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孝文帝改革对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3.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意义。对应学生用书P28清单一对经济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1)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2)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多。(3)适应城市生活需要,城郊经济作物发展起来。(4)畜牧也得到发展。2.手工业(1)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2)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对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有直接影响。3.商业(1)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2)政府重新铸造铜钱,使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逐步为货币交易所代替。(3)对外贸易也有长足发展。清单二对政权的影响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内容措施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孝文帝在洛阳建立孔子庙,亲自祭拜;下诏兴办太学,广招生员,教授儒家经典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孝文帝亲自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要求臣民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模仿汉族官制,将北魏官制定为九品;修订律令,废除一些落后的残酷刑律,适应中原地区的法律需要22.影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化认知]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民族融合也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而是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如服饰、风俗、食物等。清单三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表现(1)鲜卑族:①经济生活:迁居洛阳的鲜卑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鲜卑贵族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有的还兼事工商业。②习俗: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2)汉族:①经济生活:鲜卑族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汉人中得到传播。②习俗:汉族从服饰或风度上,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2.影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深化认知]孝文帝改革与当时的民族融合潮流是相互作用的,改革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而各民族的融合又巩固了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对应学生用书P29探究点一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和作用[史料探究]材料一以下是魏晋墓葬壁画(1)图1、图2说明了北魏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变化:生产方式由游牧到农耕的转化。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二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3(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的这一现象?这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答案]原因:因为自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乐制度,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本质:鲜卑族政权的封建化。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3)据图3、图4指出北魏服饰变化说明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与影响。[答案]说明问题:鲜卑族服饰逐渐汉化。原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改革的结果。影响:顺应了时代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结论形成]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和作用1.表现(1)社会经济方面:北魏通过实施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等制度,把鲜卑劳动者改造为占有少量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封建农民,把占有大量土地的鲜卑贵族改造为封建地主和官僚。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则进一步促使他们习惯定居、生产和城市生活。(2)政权建设方面:政权机构的设置、名称的制定、官僚的选用、官僚队伍的建设均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还修订律令,以适应中原地区的需要。(3)社会风俗方面:迁都洛阳后,通过改姓、易服、说汉话及与汉族通婚等措施使鲜卑人全面认识汉族风俗。通过设孔庙、祭孔子、推儒学及恢复汉族礼乐制度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等措施,进一步使鲜卑人从深层次认同和接受汉族文化。(4)鲜卑族原来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化精华,也在汉人中传播,为汉人所学习和接受,对汉族生产、生活多样化也起了重大作用。2.作用(1)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北魏统治。(2)促进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促进了他们的进步。(3)缩小了民族差距和隔阂,增强了民族了解和交流,发展、壮大了中华民族的队伍。为结束长期动荡、分裂、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探究点二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史料探究]材料一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4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1)上述材料提到了哪几种新制度?这体现出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什么特点?[答案]制度:新的租调制;三长制;均田制。特点:创建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材料二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洛阳伽蓝记》(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答案]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材料三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答案]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结论形成]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1.特点(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太皇太后的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2.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皇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4.启示5(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4)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对应学生用书P30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B.整顿吏治C.移风易俗D.颁布均田令解析:选D在题干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与农业相关的只有D项。均田令实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的农民,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2.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解析:选C题干中“‘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说明在均田制实施后仍存在土地集中和土地兼并现象。所以答案选C。3.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解析:选B均田制的推行,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体现出物质文明的进步,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错误。4.(公元499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碍是()A.人的传统观念B.北魏中央官员不作为C.洛阳的地理环境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说明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变法的实施。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65.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之一,这一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A.为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C.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割据局面D.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解析:选B材料信息反映了孝文帝改汉姓的措施,这一举措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故选B。6.吴宗国主编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解析:选D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分析选项,A、C两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项与史实不符;D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材料二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但是,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7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1)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北魏不断迁都的原因是什么?(6分)(2)列举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4分)(3)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的?(4分)解析:第(1)问,迁都过程及特点要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其迁都原因要从内外两方面归纳概括。第(2)问,属再认再现基础知识,难度较小,依据所学史实回答即可。第(3)问,“影响”的作答要注意审题,注意限制语“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可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过程: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特点:不断南迁。原因:北方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重;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3)影响:与汉族完全融合,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消失。认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8.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学案(含解析)新人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7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