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MIS12_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的策略
管理信息系统第十二章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的策略内容框架12.1组织信息系统建设的策略12.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2.3系统分析12.4系统设计12.5系统实施前言•组织信息系统建设是在信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分析、设计、实现一个信息系统,或者一个信息系统项目工程。•组织信息系统建设策略包括组织获取信息系统的不同方法。•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是指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思想、逻辑、途径以及工具的组合。12.1组织信息系统建设的策略•系统定制:管理软件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软件包:预先编制好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供出售或出租的成套软件系统。•信息系统外包:将一个企业的计算中心的运营、远程通信网络管理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交由外部专业公司或机构来完成。•最终用户开发:一些涉及面小,功能较简单的系统。12.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信息系统开发:针对组织的问题和机会而建立一个信息系统的全部活动。•一般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测试、转换和使用维护。这些活动通常是按顺序完成的。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结构化:用一组规范的步骤、准则和工具来进行某项工作。•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成果)。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1.用户参与的原则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3.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进行开发的原则4.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5.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献化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原则开发阶段主要工作文档资料系统调查与规划初步调查拟定开发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分析数据流程、数据及处理分析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实施编制程序流程及用户使用手册系统测试与维护测试、维护系统测试报告表12-1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名称、工作及文档12.2.2原型法•原型法:可以逐步改进成可运行系统的模型。•它与结构化开发方法的根本区别是:面向目标•四个阶段:(1)确定用户的最初要求(2)初建原型(3)用户、开发人员使用并评价原型(4)开发人员修改原型辅助活动原型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路径循环迭代型严格顺序型用户参与程序高低开发过程的可见性好差对功能需求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好差用户的信息反馈早迟对开发环境,软件工具的要求高低对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较困难迟稳定数量较少多表12-2原型法与结构生命周期法的比较12.3系统分析•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1)系统初步调查(2)可行性研究(3)系统详细调查(4)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12.3.1可行性分析•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初始要求,对问题进行识别,通过可行性分析确定开发系统的必要性。1.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明确应用项目的开发必要性和可行性。a)必要性:来自实现开发任务的迫切性。b)可行性:取决于实现应用系统的资源和条件。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管理可行性: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必须有主管领导的支持:一把手工程•管理方面的条件主要是指:(a)管理方法是否科学(b)相应管理制度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c)规章制度是否齐全(d)原始数据是否正确(2)技术可行性•分析当前的软硬件技术能否满足对系统提出的要求(如增加存储能力,实现通信功能,提高处理速度)•开发人员的水平(3)经济可行性:主要是预估费用支出和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在费用支出方面,不仅要考虑主机费用,而且要计算外围设备费用、软件开发费用、人员培训费用、将来系统投入运行后的经常性费用(如管理、维护费用等)和设备费用。•经济效益从两方面考虑:(1)显性效益:如加快流动资金周转,减少资金积压等。(2)隐性效益:如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信息,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编写出来,内容包括:(1)系统简述(2)项目目标(3)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4)对项目的可行性的结论•结论应明确以下内容之一:(1)可以立即开发(2)改进原系统(3)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后再进行。12.3.2详细调查•调查对象:现行系统(包括手工系统和已采用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目的:完全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遵循的原则:用户参与。即由使用部门的业务人员、主管人员和设计部门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共同进行。•调查的方法:召开调查会、访问、发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等。•为了便于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进行业务交流和分析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工具。•通常用组织机构图描述组织的结构;•用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描述管理业务状况;•用数据流程图描述和分析数据、数据流程及各项功能;•用判断树和决策表等描述处理功能和决策模型。调查范围:围绕组织内部信息流所涉及领域的各个方面,应该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1)组织机构图:反映组织内部之间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2)组织/业务关系图:反映组织各部分在承担业务时的关系。