品组出现染色体细胞畸变数明显增高时,即可认为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阳性。若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但无剂量反应关系,则应进行重复试验,结果能重复者可确定为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阳性。多倍体的增加提示受试样品具有潜在的诱导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的作用。7.3 结果评价阳性结果表明受试样品具有引起受试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能力。阴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受试样品不引起受试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哺乳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能够提供受试样品对雄性生殖细胞遗传学的毒性作用资料。其试验结果仅能有限地外推到人。7.4 结果报告除一般鉴定报告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方面:———剂量分组及选择剂量的基本原则,阳性和阴性对照资料(包括当前和历史的资料);———染毒途径和方式,采样时间点;———细胞分裂中期阻断剂名称、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简述操作步骤、所用统计学方法、结果判定标准;———中毒症状、每只动物染色体畸变类型和畸变细胞数、每组动物细胞畸变总数、均数和标准差、每组每细胞各类型畸变数、剂量反应关系、阴性对照的参考资料、历史资料及范围、均值和标准差、阳性对照的参考资料、有丝分裂指数、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相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相的比率;———以列表方式报告受试样品组、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和数量及畸变率。犛犖/犜2179—2008
本文标题:SNT 2179-2008 哺乳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657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