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民主主义论学习心得
第1页共12页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新民主主义论学习心得篇一:新民主主义论感想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号:20XX111117000591王鹏读完毛主席的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我觉得收获颇多的。文中引用了许多历史事件进行说明,让我不仅增强了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解,更让我懂得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新民主主义论》问世于1940年,而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已经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逐渐停止正面战场上的战略进攻,一方面将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另一方面则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战略,在其占领区内加紧扶植傀儡政权。抗战进入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困难的时期,但国第2页共12页民党顽固派却奉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政策,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在军事上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伺机挑起各种事端,在政治思想上也加紧进行了反共的步伐,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叫嚣“共产党不需要存在”,重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老调。在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摆在面前的时候,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针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疑虑,向全国人民做出庄严回答,以提出自己的根本主张,申明自己的鲜明态度。通过阅读《新民主主义论》我知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正如毛泽东在文中所提到“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小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则更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段话明确地告诉了当时处于困惑的人们中国未来第3页共12页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不仅如此,《新民主主义论》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政治上,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采取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国体和民主集中制的政体。我国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上,文中提到应“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中国的经济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道路,决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让少数资本家和地主“操纵国计民生”。文化方面,毛泽东指出“在观念形态上作为这种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之反映并为它们服务的东西,就是新文化”。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此前我对中国为什么非走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道路,而不能走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认识还不是不够深刻,总觉得英、美不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且最终成功了吗?但在看了《新民主主义论》的第7小节“驳第4页共12页资产阶级专政”后,我明白了,诚然,这是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但无论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容许中国这样做。首先是国际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不允许;其次是世界社会主义不允许;还有就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允许。再反观无产阶级,首先,无产阶级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其次,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成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最后,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和中国革命的彻底的纲领,并且单独进行了土地革命,取得了广泛的支持。既然不能走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路,是否就可以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路呢?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第8小节“驳左倾空谈主义”中又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即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主要任务,参加革命的力量决定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第5页共12页社会。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毛泽东胸有成竹、充满信心。鉴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在论著的结尾处,毛泽东以诗人特有的豪迈乐观之情,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伟大的战斗号召:“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而后来的历史的发展也印证毛泽东此时的论断,让人不能不佩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成功的将理论巧妙的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提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包括《新民主主义论》在内的多部(篇)著作则是这种贡献和功勋的重要载体。作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性文献,《新民主主义论》无疑是一部具有严密的逻辑、严谨的结构和严整的体系的理论著作。《新民主主义论》共15个小节,近3万字,其中逻辑严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让人在读完之后不得不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正第6页共12页确的选择。如果说,作为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毛泽东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那么,毫无疑问,作为毛泽东思想发展与成熟的主要标志,《新民主主义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则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所指望”、“知所赴趋”,乃至中国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无不得益于包括《新民主主义论》在内的革命理论的影响和指导。在问世七十多年后的今天,这部熠熠生辉的著作提出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仍然极具启迪意义和借鉴作用。我们只要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紧紧依靠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完成革命前辈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篇二:新民主主义心得体会新民主主义心得体会《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作,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第7页共12页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对于《新民主主义论》,我的最深体会是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论》是借《中国文化》出版之际写出的,可见应该对于文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读完《新民主主义论》,我觉得还是相当有收获的。原本以为这篇文章会和课本一样难懂,没想到主席使用最平白易懂的文字讲诉了最深奥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读这本篇文章就好像是主席坐在对面侃侃而谈,就是一位智者,为我们指导迷津,主席坐在那里吐着烟圈,眯着眼睛,看着远方,一边深思祖国的美好未来,一边为我们细细分析当下的中国形势,我能想象这场景,应该说,在读书的整个过程中,我都是身处这样一个温馨的环境。对第8页共12页于《新民主主义论》,我们关键是理解它的精髓,并将这种思想赋予到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当中。不仅仅是新民主主义,还有许多思想与精神,都为我们指明了前方的道路,虽然看不太清,需要不断摸索,还会不时的碰壁,但是未来就在那里,只要我们坚持!篇三:新民主主义论读书笔记《新民主主义论》心得体会按照课程安排,《新民主主义论》的节选作为精读内容,虽为节选,但基本也体现了这篇著作的大部,读后感觉对文章表达的主旨不是很清楚,在网上饶有兴趣的将全文缺失的章节:驳“左”倾空谈主义、驳顽固派、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四个时期、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这六个章节找到读了一遍,尤其是“文化革命”四个字挑起了我的兴趣,又在网上考究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仔细读过这全文三万余字的文章后,不得不佩服毛泽东同志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超于常人的辩证说理能力,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体会。一、时代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达成共识,进行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至1940年左右,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原有的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和誓死赶走侵略者的决心,却被一股第9页共12页妥协空气和反共浪潮声所压制,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面对混乱的思想现状,中国的革命的方向是什么,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未来在哪里,中国人民又该做些什么,这些都成了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在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讲话,即《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飞跃。二、主要内容1.中国社会的性质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第10页共12页2.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3.中国革命是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则更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4.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那是旧民主主义的共和国,那种共和国已经过时了;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那种共和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不适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
本文标题:新民主主义论学习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043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