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课件数学八年级上册RJ版第十三章轴对称13.3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3.3.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ABCD2、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探究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将三角形部分剪下展开,得到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腰—相等的两边底—除腰外的一边顶角—两腰的夹角底角—腰与底的夹角A顶角腰腰B底角底角C底边A顶角腰腰B底角底角C底边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如AB=AC,△ABC为等腰三角形)概念:想一想1、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3、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呢?说一说你的猜想。ABCD重合的角:重合的边:∠B=∠C,∠BAD=∠CAD,∠ADB=∠ADCAB=AC,BD=CD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为“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我们可以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ABCD12证明:作顶角的平分线AD.在△BAD和△CAD中,AB=AC(已知)∠1=∠2(辅助线作法)AD=AD(公共边)∴△BAD≌△CAD(SAS)∴∠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定理证明第二种第三种ABCDABCD┌作△ABC的高线AD。作△ABC的中线AD。∵AB=AC∴∠B=∠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1、文字语言2、符号语言3、图形语言BCA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性质2(三线合一)∴BD=CD,∠ADB=∠ADC=90°.ABCD12证明:作顶角的平分线AD.在△BAD和△CAD中,AB=AC,∠1=∠2,AD=AD,∴△BAD≌△C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推论,在△ABC中,AB=AC.(1)∵AD⊥BC,∴∠=∠,=;(2)∵AD是中线,∴⊥,∠=∠;(3)∵AD是角平分线,∴⊥,=。ABCDBADCADBDCDBADCADADBCADBCBDCD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解:∵AB=AC,BD=BC=AD,∴∠ABC=∠C=∠BDC,∠A=∠ABD.设∠A=x,则∠BDC=∠A+∠ABD=2x,从而∠ABC=∠C=∠BDC=2x.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解得x=36°.在△ABC中,∠A=36°,∠ABC=∠C=72°.例题讲解练一练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呢?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呢?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7cm,一腰长的中线把周长分为两部分,其差为3cm,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多少?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或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1.等腰三角形2.能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求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周长及已知一角求其他两角.小结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证明和计算.一、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77页“思考”.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提问:在一般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它们所对的边相等.即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如何证明?二、解决问题教师引导提示,学生根据提示画出图形,并写出已知、求证.已知:在△ABC中,∠B=∠C.求证:AB=AC.与学生一起回顾等腰三角形中常添加的辅助线: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让学生逐一尝试,发现可以作AD⊥BC,或AD平分∠BAC,但不能作BC边上的中线.学生口头证明后,选一种方法写出证明过程.在△BAD和△CAD中,∠1=∠2,∠B=∠C,AD=AD,∴△BAD≌△CAD(AAS),∴AB=AC.归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如图,在△ABC中,∠B=∠C,作△ABC的角平分线AD.三、应用举例1.出示教材例2.引导学生根据命题画出图形,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角对等边”来证明.学生讨论后,自己完成证明过程.例2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如图所示).求证:AB=AC.分析:要证明AB=AC.可先证明∠B=∠C.因为∠1=∠2,所以可以设法找出∠B,∠C与∠1,∠2的关系.证明:∵AD∥BC,∴∠1=∠B(______________________),∠2=∠C(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已知∠1=∠2,所以∠B=∠C.∴AB=AC(______________).2.出示教材例3.让学生自学例3.例3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a,底边上的高的长为h,求作这个等腰三角形.作法:(1)作线段AB=a.(2)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点D.(3)在MN上取一点C,使DC=h.(4)连接AC,BC,则△ABC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四、课堂小结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什么?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你能总结一下吗?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3.3.2等边三角形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2.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一、问题引入在等腰三角形中,如果底边与腰相等,会得到什么结论?三条边都相等.二、自主探究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底边和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思考: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满足什么条件才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在△ABC中,∠A=∠B=∠C,你能得到AB=BC=CA吗?为什么?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在△ABC中,AB=AC,∠A=60°.(1)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2)如果把∠A=60°改为∠B=60°或∠C=60°,那么结论还成立吗?(3)根据以上结论,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应用举例1.教材例4.例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DE∥BC,∴∠ADE=∠B,∠AED=∠C,∴∠A=∠ADE=∠AED,∴△ADE是等边三角形.2.归纳:在判定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时:(1)若三角形是一般三角形,只要找三个角相等或三条边相等;(2)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一般找一个角等于60°.四、巩固练习教材第80页练习第1,2题.补充题:1.如图,已知等边△ABC,点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已知等边△ABC,点D是AC的中点,且CE=CD,DF⊥BE.求证:BF=EF.第2题图第1题图第2课时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一、情境导入将两个含30°角的三角尺摆放在一起,你能借助这个图形,找出Rt△ABC的直角边BC与斜边AB之间的关系吗?二、探究新知由题意可判定△ABD是等边三角形,且AC为边BD上的高,可得BC=CD=AB.教师归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21让学生从以下两个途径探索:(1)△ABD是等边三角形,AC⊥BD于点C,则∠BAD=_°,BC=____BD=____AB.(2)在△ABC中,若AC⊥BC,∠A=30°,则∠B=____°,延长BC到点D,使BD=AB,连接AD,则△ABD是等边三角形,BC=12____=12____.以上结论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之一,在以后的证明和计算中经常用到.思考:逆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是否成立?课堂练习①在△ABC中,∠ACB=90°,∠A=30°,CD⊥AB,AB=4,则BC=________,∠BCD=________,BD=________.②小明沿倾斜角为30°的山坡从山脚步行到山顶,共走了200m,求山的高度.三、举例分析出示教材例5.例5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立柱BC,DE要多长.解:∵DE⊥AC,BC⊥AC,∠A=30°,∴BC=12AB,DE=12AD.∴BC=12×7.4=3.7(m).又AD=12AB,∴DE=12AD=12×3.7=1.85(m).答:立柱BC的长是3.7m,DE的长是1.85m.1.如图,在Rt△ABC中,∠A=30°,∠ACB=90°,BD平分∠ABC,求证:AD=2DC.2.如图,在△ABC中,AB=AC,∠C=30°,AB⊥AD,AD=2cm,求BC的长.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3 等腰三角形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4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