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达能营养中心历年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项目汇总
达能营养中心历年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资助项目汇总表时间题目资助金额(万元)负责人职称单位项目摘要1999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中国老年人对典型代表性膳食中铁的生物利用杨晓光研究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92年)结果表明,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全国城市成年女性为23.5%,全国农村成年女性为20.2%,全国城市成年男性为14%,全国农村成年男性为15%,学龄前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更高,其中老年人患病率为最高,无论城市、农村6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都在30%以上,而且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还表明,全国平均铁摄入量为RDA的176%。但实际上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仍是当前危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的主要营养缺乏病。现在我国目前存在的铁摄入量已超过RDA,而又存在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很高的这个矛盾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吸收利用问题。要修订RDA又苦于没有实际数据的依据。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稳定同位素双标记技术研究中国老年人对典型膳食中铁的吸收利用,通过本项目研究,得到中国老年人典型膳食中铁的含量,化学形式及来源和实际摄入量;老年人对其代表性膳食中铁的吸收和生物利用;代表性膳食中影响铁吸收的因子及含量。为修正中国人铁膳食推荐供给量和膳食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及评价老年人铁营养状况提供急需的科学基础。并推动营养学科发展,使我国营养研究跻身国际前沿性领域。1999社区人群高血压营养健康教育郭红卫教授上海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高血压作为脑血管病的最主要的独立因素与营养密切相关。本课题拟以社区为基地,采用全人群和高血压人群两个不同层次相结合的方案,开展各种形式的营养健康教育活动,使社区人群接受合理膳食的概念并付之于实践,自觉纠正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以达到合理膳食、控制血压、预防脑卒中的目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为将生活习惯相似的社区按地理位置分为对照与干预两组,进行营养现状、营养知识KAP调查、高血压病人血脂检测等评价后,开展不同形式的营养健康教育,然后再进行居民的膳食、营养知识KAP调查和高血压病人血脂检测评价项目开展后的效果。预期结果为广大居民合理膳食认知水平提高,不合理膳食有所改变,并提出适合社区进行营养健康教育的措施。1999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儿童筛检和防治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林晓明副教授北京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缺铁性贫血(IDA)是我国儿童常见的营养问题。引起IDA的原因与当前缺乏灵敏、可靠的早期缺铁监测指标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关。近年有人采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作为组织铁缺乏,IDE和IDA的特异指标,建议用于人群铁状况监测。为探讨在我国应用sTfR筛检IDA儿童的特异性与可靠性,提供我国儿童sTfR的正常值范围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本项目拟应用sTfR检测6.0-9.0岁城市与农村儿童800-1000例,筛检铁缺乏儿童,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对铁缺乏儿童依缺乏程度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口服补铁、口服补铁强化食品和营养宣教四组,干预三个月,重复测定上述指标并进行比较。该项目前提已论证,通过严格质量保证措施,能得到预期结果,将以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形式提交研究成果。1999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营养及心理行为关系的研杨年红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以每年递增9.1%的速度迅速上升,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该项目旨在通过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武汉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究与食品卫生教研室1:2配对研究的方法研究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营养及心理行为的关系,探讨不同类型脂肪分布特征(中心型肥胖与周围型肥胖)与儿童饮食及行为习惯、早期生理、生化改变的关系。判断肥胖的标准用身高标准体重,脂肪分布特征用腰围/臀围比和皮褶厚度分析,营养采用膳食调查,行为及饮食习惯用问卷调查法,血脂用酶法和化学修饰法,血糖用己糖激酶法,血胰岛素、SOD用放射免疫法,血清脂肪酸用气相色谱法,血浆游离氨基酸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预期结果:FORMTEXT得出武汉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找出不同类型的肥胖及正常儿童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提出从营养和心理行为角度控制儿童肥胖的综合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宣传普及儿童营养及健康行为知识。1999多层面营养宣教对广州儿童K--A--P的影响及效果评估苏宜香教授中山医科大学医学营养学系广州有较为根深蒂固的饮食习俗,广州毗邻香港有较强的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广州儿童的营养教育尚未起步,其营养、饮食行为误区正对其生长发育、微营养素营养状况产生着不良影响。为提高广州3~14岁儿童营养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营养和食物理念,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探讨对儿童进行营养教育的最佳方式和方法,问卷调查3000名儿童及其家长和相关老师(约7000人)、根据对三种人群调查中发现的营养、饮食误区,分别设计针对性的营养教育方案,对3000名儿童中的1500名儿童、他们的家长及相关的老师分别实施该教育方案,用问卷调查(营养知识、营养和食物态度、饮食行为)、生长发育、铁营养状况、维生素营养状况等客观指标进行多向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修改该方案,在全市、全省推广该方案。1999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流行特点、危险因素研究王文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研究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在世界范围迅速增加的儿童、青少年肥胖,不仅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成长,而且对成年人的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我们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横断面调查和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北京城区和郊县农村6-19岁的儿童、青少年6000人为调查对象,首次在全国开展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流行特点和危险因素研究,并探讨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诊断指标和分类标准,目的在于阐明北京城区、郊县农村6-19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流行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诊断指标,以便为指导肥胖的预防、治疗和患者管理,为改善国