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闯关★★知识点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1948年12月,海伦县姚家屯隋海山一家获得政府分给的土地37.1亩。这主要得益于()A.《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C.“双十协定”的签署D.《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答案】D【解析】由题干材料判断得益于《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D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这一幕发生在()A.北伐战争时期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故选D。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是()A.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B.主张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C.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D.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答案】A【解析】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故选A。4.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的路线,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一运动()A.使全国广大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B.彻底废除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C.巩固了抗日战争以来的民族统一战线D.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答案】D【解析】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的路线,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故选D。5.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能够普遍实行的因素不包括()A.《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了广大农民的要求B.人民解放军已经开始全国性的大反攻C.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总路线D.各民主党派支持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答案】D【解析】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能够普遍实行的因素有,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总路线,《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人民解放军已经开始全国性的大反攻。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能够普遍实行的因素不包括各民主党派支持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故选D。6.图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发布的重要文件,其实施的意义在于()①指导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②使解放区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③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④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答案】C【解析】图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发布的重要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其实施的意义在于①指导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③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④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②使解放区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C。知识点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7.小明在“纪念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的演讲比赛中,演讲词里面有“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语句。据此可知,他所讲的是()A.关门打狗、决战东北B.大军合力战淮海C.千里跃进大别山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答案】B【解析】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共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故选B。8.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解放军在围城后,派出代表同北平守军的最高指挥官接触。由于解放军力量的强大和作战部署的迅速完成,在中共的耐心工作和各界人士的敦促下,最终接受改编的守军的最高指挥官是()A.张自忠B.傅作义C.李宗仁D.杨虎城【答案】B【解析】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随后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故最终接受改编的守军的最高指挥官是傅作义。故选B。9.如图是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在万众欢呼中进入前门大街的情景,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平和平解放B.南京解放C.上海解放D.西藏解放【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9年1月”并结合所学可知,人民解放军在万众欢呼中进入前门大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京和平解放,所以A项符合题意;南京解放是1949年4月,上海解放是1949年5月,西藏解放是1951年10月。由此分析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小明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看到如图的物品,左边木牌上写着“总统办公室”,右边日历上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他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胜利B.大陆基本解放C.解放战争的结束D.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答案】D【解析】“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天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解放南京。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故选D。11.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反映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苈一声暴动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D【解析】。“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里的钟山指的就是南京,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故选D。12.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A.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B.促进了土地改革的成功C.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D.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答案】D【解析】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是国共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材料反映的应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实,东北地区被控制,而其他的根据地有没有丢失,这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3.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粉碎国民党反动军队进攻的原因有()①人民解放军在群众基础和士气上占优势②中共正确的作战方法和作战方针③解放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粉碎国民党反动军队进攻的原因有①人民解放军在群众基础和士气上占优势②中共正确的作战方法和作战方针③解放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能力提升★★【能力提升与重难点训练】1.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些措施的实施()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表明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C.使我国农村阶级关系得到改善D.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答案】D【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了土地政策,实行了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他们积极支持解放战争,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故D符合题意。故选D。2.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根据“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可知,材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重要作用。D符合题意。故选D。3.1948年11月,在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下,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战场上发动了规模巨大的()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1948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的战役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歼灭了大量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B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图可知,三大战役()A.消灭了国民党的全部主力B.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解放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答案】B【解析】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率东北人民解放军率先发起了辽沈战役。解放军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24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课时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0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