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测试卷(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泰州期中)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要吸热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要吸热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淞是升华现象,要吸热【答案】C【解析】A、春天,冰雪消融是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秋天,大雾消散是小水滴变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C正确;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错误;2.(2019黑龙江期中)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答案】B【解析】气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故AD错误;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19上海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B.80℃的水比80℃的铁冷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准确【答案】C【解析】A.人们仅仅凭着手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有时是不准确的,故A错误;B.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80℃的水与80℃的铁虽然物质种类不同,但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B错误;CD.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0℃的水与0℃冰虽然状态不同,但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C正确,故D错误。4.(2019龙口期中)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如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答案】B【解析】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正确;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5.(2019徐州期中)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B.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升华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液化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答案】B【解析】A.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错误;B.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正确;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错误;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错误。6.(2019平川期中)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升华后汽化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答案】A【解析】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温度比较低,空气中是水蒸气遇冷的鸡蛋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鸡蛋上,鸡蛋比较湿,一会儿,鸡蛋上的小水珠又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7.(2019江苏期中)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放进水里很快变成盐水,这是熔化现象B.淘米时沉在水底的米粒不受浮力C.冰糕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打开锅盖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答案】C【解析】A.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盐水,这是扩散现象,故A错误。B.沉在水底的米粒受水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故B错误。C.冰糕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D.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以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8.(2019云南期末)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B.用扫帚把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用电吹风机吹湿头发【答案】C【解析】A.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B.用扫帚把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B不合题意;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D.给湿头发吹热风是从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9.(2019广西期末)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C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D正确。10.(2019辽宁期末)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干冰人工降雨,干冰熔化吸热,使周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B.电冰箱内能维持较低的温度,是因为制冷剂在冰箱内汽化吸热C.给高烧病人擦拭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D.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是利用水降温放热【答案】B【解析】A、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故A错误;B、电冰箱内能维持较低的温度,是因为制冷剂在冰箱内汽化吸热,然后在冰箱外液化放热,故B正确;C、给高烧病人擦拭酒精,是利用酒精汽化吸热降低体温,故C错误;D、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而冻坏蔬菜,故D错误。二、填空题(共30分)11.(2019江苏期中)寒冷的冬夜,窗玻璃的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会出现冰花,它是由________(填“室内”或“室外”)的水蒸气________而成。【答案】内室内凝华【解析】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12.(2019南京期中)普通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a、b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答案】热胀冷缩37.6﹣12【解析】普通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a是体温计,分度值为0.1℃,读数为37.6℃;b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向下示数变大,所以液面在零摄氏度以下,读数为﹣12℃。13.(2019四川期中)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冷冻的冰红茶,过一会儿发现瓶子全身“冒汗”,这是由于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发生了_____现象若不小心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这是因为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_____现象。【答案】液化汽化【解析】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温度较低,当空气中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若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是液态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是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汽化现象。14.(2019徐州期中)图中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答案】-4【解析】由图知:在温度计上,0℃-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在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低于0℃,在零下4个小格处,故为−4℃.15.(2019江西期中)如图所示的装置为某科技活动小组自制的温度计和气压计,其中图__(选填“甲”或“乙”)是自制气压计,小组成员拿着这个自制气压计从高层18楼走到1楼,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乙减小【解析】自制气压计和温度计不同点:温度计中的水要装满瓶子,将温度计放入热水或冷水里,观察细管中水柱的高度变化则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当将此装置放在空气里就可以测室温;气压计中的水要装入大半瓶,水上方有空气。当瓶子内外气压不同时,带色的水在瓶内外气压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由此可以反映外界大气压的变化。故甲是温度计,乙是气压计。小组成员拿着这个自制气压计从高层18楼走到1楼,由于外界的气压变大,故液柱高度会减小。16.(2019河南期中)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的凝固图象,第15分钟的内能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分钟的内能;若1kg该液体从A点降温到B点,共放出______J的热量。[c液=4.2×103J/(kg•℃)]。【答案】小于8.4×104【解析】由液体的凝固图象可知,该物质的固体为晶体,在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变小,温度不变,所以第15分钟的内能小于第10分钟的内能;该液体从A点降温到B点,共放出的热量:Q放=c液m△t=4.2×103J/(kg•℃)×1kg×(20℃-0℃)=8.4×104J。17.(2019甘肃期中)采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了锅内水上方的气压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_____100°C,从而使煮饭比较省时间。(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答案】高于;高于;【解析】采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了锅内水上方的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所以锅内沸点高于100℃,从而使煮饭比较省时间。18.(2019辽宁期末)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答案】晶体0【解析】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19.(2019丰顺期末)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性质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答案】液体热胀冷缩37℃【解析】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较小。20.(2019广西期末)教室里的日光灯用久了,灯管两端会变黑,原因是钨丝先发生________,然后在灯管壁发生________的缘故。(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答案】升华凝华【解析】教室里的日光灯用久了,灯管两端会变黑,原因是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然后又在灯管壁凝华发生的缘故。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6道题,共40分)21.(2019南京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时间/min00.51.01.52.02.53.03.54.04.5温度/℃31343846484848505663(1)分析可知,该物质为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第2.5min时,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固体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3)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是如图中的_____。【答案】晶体固液共存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解析】(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物质在2.0~3.0min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2)由图知2.0min到3.0min是物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在第2.5min时,晶体是固液共存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由表可知为晶体的熔化过程:AB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凝固图象,故AB错误;CD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熔化图象,C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为晶体的熔化图象,D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2.(2019南京期末)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双基双测(A卷基础篇)(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0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