人身体素质,为国内外有关部门的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指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2000安阳市社区人群肥胖行为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韩晓燕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安阳市卫生防疫站安钢社区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该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人群超重肥胖现患率达51.1%(BMI≥24),成为社区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明确社区肥胖的行为危险因素及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及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宣传技术和方法,达到降低安钢社区人群的肥胖现患率、改变不良的饮食及行为习惯,减少与肥胖相关的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发生,为研究人群肥胖形成的原因提供线索,确定肥胖有效的干预措施,为社区人群慢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00健康成年男子能量消耗及利用的研究黄承钰教授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能量代谢室营养学重点研究的课题,能量平衡可促进和保证人体健康,能量失衡可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在与能量失衡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日益增多的今天提出本项目,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项目采用全新的实时监测肺内气体交换F4b2系统,研究20~60岁从事不同活动的健康男子的能量消耗量,以及摄入含不同食物和不同类型膳食时体内能量物质的氧化产能当量,从而建立成人能量代谢资料库。资料库内容包括呼吸商(RQ)、静息代谢率(REE)、各种活动每分钟耗能量、体力活动水平(PAL)、每克能量物质的氧化利用率、食物生热效应系数(XREE)等14项指标。这些资料不仅是研究能量代谢最基本的数据,也是制定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可为防治能量代谢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项目还可提供在静息和快速运动期间时刻监测人体内能量代谢状况的监测方法,这将为更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人能量代谢奠定良好基础。2000食物血糖生成机制及其在营养教育中的应用王竹助研/硕士研究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血糖生成指数(GI)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描述食物碳水化物质量和生理反应之间关系的一个参数,反映了食物对血糖应答的影响。了解食物GI对血糖调控的机制,引导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物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拟采用天然13C技术,应用交叉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人体食用不同GI的碳水化物后,餐后血糖、胰岛素的应答,13C-葡萄糖的吸收,清除与氧化代谢的变化。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首次采用GI饮食教育的方法与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教育法比较,观察教育方法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以及疗效的影响。本实验结果将提出不同GI碳水化物对葡萄糖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提出合理膳食教育模式,引导糖尿病患者合理地选择食物,更好更方便地控制血糖。2000微量抗氧化营养素对遗传物质稳定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马爱国教授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营养学(系)研究所DNA是机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它的稳定对人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环境中诸多有害因素可能影响机体遗传物质(DNA)的稳定而促发疾病。抗氧化微量营养素是重要营养物质,但在体内维持遗传物质稳定的作用机理及剂量却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探讨营养抗氧化与遗传稳定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营养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采用营养干预研究,选择四组人群不同年龄(7-18岁、25-45岁、60-70岁)和生理状态(孕妇)各100例进行研究,其中各组一半人群将进入营养干预研究,营养补充时间为2个月,试验结束时同时收集对照组和补充组受试者的血样和尿液,从整体和细胞水平开展营养分子生物学分析。通过血清抗氧化营养素水平测定分析、DNA损伤的微形态学分析和DNA氧化损伤及修复的代谢产物的生化检测以及细胞调亡等;比较对照组和营养干预组的机体综合抗氧化能力与DNA断裂损伤和诱发DNA断裂损伤程度的关联;了解抗氧化营养状况对DNA损伤和修复的影响,从而初步确定补充维持稳定遗传物质的抗氧化营养素有效剂量及可能范围;并筛检出有效无伤害的生物检测指标,并初步建立机体维持遗传物质稳定的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2000高脂血症人群综合干预研究肖颖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针对中国民众近年来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增加的趋势,尤其是中老年人摄入油脂经历了由低到高转变的这一特殊背景,本课题拟通过以减少油脂摄入量为主,结合控制热能摄入量和体力活动量等因素的健康教育与综合行为干预,(1)实施所设计的多层次膳食平衡健康教育方案并对其实用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改进,最终推出一套适用于社区、家庭和个人的细化宣教方案。(2)利用对抽样人群的同一干预措施,通过对干预效果的评估分别观察干预措施对血脂、BMI和体脂百分比、心脏功能容量和心血管病症状的改善作用,并为增加体力活动结合限制膳食油脂改善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作用提供新的实验证据。(3)检验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变异、多态性和不同表型对干预效果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2000在幼儿园开展早期营养教育的研究高永清副教授安徽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时期是最易出现营养问题的时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虽然国内外已经注意到对儿童营养问题进行干预,但多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不利于教研室儿童营养状况的全面改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人类饮食习惯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又被忽视的最佳干预时期──学龄前期,以幼儿园为基地,以儿童及其家长为对象,以儿童的饮食行为为核心进行干预,将早期营养教育熔于启蒙教育中,使儿童形成基本的营养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终身受益。采用纵向、自身对照和对比研究的方法,以儿童的饮食质量、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考察指标,按照评估、改善、再评估的技术路线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早期营养教育模式,并将教学计划、教案和教材形成出版物,争取获得教育部门的认可,在幼儿园推广。2000中国食物数据库的增补杨月欣研究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本研究的目的是扩大和完善食物成分信息,增补约500种当前居民常用食物的38项营养成分数据,修订和核实食物成分数据库中的各类错
本文标题:达能营养中心历年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项目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