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六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历史条件是()A.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B.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C.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D.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2、陈旭麓曾说:“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A.揭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C.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根基D.创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3、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该材料强调的是()A.人性的解放B.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C.民主与科学D.平等与博爱4、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5、据统计,整个《新青年》中,有关科学一词出现了1913次,而民主一词只出现305次,加上德先生之类的提法,也只有513次。这主要是因为()A.自然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B.科学已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C.新文化运动更注重科学普及D.《新青年》已成为科学类杂志6、“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了,而且到现在还有人为之猛拍巴掌。”该评论指新文化运动()A.起到了文化革新的作用B.自下而上解放思想的弊病C.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灾难D.其发起者其实是胡适7、陈独秀认为,以往历次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由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其实质是一场关于“人”的运动,即要改变“人”,要换“心”。这说明该运动()A.继承了明末早期启蒙思想B.忽视了政党斗争的价值C.聚焦意识形态领域的革新D.旨在宣传国民革命运动8、“的、地、得”的用法这个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实开始于白话文运动。古文不讲语法,而白话文运动有很强的“欧化”的意味,讲究语法结构,这在当时有利于翻译和理解西方社会的科学著作。这表明()A.白话文合乎历史潮流B.中国文学革命的紧迫性C.文学研究的重大意义D.西方文明适合中国国情9、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是()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10、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11、下列文献中宜传马克思主义的是()A.《孔子改制考》B.《文学改良刍议》C.《庶民的胜利》D.《资政新篇》12、新文化运动时期,大部分刊物“都似乎有不谈社会主义,则不足以称新文化运动的出版物的气概”。其中像《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建设》《星期评论》《时事新报》《解放与改造》等,都是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登载有关社会主义文章的报刊。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B.社会主义革命是大势所趋C.马克思主义被民众普遍接受D.中国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13、《新青年》是中国近代一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杂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陈独秀认为,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因此,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材料二解放云者……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三《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1.据材料一,分析《新青年》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以“新青年”为刊物的名号。2.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实现这种“解放”的?据材料三,概括《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是那样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的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着,缺乏民主与科学的觉悟。材料二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害,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李大钊针对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材料三陈独秀领导发起新文化启蒙运动,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发展转变的过程。先是以西方文化的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文化,继而学习宣传十月革命,以俄为师,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之后进而发展转变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思想文化运动。同时随着新文化启蒙运动内容的变化更替和丰富,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性质也由其初期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转变成了为新的革命斗争服务的新文化运动了。——摘编自李世俊《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现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导致“中国的状况依然是那样黑暗”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了实现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健将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努力。(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其表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但民国初年的中国仍然处于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下,故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B项正确。揭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根基,也是为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作准备,故C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室传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内容的相关认识。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材料主旨,即强调“解放人们思想的重要性”。据此,判断选项,可知:BCD三项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A。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材料批判的是儒家伦理道德,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国家至上的说法,A选项排除。陈独秀肯定西方的民主、科学,C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无关,D选项排除。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一词出现次数较多,说明自然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故A项正确。B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A。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的过激行为,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ABD均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白话文运动。由材料可知,白话文强调语法,具有较强的“欧化”意味,这在当时便利了翻译西方书籍,也便利了西方书籍的传播,合乎历史潮流,故A项正确;B项的“紧迫性”、C项的“重大意义”无法由材料得出;D项非材料主旨。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时间“192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结合材料“一些人”主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故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传播的思想,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和批判礼教,可排除B、D项。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大部分刊物”“不谈社会主义,则不足以称新文化运动的出版物”可知当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社会主流,故选A。13答案及解析:答案:1.社会背景:民众普遍缺乏民主意识和建立民主政治的能力,民主共和名存实亡。原因:当时中国社会积腐太深,唯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2.内涵:人格自由,个性独立。实现“解放”: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社会影响:使近代中国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颠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推动了多元文化和思想格局的出现。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分析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社会背景;结合青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来回答“原因”。2.根据材料二“独立自主之人格”即可得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再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来回答如何实现这种“解放”;根据材料三“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等即可概括指出社会影响。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儒家伦理道德束缚了国民的思想,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2)宣传民主,反对专制;宣传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宣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宣传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表现:从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到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由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解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 寒假作业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1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