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听.(任意)而斫之引.(拉开弓)之盈贯离而腊.(腊肉)之B.枯鱼之肆.(店铺)失我常与.(相处)穷发.(草木)之北C.芥.(小草)为之舟大有径.(门外路)庭敢问其方.(道路)D.走及.(追上)匠石果蓏之属.(类)穷.(不得志)达贫富【解析】腊:名词用作动词,做成干肉。2.下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A.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适.矢复沓C.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D.穷.众口之辩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解析】两个“适”都当“往”讲,动词。A誉:①名词,荣誉,②动词,赞美,称赞;C治:①治理,②治理好;D穷:①穷尽,②不得志。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B)A.听说这家开业不久的购物商场环境不错,前天我在百忙之中抽空惠顾了这家商场。B.舅舅,这是我不久前从皖南带来的一些土特产,送给您和舅妈,不成敬意,请笑纳。C.同学,你这篇文章内容尚可,但语言还有几处瑕疵,我就斗胆给你斧正了一下。D.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就此留步,恕不远送。一路走好,到家给我报个平安。【解析】A项,店家欢迎顾客购买叫“惠顾”,是敬辞,不用于自己去商店;“百忙之中”一般用于对他人的客气话。B项,请人收礼叫“笑纳”,使用正确;收下别人的礼物不能叫“笑纳”。C项,“斧正”用于请人看稿,是敬辞,这里应用“修改”;“斗胆”一般用于下对上,此处也不当。D项,“留步”用于请别人不要送自己,是敬辞;“一路走好”也不恰当,该词有时还用于送别逝者。4.下列有关古代官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尚书省”是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B.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D.“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但是为了应对各种局势,“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居丧,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守丧期间从军作战称为“墨绖从戎”。【解析】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二、(9分)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①海水震荡..,声侔鬼神②饰小说..以干县令③野马.也,尘埃也④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⑤余立于宇宙..之中⑥形足以劳动..⑦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⑧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⑨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A.①②④⑤B.③⑥⑦⑧C.①④⑥⑧D.④⑥⑧⑨6.下列成语都出自《庄子》的一组是(D)①坎井之蛙②大相径庭③望洋兴叹④因人成事⑤贻笑大方⑥邯郸学步⑦劳苦功高⑧莫逆之交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⑥⑧⑨C.①②⑤⑦⑧D.①②③⑧⑨【解析】④⑦出自《史记》,其他均出自《庄子》。7.下面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鹏之徙于南冥”语出《庄子·逍遥游》,文中庄子将大鹏与蜩、学鸠、斥安鸟对比,言明小与大的区别,然后由物及人说明世间万物均“有所待”而算不上逍遥的道理,最后指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逍遥并得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结论。B.“东海之大乐”语出《庄子·秋水》,庄子借“浅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这一寓言故事,形象地阐释了小气象和大境界的天壤之别,对故步自封、安于小我、盲目自得的心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C.“尊生”一词出自《庄子·让王》,本文表达了庄子对尊重生命的人的由衷敬仰与赞美之情,这种思想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是完全一致的。D.“恶乎往而不可”语出《庄子·大宗师》。文中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解析】庄子的“尊生”思想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不一致。三、(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会浙东大饥,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朱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免除)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常病经界不行之害,乃访事宜,择人物及方量之法上之。有旨先行漳州经界。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选自《宋史·朱熹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悉厘.而革之厘:整理B.单车屏徒.从徒:徒弟、弟子C.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贷:借贷D.而道统之传始晦.晦:含混隐晦【解析】随从、属下,所以B不正确。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D)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箪瓢屡空,晏如也B.即日单车就道大抵穷理以致其知C.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D.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所著书皆行于世【解析】A组分别说明朱熹中进士的时间和安贫乐道的精神;B组分别说明朱熹上任的情形和其治学的严谨作风;C组前句为“政事可观”,后则表现他对于向人借贷的严肃品质。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浙东大饥荒时,朱熹积极运粮救灾,并单车独行,外出考察百姓疾苦。州县官员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B.朱熹非常注重治学与传授。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C.在漳州任上,朱熹认为地方偏僻闭塞,百姓不越界与外面交往祸害较大,于是认真考察有关事宜,选拔人才,加强同外面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D.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理”以获取知识的实际效用。它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著作在世上广泛流传。【解析】经界是指土地、疆域的分界。由此推断选C。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3分)译文: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抗灾救民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得分点:“值”:逢,遇;“岁”:一年;“全活”:得以保全性命)(2)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3分)译文: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总是和他们一起吃饭。(得分点:“自远”:从远方;“豆饭”:用豆饭招待,名作动;“率”:总是)(3)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4分)译文:朱熹死后,朝廷把他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得分点:“没”:死;“训”:训诂、解释;“立”:设立、建立)【参考译文】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抗灾救民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奏乞请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恰逢浙东发生大饥荒,他被改任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当天就轻车前往就任,并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作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帝对王淮说:“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光宗即位后,朱熹被调任到漳州。他上奏请求免除漳州属县的无名的赋税七百万贯。又认为当地的风俗不合礼仪,采录古代丧葬嫁娶之礼仪,公布于众,让人们熟知,并命令父老讲解,用来教导子弟。朱熹还常因为经界法不能实行而忧虑,于是认真考察有关事宜,选拔人才,指定丈量土地的方法,写成奏章上报给朝廷。皇上降旨,让他先在漳州实行经界法。朱熹在考中进士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九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总是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须向别人借贷才能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理”以获取知识的实际效用,而把敬事上天作为修行立德的主要途径,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地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把他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和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8分)枕上作①陆游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郑虔②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注:①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这时陆游七十五岁,被罢官闲居家中已十几年。②郑虔:唐玄宗时士人,文才很高,其诗、书、画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嗜酒如命。(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C)A.“旧辈流”指以恢复万里关河相期许的朋友,“死尽中朝”可见诗人心中仍关心朝事。B.诗人的夙愿因朋辈的殒折和年华的流逝而日益渺茫,因此有“孤枕梦”之语。C.“清愁”因梦醒后的秋风秋雨而生,“清愁”之情与“清秋”之景交融,情景相生。D.诗歌由“卧”而“梦”再到“醒”,脉络分明,“吴笺着句”照应“作”,结构严谨。(2)诗歌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郑虔文才很高,但生活贫困而嗜酒,汉将李广长于骑射,终未封侯,而自己晚年的遭遇也与郑、李相仿,借此抒发壮志难酬之情;②“自笑”是诗人自我劝解,写出远离官场的欣慰之情;③“何妨”写自己纵未封侯拜相,也无所谓,体现内心的坦然。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浮光跃金,__静影沉璧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2)《劝学》其中荀子用来表现长期坚持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的句子是:__锲而不舍__,__金石可镂__。(3)自然界那些极渺小的生命对时间是如何认识的呢?在《逍遥游》中庄子如是回答__朝菌不知晦朔__,__蟪蛄不知春秋__。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父宗政时为赵方将,以兵御之。珙料其曲窥樊城,献策宗政由罗家渡济河,宗政然之。越翌日,诸军临渡布阵,金人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以功补进勇副尉。理宗即位,特授忠翊郎。绍定三年,丁母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单元素质升级检测5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9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