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实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
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实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实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第一章引论一.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实验心理学是使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实验心理学作为教科书始于20世纪初铁钦纳的著作《实验心理学》4卷,之后武德沃斯于1938年发表了《实验心理学》。无论是古代对心理学思想的探讨,还是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讨的“内容”上都是基本相同的,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早期:“思辩”————内省、推理和直觉;现代:观察、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等科学方法。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亥姆霍兹:测量神经冲动的速度。韦伯:韦伯定律。费锡纳:费锡纳定律,心理物理学方法。冯特: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艾宾浩斯:研究复杂心理行为。二.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区别普通心理学————注重结果。实验心理学————注重方法。认知心理学————注重理论。三.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因果性的说明。实验方法的特点:实验者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实验。实验者设置的实验条件为他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他可以在准备好测量与记录的情况下开始实验,实验方法还可以产生新的现象。实验者设立了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可以独立地重复实验,对实验进行检验。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只改变某一个条件,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因果关系。实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非实验方法的特点:实验者不能控制实验条件,无法操作自变量。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现实。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实验仪器,有目的、有规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表现并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方法之一。观察法的特点: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收集资料的活动;在客观条件下进行,具有真实性;观察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对象,具有直接性;有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与理论基础;总是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包括人的感官、仪器和设备。观察的内容:情境————事件与活动的背景,有约束力;人物————数量、身份、关系;目的;社会行为————观察的内容是外在的,可记录的;频率与持续时间。观察法的主要类型: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自然观察————自然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与控制;实验观察————指通过人为地改变或控制一定的实验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观察对象的一些心理过程与反应,进而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控制观察可以非常严格,并且被观察者感受不到,但实验室只能提供人工的、受限制的活动氛围,真实社会情境难以重复。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借助人的感官;间接观察借助科学仪器或档案、言语记录等材料。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观察者主动参与,进入所观察的情境中,其双重身份不易被察觉,还可以洞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完全参与性观察,适用于团体行为研究;隐蔽参与性观察,引发道德问题。参与观察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缺陷是观察者可能会显著地影响他正在研究的现象,缺乏客观性,记录困难。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有结构观察指观察内容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可以获得大量确定、翔实的资料,可以定量并对比分析,但缺乏弹性,比较费时。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叙述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的、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如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取样观察法————依据一定标准选取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观察,或选取特定的时间进行观察。评价观察————按事先制定好的评价量表进行观察。日记法缺陷:记录者可能按照自己的观点,倾向选择并注意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行为进行记录。-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等进行有目的,有规划有系统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实施,有助于反应研究对象的真实特征。调查研究的变量可以分为两类:被试机体变量————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被试反应变量————对问题的了解、意见、期望、动机、兴趣、态度、信念、行为。用调查法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主要意义在于探讨机体变量有反应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或者探讨各种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调查法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者能够搜集到有关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作为问题分析的依据,并为进一步实验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研究提供材料;研究者还可以从中发现某些新的研究课题或者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以便进一步研究;调查法既可以小规模的试验性调查,也可以大规模的综合性调查,并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重复验证,对调查结果进行数量化处理。实施调查法应具备的条件与要求:明确调查目的,限定调查的总体界限,搜集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材料,采用标准化的调查手段,遵循客观性原则。调查法的类型:依据研究目的,一般调查(为了了解某一群体或个体一般心理现象或者行为表现反应常规情况)和专题比较调查(就某个专题对两个地区、单位、群体或个体进行比较研究的调查)。依据研究内容的性质:事实特征调查(调查研究对象的现有特征及行为或事件的事实,为了了解事实,从中总结出某种规律与经验,调查问题应具体,以全面获取资料)和征询意见调查(征求意见建议,请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依据所提问题和要求回答的标准化程度:结构性调查(调查的问题与被试的回答形式有固定模式,对回答可以进行量化处理)和非结构性调查(自由回答,多为描述性)。依据调查方式:书面分析调查法,指通过收集能正确反应研究现象的书面材料来进行分析研究。