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05课离骚(第02课时)1.翻译下列句子并体会句式的特点。(1)进不入以离尤兮。译文:__________(无标志被动句,“不入”翻译为“不被接纳”)(2)不吾知其亦已兮。译文:__________(宾语前置句,宾语“吾”前置于“知”前)(3)长余佩之陆离。译文:__________(定语后置句,定语“陆离”后置于“余佩”后,“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1)悔相①道之不察②兮,延③伫乎④将反⑤(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助词,__________⑤__________)(2)回①朕②车以复路③兮,及④行迷⑤之未远(①使动用法,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3)步①余马于兰皋②兮,驰③椒丘且焉④止息⑤(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4)进不入①以离②尤③兮,退将复修吾初服④(①__________②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5)制芰荷以为①衣②兮,集芙蓉以为裳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6)不吾知其亦已兮①,苟②余情其信③芳④(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2(7)高①余冠之岌岌②兮,长③余佩之陆离④(①形容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形容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④__________)(8)芳与泽①其杂糅兮,唯昭质②其犹未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9)忽反顾①以游目②兮,将往观乎四荒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10)佩缤纷①其繁饰②兮,芳菲菲③其弥④章⑤(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通“__________”,__________)(11)余独好修①以为常②(①__________②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_____)(12)虽体解①吾犹未变兮,岂②余心之可惩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1.(1)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2)不了解我也罢了啊。(3)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2.(1)①观察、选择②看得清③久久④用在句中表停顿⑤返回(2)①使……返回②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的自称)③回原路④趁着⑤走迷了路(3)①缓行,使动用法②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③快跑④于彼,在那里⑤停下来休息(4)①不被君王所用②罹遭受③指责,归罪④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5)①把……当作②古时上衣称为“衣”③古时下衣称为“裳”(6)①也就算了啊②只要③确实④美好(7)①加高②高耸的样子③加长④修长的样子(8)①光泽②光明纯洁的本质(9)①回头看②放眼观看③指辽阔大地(10)①繁多②众多装饰品③服饰品之芳香浓烈④更加⑤彰明显、显著(11)①爱美,比喻修身养性②常规(12)①分解②疑问代词,难道③受创而改变1.作者在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情况下是如何选择的?体现了他怎样的品格?他将自己比喻成鸷鸟,情愿随流水逝去,也不肯做出世俗的行为;情愿固守清白而献身正道,也“不3忍为此态”。以上选择体现了他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远大志向和为正道献身的高贵品格。2.第二段,“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中的“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为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1)“悔”,追悔(反省),后悔。(2)不矛盾,因为二者意义有差别,“未悔”是表示对自己的选择的坚定,“悔相道之不察兮”中的“悔”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省。(3)在结构上开启下文。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句中“芰荷”“芙蓉”喻指什么?诗人为何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两个诗句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1)高洁的德行。(或:崇高的品德。)(2)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3)“高余冠”“长余佩”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无悔于选择。(4)描绘了诗人德行高洁的君子形象。4.作者在诗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可以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把握,方法不一)作者为我们塑造出一位拥有唯美高洁的外在形象,(高高的帽子,长长的佩剑,荷叶做的上衣,荷花缝缀的下装,众多的饰品,扑鼻的香气)至善至美的内在品质的,(忧国忧民,坚持真理嫉恶如仇,洁身自好,上下求索,不改初衷)“可与日月争光”的光辉形象。5.作者主要通过哪种艺术手段为我们塑造这一“可与日月争光”的光辉形象?比兴:“蕙纕”“揽芷”“鸷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词句告诉我们作者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都表现了作者对美德的追求,表现了作者的人格高洁。对比:“众女”指奸佞小人,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的轻蔑和不屑。对比使得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的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夸张:诗人以异花香草象征自己的品德,以富有优美的形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更把诗人的形象刻画的崇高、伟岸、挺拔,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异样的光芒和色彩。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后裔(yì)摄提(shè)搴阰(bǐ)皇舆(yú)B.宿莽(sù)骐骥(jì)驰骋(chěng)孟陬(zhōu)C.庚寅(yín)昌被(pī)謇謇(jiǎn)纯粹(chuì)4D.踵武(zhǒng)申椒(jiāo)蕙茝(chǎi)险隘(ài)2.下列加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皇览揆余初度兮揆:揣度B.日月忽其不淹兮不淹:不淹没C.来吾道夫先路也先路:做前驱带路D.夫唯灵修之故也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3.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不吾知其亦已兮B.步余马于兰皋兮C.背绳墨以追曲兮D.长余佩之陆离4.下列各句中的“虽”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虽九死其犹未悔B.余虽好修姱以羁兮C.虽体解吾犹未变兮D.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6.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5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运用角度的提示,看看还能运用到哪些作文话题之中。屈原如同开在山峰高洁的雪莲,他宁愿孤独终生,也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这都是一颗爱国心的驱使,正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才厌恶小人和佞臣,才希望自己的君主“亲贤臣,远小人”。但屈原的这一切都是一种梦想,现实根本不给他实现的空间,最后,理想非但没有实现,还落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当自己的一切希望破灭了的时候,他只有以死来明志,他的自杀是可以被世人所理解的,这是一场必然,换句话说只有死才能留下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他不仅以自己的生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还为后人筑造了精神的故乡。运用角度:“高洁”“爱国”“忠诚”等。这个作文素材还可运用到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相关的作文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选自《楚辞补注》,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颜色:脸色B.何故深思高举高举:大力宣扬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指时间、时势的变化6D.安能以身之察察察察:皎洁的样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坚守人格节操的一组是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②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③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⑤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⑥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A.①③④B.①④⑥C.④⑤⑥D.②③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绝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于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和节操。B.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C.屈原听从了渔父的建议后,渔父微微一笑,摇着船桨,口中唱着“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双脚”,离屈原而去。D.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高尚的人格,追求自身的清白高洁,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理想破灭,他也至死不渝。5.结合歌词内容,分析渔父唱“沧浪歌”的用意是什么。6.文章最后一段不见于《史记·屈原列传》中,试从写作的角度看,就该不该保留这一段,谈谈你的看法。(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屈原庙赋①苏轼7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②子之故乡。伊③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惸乎中浦。”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zhuó)方以为圆。黾勉④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注】①屈原庙赋:朱熹认为苏轼此文是为发屈原之心而作,并认为其词气与屈原暗合。②曰惟:句首语气助词。③伊:指屈原。④黾勉:勉力,努力。1.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屈原之遗宫遗:生活过的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5课 离骚(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39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