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跟踪检测(十四)孔孟两章(时间:50分钟分值:56分)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不百步耳直:只是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谋:阴谋D.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解析:选CC项,谋:谋划。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则修文德以来.之解析:选DD项,“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其余均为名词作动词。3.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B.无乃尔是过.与过错谷不可胜.食也尽C.申之以孝悌.之义敬爱兄长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D.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解析:选CA项,“颁”通“斑”;B项,“过”意为“责备”;D项,“或”意为“有的人”。4.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且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是亦走也②虎兕出于柙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何以伐为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②④⑤⑦D.①③⑥⑦解析:选CC项,②④⑤⑦都是介宾短语后置的倒装句。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A.《论语》中的文章虽然不相连属,但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孟子》中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善于雄辩。B.《寡人之于国也》在论述中先破后立,以立为主,破立结合,并将自己的主张逐层深入地展示出来。C.《寡人之于国也》结尾一段关于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情况的概述,是一种反面假设,目的是用以对比突出“王道”的正确性。D.孟子认为“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的基础;既要发展生产以养民,又要重视庠序以教民,才是王道实现的根本。解析:选C细细品读原文,我们就会发现结尾一段是事实,而非假设。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无乃尔是过与?(3分)译文:(2)先王以为东蒙主。(3分)译文:(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4分)译文:参考答案:(1)恐怕应该责备你吧?(2)周先王让颛臾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3)(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②爵之大夫起累绁③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3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④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①量平:帐目清楚,收支平衡。②羖:公羊。③累绁:用绳索捆绑。④粥:卖。[多学一点]1.“其先宋人”中的“先”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解释为祖先。2.“孔丘,圣人之后”是判断句,意思是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3.“虽不当世,必有达者”的意思是(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4.“吾即没,若必师之”中的“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师。5.“与语三日,授之以政”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6.“男女行者别于涂”中“涂”通“途”,解释为道路。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B.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C.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D.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解析:选B“国虽小”与“处虽辟”,“其志大”与“行中正”句式相近,意思贯通,因此“小”“大”“辟”“正”后应有停顿,可排除C、D项。从句式角度以及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来看,“秦”与“国”之间有停顿,故排除A项。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名字:古代的“名”是一个人出生后不久,由父母所命名;“字”一般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男子成人礼),女子十六岁举行笄礼(女子成人礼)时取字。“名”由长辈称呼,“字”则为同辈间尊称。B.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来成为一般任官职者之称。C.鲁定公十四年: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四种,像“鲁定公十四年”即为帝王年号纪年法。D.摄:古代官员升官有“擢”“拔”“迁”“加”之称,降官则有“谪”“贬”“左迁”“罢”“黜”之说;而“摄”既不属升官,亦不为降官,专指临时代行某职。解析:选CC项,“鲁定公十四年”采用的是王公年次纪年法。4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等等,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没有受到善待。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热情和痴迷也得到齐国人的赞赏。解析:选CC项,“没有得到善待”错,原文为得到了善待。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5分)译文:(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5分)译文:参考答案:(1)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2)“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它。参考译文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鲁君又善待孔子。鲁昭公二十年(前522),这时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带着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亲自拔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的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就与(他)一连谈了三5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再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预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的己丑日。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它。三、语言表达专练(12分)1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①,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个对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他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②,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而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来说,③。答:①②③参考答案:①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②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③是一种补充12.仔细观察漫画《新孟母三迁》,请描述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6分)6画面:寓意:解析:要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包括孟母和孟子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描述时要客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上-下,先-后,因-果等。揭示寓意可以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进行思考,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参考答案:(画面)漫画由三幅图组成。(画面一)房子后面工厂的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在孟子家房子的上空,孟母带着孟子急急忙忙逃出了家门,母子两人头上的汗水洒落一地。(画面二)房子周围的树木都被砍光了,五个光秃秃的树桩,围在房子周围,孟母和孟子又匆忙逃离家园,身后留下两行脚印。(画面三)一辆挖掘机,张开大口正在吞吃着孟家的房子,上面写着“强拆”二字,惊魂未定的孟母又带着孟子匆忙逃出家门。(寓意)讽刺了那些为了一己私利弄得民众居无定所的社会现象。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孔孟两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26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