收集的书面材料是现成的,不受时间限制,便于反复分析,客观性好;但间接的材料往往难以全面反映研究的问题,总结报告与日记等形式具有主观性。调查会,邀请对研究问题的情况和事实比较熟悉的、亲临其境的、有代表性的人进行座谈,让他们从各个角度提供实际材料。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可以迅速便利地掌握比较全面的材料,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进一步深入座谈。问卷法,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将编制成系统的问题或表格发给被调查对象,填写答案后收回,加以整理、分析、研究。样本容量大,收集的资料充分节省时间,避免因直接调查而使调查对象感到拘束,收集的材料便于整理与统计分析;但是编写问卷难度较大,问卷内容可靠性难以证实,问卷回收率难以保证。访谈法,直接收集资料。研究者根据调查的内容与目的,实现初步设计好问题,通过与访谈对象的交谈,了解其一般状况与心理特点,对某事的看法、态度。调查问题的设计:自由回答,填空式,量表式,表格式,排列顺序,分类型,核对细目表。-个案法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者单一组被试进行的深入描述与分析。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档案记录等。以个人为单位的个案,以社会机构为单位的个案,如家庭、机关、工厂,以社会团体为单位的个案如企业、农村。典型个案研究的内容:个人资料————受雇经历、教育程度、家庭关系、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关系。个案研究的优点: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临床改革的基础,研究非常罕见的现象,对于某些理论的假说提出质疑,对某些心理学理论的初步支持,对行为研究规律探索的补充。个案研究的缺点:信度与效度,无法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解释偏差,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数据收集中可能存在误差,从单个个体中概括的问题。四.实验范式————实验方法在各个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中的具体体现范式指按照某一相对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步骤。如记忆研究中的加工水平效应,stroopeffect,启动效应研究中的补笔范式。实验范式其实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为了使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与表达,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的概念。五.基础和应用研究六.心理学规律的性质R.S.伍德沃斯和H.施洛斯贝格:虽然实验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的定量工作,但有一些重要的变量的性质是质量的而非数量的。心理学的发展不能以物理学为标准。七.理论和实验的关系第二章心理实验中的变量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实验法及其作用:一切科学都是以寻找事物之间的规律为宗旨的,通过实验可以创造条件,引出所需要的事件来观察他们的变化,是寻求事物之间规律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心理实验中的主试与被试:主试————主持实验,发出刺激,收集实验资料。被试————实验对象,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心理实验中的各种变量:变量————在数量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自变量:即为刺激变量,由主试选择与控制,决定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分类:刺激特点自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被试特点自变量,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等。自变量的水平:质的变化,如性别;量的变化,考虑数据点的数目、变化范围(不能过小)、距离。因变量: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应易观察、量化,经济可行,信效度高。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即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重测信度、折半信度,正相关系数的值越大,心理测量的信度越高。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自变量的变化确实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若不是因为其他因素,就说因变量是有效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统计效度。因变量的敏感性:自变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天花板效应与地板效应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可能的关系:线性增加、减少,无关,非线性增加、减少。额外变量(控制变量)————随机性的(应降低)和系统性的(应控制)额外变量与自变量混淆:无关变量————对因变量无影响;有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包括自变量与额外有关变量(按照实验目的定义)额外变量的确定:查阅文献,预实验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额外变量的控制:消除————暗室,隔音室,双盲实验(主试与被试皆不知道哪组是实验组,哪组是控制组,防止安慰剂效应与观察者偏爱);使额外变量保持恒定————同一实验室、同一主试、同一时间、同一程序(实验的推广度低),安慰剂效应,机体变量的控制;使额外变量与自变量对立(例如视觉复杂度影响命名反应时间的实验中,熟悉程度作为额外变量,其趋势与复杂度对立,即复杂的图片最熟悉);随机取样(取样、分配、刺激、处理过程中);匹配法(问题在于什么变量需要匹配?过多变量需要匹配怎么办?)————成对匹配,平均匹配,共轭控制法(在实验进行中进行匹配);抵消法————组内设计的顺序效应与痕迹效应;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主试效应和被试倾向性控制————罗森塔尔效应(被试接受主试暗示),需要特征(被试通过线索洞察他们应该表现出的行为),霍桑效应(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改变行为倾向)。多因素实验: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高效,比多次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的恒定,更接近实际、更有价值。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描述了度量一个概念的一系列操作或程序,并用度量的结果来定义概念。所有变量都需要操作性定义。第三章实验设计一、真实验设计1.组间设计定义: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优点:自变量水平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因为每个被试只参加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实验。缺点:被试间差异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差异。克服方法:随机组设计,匹配组设计。随机组设计:确保两组除了自变量以外所有方面都相等,那么两组因变量之差异主要由不同的自变量造成。————随机选择,随机分配。匹配组设计: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实验,预实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类似(相关),按预实验成绩均匀分组。三种匹配方式:相同任务(血压问题,根据血压分组),类似任务(单个问题解决-多个问题解决),相关任务(智力测验-问题解决)。2.组内设计定义:每一位被试都要执行全部水平的自变量。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优点:需要被试少,方便有效,比组间设计更敏感(消除了被试间误差),适用于研究联系的阶段性问题,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相同的自变量在组内设计和组间设计中造成的因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缺点:实验
本文标题:实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42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