(3)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FlowDiagram,TFD):用根据系统调查表中所得到的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按业务实际处理过程将它们绘制在同一张图上。采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基本上是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程绘制。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是直观描述现系统业务处理由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的非结构化图型工具,它可以描述一个系统的业务,也可以描述一项具体业务的处理过程。它是系统分析员描述现系统的最好的工具,是系统分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的有力工具。图例名称含义外部实体表示单位或个人,圈内写明单位或个人职务的名称。表格表示输入或输出的报表、计划、单据、报告等,框内写明其名称。存储表示各种帐目、规范、定额手册、报表积累等大量存档信息。符号内部写明其名称。业务处理框内写明处理的名称。流向线表示信息或处理的流向。业务流程图使用的符号例题•根据下列关于学生成绩管理业务的需求陈述,完成相应任务:•(1)填报成绩:各科任课教师将自己所担任的课程的考试成绩填写成“成绩报告单”(简称成绩单),报送到教务科。教务科的管理员将成绩单的数据登记到“成绩簿”中(每个年级为一个成绩簿)。•(2)重修处理:管理员根据“成绩簿”,确定重修名单。其原则是:本学期的单科课程成绩60分的,就将该记录写入重修名单中。学校规定,重修的学生要在下个学年重修,并考试,其成绩记为下学期的成绩。根据重修名单,编制“重修通知单”。•(3)留级处理:管理员根据“重修名单”,确定“留级名单”。其原则是:如果同一学号在重修名单中出现次数=5(即有5科或5科以上课程不及格),则将该学号及姓名写入“留级名单”中。例如,某一学生累计有5门或5门以上课程不及格,则将其学号写入“留级名单”。根据留级名单,编制“留级通知单”。•(4)成绩统计:管理员根据“成绩簿”,按班统计,编制“学生成绩统计表”。举例:学生成绩管理业务流程图教师成绩单教务科登记重修处理成绩簿留级处理成绩统计留级通知单重修通知单各院系成绩统计表各院系教务处图12.1学生成绩管理业务流程图通过这个例图,我们能找出画业务流程图的几条规律:1)业务处理的起始是单位或个人输入报表,而结束是报表输出给单位或个人。2)报表输入给某个处理后,产生的输出应是报表或帐册。3)一般不应出现由单位到单位或由处理到处理或由报表到报表的情况。12.3.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有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1)数据流程图(DataFlowDiagram,DFD)DFD是结构化分析的一种主要工具,是MIS开发的主要工具,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是MIS逻辑模型的主要形式。它使用一组简单的符号,描述系统的数据由外部“流入”系统,经过多级的加工处理,经过不同结构的存储,最后以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形式“流出”的全过程。它是面向功能的。•利用DFD,可以将系统分析员在系统分析中所设计的新系统逻辑模型描述出来,以表达设计者的逻辑方案及新系统的设计思想。•DFD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因为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强调系统开发的阶段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在进行系统的物理设计时,必须依据逻辑模型。•DFD是利用有限的符号(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及若干规则来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DFD是由顶层图(TOP图)、一级细化DFD、二级细化DFD等一组图所组成。•应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先整体后局部的思想进行设计的。•顶层图是将系统高度抽象与概括而得到的,它将系统视为一个整体、是由一个处理功能所构成的系统。•一级细化DFD是对顶层图的处理功能的分解与细化,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细化,划分的是子系统。如同认识一部汽车,顶层图中所看到的只是整部汽车,而一级细化图看到的是汽车的部件,是组成汽车的几个大部分。•二级细化DFD是将一级细化图中的每个处理功能的进一步分解与细化,对于汽车的例子,这一步就应该认识到组成汽车部件的零件了。•一个实际系统,根据它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很可能还需要进行三级及三级以上的细化。也可能某些处理需要继续细化,而另一些处理就不需再往下细化了。这分解与细化不是无止境的,不是越细越好,而是细化到“处理具有独立功能”为止。•一个数据流图的每一层图都能完整地描述系统的整个处理过程,差别在于不同层的图,其抽象与概括程度不同、细化程度不同。越是上面的层图,它的概括与抽象程度就越高,越是下层的图,它的细化程度就越高。DFD符号定义表图形符号名称说明外部实体记述系统之外的数据提供或数据获得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在方框内部填入实体名称。处理记述某种业务的手工或计算机处理,其中Pm区记述处理代码,C区记述处理名称。数据存储记述与处理有关的数据存储,Dn区记述存储的代码,S区记述存储数据的名称。数据流记述数据流流动方向,Fm记述数据流的名称,Fn记述数据流的代码。RmPmCDnSFm(Fn)DFD图例说明(1)外部实体•指由系统之外向系统提供原始数据(输入数据)的实体及接受系统的结果数据(输出数据)的实体。•向系统输入原始数据的外部实体应是具体的,接受系统输出数据的外部实体可以是抽象的、概括的。(2)数据处理•处理是指计算机对数据的加工处理。(1)处理的名称应该是动词加宾语,而不能只是动词或只是名词。如“打印重修名单”是处理的名称,而“打印”或“重修名单”都不符合处理名称的规定。(2)处理的代码不仅使下文的引用可以省略书写处理名称,而且可以直接看出处理所处的DFD的细化级别以及它与上级DFD的处理的对应关系(也称为子图与父图的关系),即下级DFD中的处理是由上级的DFD的哪个处理分解而来的。为统一表示,特对处理的代码做如下规定:•TOP图中的处理代码用P表示。①一级细化DFD中的处理用P1,P2,...表示。②二级细化DFD中,由P1分解的处理用P1.1,P1.2,...表示;③由P2分解的处理用P2.1,P2.2,...表示;④其余类推。•三级细化DFD中,①P1.1分解的处理用P1.1.1,P1.1.2,...表示;②由P1.2分解的处理用P1.2.1,P1.2.2,...表示;③由P3.1分解的用P3.1.1,P3.1.2,...表示。(3)数据存储•一般经过处理的数据需要将结果存储起来以便下次处理使用。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一般是数据库文件,因此说,DFD中的存储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关于存储的代码:•对于各独立的数据存储结构可用D1、D2、...表示。有些情况,随着系统功能的细化,数据存储也可能出现由抽象到具体的情况。也就是说,数据存储也会出现细化的情况,使得父图中的某个存储在子图中变成多个存储。•这时存储的代码应按以下方法确定。设父图中有存储代码为Dn,则它在子图中分解后的代码应为Dn.1、Dn.2、Dn.3、…。•例如,在一级DFD中,职工档案的存储用D1表示,在二级DFD中,职工档案被细化为职工自然信息、职工学历信息、职工家庭信息、职工历史
本文标题:MIS12_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的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