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课人和一、夯实双基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A.三里之城.(内城)七里之郭.(外城)池.(池塘)非不深B.封.(边界)疆异.(不同)于人自反.(反复)C.妄.(狂妄)人舜为法.(法则,榜样)反求诸.(之于)己D.恒.(稳定)心恐不赡.(足够)勿夺.(抢夺)其时【解析】A池:护城河,B反:反省,D夺:耽误。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天时不如地利.。兵革非不坚利.也。B.必有得.天时者矣。此余之所得.也。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失道者寡.助。刑于寡.妻,至于兄弟。【解析】两个“得”字都当“得到”讲。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BD)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C.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D.申之以.孝悌之义【解析】A凭,靠,BD都当“拿”讲,C因为。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两项是(CD)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解析】都是名词用作动词。5.下列有关古代地理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B.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C.“增峻城隍”,“城”原指护城河,“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儒家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D.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解析】“城隍”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课四段选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人和”思想。孟子不仅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了人和最为重要的结论,而且还从一般社会成员和君王两方面具体阐述了达到人和的措施。B.孟子认为,就一般的社会成员而言,心存“仁”“礼”,凡事从严要求自己,反省自己,不与别人计较是构筑人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条件。C.就统治者来说,以仁爱人,以礼敬人,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力求身正,并且怀有推恩之心,发政施仁,制民之产,就一定能达到人和而王天下。D.人和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人与人相处中,讲究一团和气,在社会环境方面,我们追求“和谐”,在国际上,我们讲究“和平共处”。【解析】“讲究一团和气”不对。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固.若金汤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江山险固.,沃野千里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蔺相如固.止之【解析】B项中的“固”与例句中的“固”都是“坚固”之意。A项,使……坚固。C项,顽固。D项,坚决。8.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A.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谨.庠序之教D.贤者亦乐.此乎【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C项,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意动用法。9.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B.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C.舜,人也D.则君子必自反也【解析】A、B、C三项都是判断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10.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段文字阐明了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这样就高度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B.孟子从实际战争结果和政治道理两方面来论证观点,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C.孟子的论辩采用对比手法,以事实论证与道理论证进行对比,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论证很有说服力。D.孟子认为:只要天下人都顺从了,再去攻打那些不顺从的,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解析】理解有误。孟子的观点是得道(施行仁政),就会无敌于天下。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支遁字道林,本性关氏,陈留人。幼有神理,聪明秀彻。晋时初至京师..,太原王濛甚重之,曰:“造微之功,不减辅嗣①。”陈郡殷融尝与卫玠交,谓其神情隽彻。家世事佛,早悟非常之理。隐居余杭山,沉思道行之品,委曲惠印之经,卓焉独拔,得自天心。年二十五出家,每至讲肆..,善标宗会,而章句或有所遗,时为守文者所陋。谢安闻而喜之曰乃比古人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也时谢安殷浩等并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狎。遁尝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云:“各适性以为逍遥。”遁曰:“不然,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为是退而注逍遥篇,群儒旧学,莫不叹伏。后还吴,住支硎山寺。晚欲入剡,谢安在吴,与遁书曰:“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怅。唯迟君卒,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此多山水,山县闲静,差可养疾。事不异剡,而医药不同。必思此缘,副其积想也。”王羲之时在会稽,素闻遁名,未之信。谓人曰:“一狂僧耳,何足言。”后遁既还剡,经游于郡.,王故迓遁,观其风力。既至,王谓遁曰:“逍遥篇②可闻乎?”遁乃作数千言,揭新理,才藻警绝。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去,仍请住灵嘉寺,意存相近。俄又投迹剡山,于沃州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常随禀学。