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员学习PPT前言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知有主义不知有家,为主义而死份也,何函也。”这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声音。目录01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播火者”02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03严以修身的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播火者”第一部分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播火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认为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是马克思主义,逐渐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他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又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勇敢地在中国播撒马克思主义火种。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播火者”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建党之初,中共中央委托李大钊指导北方党的工作,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播火者”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北方政治形势日益恶化,党组织和朋友们都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为了领导北方人民的革命斗争,他坚持留下继续战斗。1927年4月6日,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撰写《狱中自述》,慷慨直言“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播火者”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学习他以科学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他紧跟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潮流不断探索的精神,学习他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如今,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处他在北京生活时间最长、唯一现存的居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此参观,探寻他光辉的革命足迹。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播火者”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第二部分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其言其行充分彰显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是激励李大钊前行的不竭动力。1927年4月,李大钊被捕后,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可见,为民族谋解放、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生活就是李大钊为之奋斗一生、死而无悔的初心。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1907年,李大钊投考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之所以报考该校,就是因为,“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留日期间,李大钊积极投入到反对“二十一条”斗争中,站在反袁斗争的第一线。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亦是李大钊革命思想和实践探索的灵魂所在。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既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也标志着李大钊已经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李大钊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实际,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落后、民族衰落的原因是外国列强的入侵。李大钊认识到,废除不平等条约,求得民族解放只是走向民族复兴的第一步。他进一步阐明,中国要走向复兴绝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他看来,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之路。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探究,绝不是书斋式的纯学术研究,而是坚持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取向。为“达到建立一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之目的”,李大钊以大无畏精神投入到国民革命的实践活动中。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当前,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学习和继承李大钊为坚守初心、践行使命而进行奋斗和牺牲的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第一,坚定理想信念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李大钊之所以能够做到初心不移,首要原因就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理解和认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从而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为理想信念“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在实现伟大梦想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应学习李大钊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之心。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第二,筑牢对党的忠诚之心。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员首要政治本色和政治品质。在创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过程中,李大钊以奉献精神表现出了对党的忠诚。为解决党组织经费紧张这一现实问题,他当众宣布每月从个人薪俸中拿出80元作为党组织活动经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审讯,李大钊保守了党的秘密,严守了党的纪律,充分展现了他对党忠诚的品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条件下,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体党员干部都应学习李大钊精神,筑牢对党的忠诚之心。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在政治上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第三,修炼一尘不染的干净之心。李大钊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始终坚持修炼自己一尘不染的干净之心。在物质生活方面,李大钊始终坚持过“简易生活”。不仅如此,李大钊更加注重修炼自己一尘不染的思想道德。李大钊一入北大即加入蔡元培发起成立的进德会。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年长他6岁,是其祖父为其包办所娶。李大钊始终对夫人温柔体贴。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可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习李大钊精神,在物质、精神等方面自觉修炼一尘不染的干净之心。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第四,永葆投身伟大事业、不断奋斗的担当之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首先就必须求得民族解放,即“打倒帝国主义,恢复平等地位”。当然,完成这一伟大事业是充满危险的。为此,就必须永葆投身伟大事业的担当之心。李大钊对于自己因此可能遇到的危险、受到的迫害,毫不在意,“为功为罪,所不暇计”。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在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在客观上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如李大钊一般,永葆勇于投身伟大事业的担当之心。李大钊为实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并因此献出了自己生命,是广大党员干部永远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李大钊有投身伟大事业的精神严以修身的李大钊第三部分严以修身的李大钊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是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表率,是坚守初心、为民造福的表率,是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表率,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表率,是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表率,是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表率。李大钊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在严以修身方面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典范。严以修身的李大钊提倡简易之生活,严以约束物质享受1917年4月初,财政部受贿案被报纸披露。针对受贿案,李大钊发表了《简易生活之必要》等三篇文章。在李大钊看来,腐败是因为“以有限之精力,有限之物质,应过度之要求,肩过度之负担”,而导致虚伪、夸张、奢侈、贪婪等种种罪恶。因此,“今欲有以救之,舍提倡简易之生活,别无善途。”李大钊提出的简易生活就是:“衣食宜俭其享用,戚友宜俭其酬应,物质宜俭其销耗,精神宜俭其劳役。务使自己现有之精力、物质,克以应与已缘接而生之要求之负担,绰有余裕。”严以修身的李大钊提倡简易之生活,严以约束物质享受李大钊不仅倡导简易生活,而且也始终践行这种简易生活。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间,还在其他多所大学兼课,其每月收入约300元。但是,他从未将这些收入花费在个人的物质享受之上。罗章龙回忆道:“守常同志自奉俭约,非常刻苦。他居室简陋,食不兼味,服饰简单”,“平时一如北方人的简单生活,一个大饼,一根葱,粗茶淡饭就满足了。”李大钊在北京十年,没有购置过房产,曾经七次迁居,皆为租房。当时,李大钊在东城上班,却在西城租房子,因为西城的房租特别便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他就自带干粮,有时一块大饼,有时两个窝头就白开水下肚。严以修身的李大钊提倡简易之生活,严以约束物质享受李大钊践行简易生活,从本质上讲就是其不断修炼、约束自身对物质生活的欲望。虽然在物质生活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自我约束,但他在创建共产党早期组织过程中,却表现出了“无我”的奉献精神。面对活动经费紧张这一现实问题,他当众宣布每月从个人薪俸中拿出80元作为党组织各项工作使用。不仅如此,李大钊还经常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北京大学的罗章龙、刘仁静等都曾接受过他的担保和资助。他自己手头的钱没了,就从工资里预支。用在他人身上的钱多了,以致有时造成家中出现无钱买粮食的窘况。严以修身的李大钊提倡简易之生活,严以约束物质享受李大钊身体力行简易生活的优秀品质得到了社会高度赞扬。李大钊牺牲后,北京《晨报》、《顺天时报》分别载文报道:“李氏私德尚醇,如冬不衣皮袄,常年不乘洋车,尽散收入,以助贫困学生”,“李大钊平昔不事储蓄,身后极为萧条。李夫人回家后,仅一元生活费,室中空无家具,即有亦甚破烂。”严以修身的李大钊身体力行、进德修身,注重修炼自己一尘不染的道德品质李大钊不仅注重过简易的物质生活,而且更加注重修炼自己一尘不染的道德品质。1916年以前,北京大学的校风很成问题。师生中打麻将、捧戏子、逛妓院成为风气。蔡元培于1916年冬到北大任校长。随后,蔡元培发起成立进德会。这个组织以不嫖、不赌、不娶妾为基本戒条,遵守这三个戒条而加入的称为甲种会员。李大钊一入北大即加入进德会,自认甲种会员。入会后,李大钊严守进德会不嫖、不赌、不娶妾的戒条,言行统一,克己待人,被师生称道。1919年6月,李大钊被选为进德会的纠察员。严以修身的李大钊身体力行、进德修身,注重修炼自己一尘不染的道德品质李大钊说:“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崇高,不可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使他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李大钊一生也充分践行了自己的这一观点。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年长他6岁,是其祖父为其包办所娶。虽然如此,李大钊对夫人始终温柔体贴,不离不弃。李大钊在闲暇之际,就教夫人读书认字,使得她能够“读懂红楼梦”。李大钊还热情地把妻子介绍给到家里来的革命同志和青年。为了对客人表示礼
本文标题:2021年建党100周年学党史重要历史人物李大钊党史故事二(可作学党史主题会议或班会PPT素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92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