时或有随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勖之。时论以遁才堪经赞,而洁己拔俗,有违兼济之道。宴坐山门,游心禅苑,木餐涧饮,浪志无生。遁先经余姚坞山中住,至于晚年,犹还坞中。以晋太和..元年闰四月四日终于所住,春秋五十有三。(节选自《太平广记》卷八十七,有删节)注:①辅嗣:王弼,字辅嗣,三国时期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②逍遥篇:即庄子的《逍遥游》。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谢安闻/而喜之曰/乃比古人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也/时谢安殷浩等并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狎/B.谢安闻而喜之曰/乃比古人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也/时谢安殷浩等并/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狎/C.谢安闻/而喜之曰/乃比古人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也/时谢安殷浩等并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狎/D.谢安闻而喜之曰/乃比古人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也/时谢安殷浩等/并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狎/【解析】谢安闻而喜之曰:“乃比古人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也。”时谢安殷浩等,并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狎。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京师,文中指京城、京都。如南朝宋范晔《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B.讲肆,讲堂,讲舍。如《南史·孙瑒传》:“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C.郡,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秦汉。如汉贾谊《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D.太和,是帝王的年号。如文中所及“太和”即指晋废帝司马奕的年号。【解析】郡制,始见于战国,据例句可以反推。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支遁天资聪明,禀性明达。家庭的耳濡目染,使支遁早早地领悟了许多佛理,王濛认为支遁的学识功底达到的精妙程度不逊于王弼。B.支遁深入探究佛教,见解独到。他深入探究深奥的道行,每次讲到佛经时,他善于阐明和标举其内在精神,而不拘于个别旁句的阐释。C.支遁才华横溢,辞语惊绝。王羲之特意到剡地迎接支遁并检验其水平,支遁当即发表了几千言的宏论,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D.支遁投迹山寺,潜心禅学。他在剡山之中立寺行道,整日宴坐于山门,潜心于禅学佛理,先后教授了一百多僧众学习佛法。【解析】据“后遁既还剡,经游于郡,王故迓遁,观其风力”,知“王羲之特意到剡地迎接”错。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为是退而注逍遥篇,群儒旧学,莫不叹伏。译文:为此,支遁回去特意利用时间给《逍遥游》作了注释,饱读经书的文人学者对他的见解无不叹服。(2)时论以遁才堪经赞,而洁己拔俗,有违兼济之道。译文:当时的舆论认为,凭支遁的才学足可以辅佐朝廷、治理国家,他却洁身自好超尘脱俗,这就违背了“兼济天下”的儒道。【参考译文】支遁,字道林,本姓关,陈留人。自幼天资聪明,禀性明达。晋时初到京都建业,王濛十分赏识他,说:“(支遁)学识功底达到的精妙程度不亚于辅嗣。”陈郡殷融曾经和美男名士卫玠交往,惊讶于支遁的神情隽逸酷似卫玠。支遁的家庭世代奉佛,耳濡目染使他早早就领悟了许多佛理。后来隐居余杭山,他沉思道行的深奥,深究佛教之经典,对佛法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独到的理解。他二十五岁时出家。每到讲说佛经时,他善于阐明和标举内在精神,而不拘于个别旁句,因而常常被拘守文句的人所轻视。谢安听说之后,非常喜欢他这种讲法,他说:“这好比古人之相马,略其皮毛之玄黄而取其精神之神骏。”当时谢安、殷浩等人都是一代名流,是超脱尘俗的名士。支遁曾经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人谈论过《庄子》的《逍遥游》,刘系之说:“各适其性即为逍遥。”支遁说:“不对。夏桀与盗跖以残害为其性,如若运其性就能逍遥,那么他们也能逍遥了。”为此,他回去后特意利用时间给《逍遥游》作了注释,饱读经书的文人学者,对他的见解无不赞叹钦服。后来,他回到了吴地,住在支硎山寺。晚年他想去剡地,当时谢安在吴地,给支遁写信说:“思君之情日积,时间过得太慢。知道你要回剡自治,心情十分惘怅,人生是如此孤独。当年相聚时的风流得意,顷刻之间都已消逝。如今终日悲伤,解事惆怅。只是时日太慢,盼君能速速前来,当面交谈以消解愁苦,一天可抵得上千年啊!这里多有山水,环境优雅,可供疗养,各方面不比剡县差,望能前来,以解思念之苦。”王羲之当时在会稽,素闻支遁之名,但不相信他有什么才学,他对别人说:“一个狂僧而已,有啥值得称道的!”后来支遁回到了剡地,直接去会稽游览,王羲之特意去迎接,借机考验他的水平。见面之后,王羲之问支遁道:“《逍遥游》这篇文章你可听说过吗?”支遁当即发表了几千言的长篇议论,阐述了独到新颖的见解,才华横溢,辞语惊绝。王羲之听后宽衣解带放下了骄矜的架势,并且留连盘桓舍不得离去,还请支遁住在灵嘉寺,存心与支遁亲近。支遁很快就投迹到剡山,在一片沃土的小山岭上立寺行道,有僧众一百多人经常跟他学习佛法,支遁为许多弟子撰写了座右铭,用来勉励他们。当时的舆论认为,凭借支遁的才学,他足以辅佐朝廷、治理国家,他却洁身自好超尘脱俗,这就违背了“兼济天下”的儒道。他整日宴坐于山门,游心于禅学,以草木为食山泉为饮,放怀于尘寰之外。支遁先前经过余姚坞,在坞中住了一夜。到晚年时,还要回到坞中。于晋太和元年闰四月四日死在他住处,享年五十三岁。四、高考热点15.王先生想邀请自己熟识的某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自己家参加父亲的八十寿宴。下面是王先生写的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多处措辞不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修改。兹定于2019年12月25日(星期二)11时在府上为家慈举办八十岁华诞。家慈是个京剧迷,他有一些京剧问题向您垂询,热切期望能与您合作表演京剧《九锡宫》,还请您不吝赐教。请届时务必光临!【答案】①将__“府上”__改为__“寒舍”__;②将__“家慈”__改为__“家严”或“家父”__;③将__“华诞”__改为__“寿宴”__;④将__“垂询”__改为__“请教”__;⑤将__“请届时务必光临”__改为__“真诚期待您的光临”__。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 人和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9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