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漫画,回答1~2题。1.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水体污染B.自然资源衰竭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2.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A.开矿毁坏岩层B.过度抽取地下水C.滥砍乱伐森林D.任意排放废弃物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说明自然资源衰竭。答案:1.B2.B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的进步,其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读下图,回答3~5题。3.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A.①B.②C.③D.④4.用煤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5.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A.②B.④C.③D.煤变油解析:第3题,用煤发电对消费地来说很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第4题,水电站建设周期较长,但发电成本较低。第5题,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相对紧张,煤变油是一项很好的措施。答案:3.B4.C5.D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利用率过高③水污染严重④土壤盐渍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河流径流量较小②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灌溉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6题,由题干可知,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40%以上,甚至高达90%,因此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再加上图示地区蒸发旺盛,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第7题,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人为原因与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河流上中游地区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有关。答案:6.C7.D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回答8~9题。省区省区面积(万km2)生物质能满足薪柴总量(万kg)状况浙江10.18可满足两个月380.6江苏10.26可满足一个月14.2新疆166严重缺乏区79.98.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但生物质能满足状况相差较小,主要原因是()A.省区面积差异较大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D.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9.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合理的有()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8题,浙江丘陵比重大,有利于薪柴的生长;江苏平原比重大,因而薪柴数量较小,但农作物秸秆的数量大,生物质能的总量并不小,因而浙江和江苏的生物质能满足状况相差较小。第9题,发展沼气,有利于解决农村燃料;生产燃料乙醇,有利于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种植薪炭林,并不能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燃烧秸秆,生物质能的利用率低,且会造成大气污染。答案:8.D9.A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11.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③⑥解析:第10题,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第11题,注意抓住题目中问的是“人类活动”,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答案:10.C11.B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云南省按照“盘活存量、内涵挖潜”要求,积极开展旧城和旧村改造,推进建设用地清理。目前,全省清理出闲置土地1293家,收回135.6公顷闲置土地。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列行为属于合理利用土地的是()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入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标准是()①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②能改善生态环境③单位面积产值的高低④不占用耕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2题,基本农田是肥力高、质量好的耕地,不能占用;城市开发区的建设也要本着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的原则进行,必须适度开发。第13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标准包括:①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②能改善生态环境。答案:12.D13.A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完成14~16题。14.B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A附近河段,主要原因是()A.A附近河段工业发达,污染严重,B河段附近没有工业污染B.A河段支流多,B河段支流少C.B河段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比A河段强D.A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B河段15.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C.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D.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土地荒漠化为主16.C河段的支流和水系的密度明显大于B附近河段,原因是C河段()A.附近地区的地形平坦,而B河段附近地区地形起伏大B.流经半干旱地区,流水对地表的作用比B河段附近强C.附近地区地形更为破碎D.位于B河段的下游解析:第14题,B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A附近河段,主要原因是A附近河段用水量大,B附近河段水量大于A附近河段,自净能力比A附近河段强。第15题,甲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16题,B河段附近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流水作用弱;C河段附近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地表河流发育多。答案:14.C15.D16.B读图,完成17~18题。17.该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A.东北森林地区有利于林区经济发展B.西北沙漠地区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C.江南丘陵地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D.青藏高原地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18.该生产模式产生的直接生态效益主要是()A.减少了对森林的砍伐B.保护了生物多样性C.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D.提高了经济收入解析:第17题,读图并结合选项不难得出,该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作物、畜禽、秸秆等的废物的综合利用,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适用于江南丘陵地区,它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第18题,南方地区气温高,沼气的利用时间长,发展沼气可解决农村燃料问题,从而减少对森林的砍伐。答案:17.C18.A如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读图回答19~20题。19.维持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A.江河B.森林C.村寨D.梯田20.关于图示耕作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于经济作物的种植B.能够缓解耕作造成的水土流失C.使滑坡灾害发生几率大大降低D.梯田方向与等高线垂直解析:第19题,此生态系统中的决定性要素是水资源,而梯田只是起到保持水土作用,使水资源得以持续的关键是山顶的森林。第20题,梯田能够减缓水土流失,增加土地生产能力,梯田的走向与等高线平行。答案:19.B20.B二、综合题(共40分)21.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8分)(1)分别说出图中A、B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2分)(2)分析解决A地区环境问题的措施。(6分)解析:(1)A地区位于武夷山闽江上游,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B地区为鄱阳湖流域,周围工业排污较多,环境问题以水污染为主。(2)A地区气候湿润,水热充足,地形起伏较大。解决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措施有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防止耕地退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土壤,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答案:(1)A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B地区的环境问题以水污染为主。(2)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防止耕地退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土壤,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答对三点即可)22.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据此并结合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1)扎龙湿地位于东北平原北部的______________平原,是____________(珍禽)的重要栖息地。(2分)(2)简要分析该地形成湿地的自然条件。(2分)(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都十分重视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主要作用。(4分)(4)火灾频发,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魅力大减。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解析:(1)读图可以发现,图中齐齐哈尔和大庆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城市,由此可推知该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上,是丹顶鹤的重要栖息地。(2)湿地成因要注意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方面去分析。(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对于作为水禽主要栖息地的湿地的保护,应侧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答案:(1)松嫩丹顶鹤(2)地势低,水源充足;植被茂密,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3)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等。(4)靠人工措施补充湿地水量;禁止大规模采伐芦苇;迁移湿地核心区人口,繁殖丹顶鹤。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某绿色生态度假村水资源利用示意图。材料二低碳经济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方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环顾当今世界,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依据材料一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3分)①回补地下水②地下热水③污水处理厂(2)结合材料一判断度假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5分)解析:(1)结合图中字母及其指向箭头的内容可以得出正确答案。(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水温的地下水得到了充分利用,污水经过处理后用来灌溉农田。(3)可从提高能源利用、调整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和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自左向右:②③①。(2)不同温度的地下热水的利用污水处理后再利用(3)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制定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稀土被称为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目前,我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的市场供应。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6月20日首次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单元综合检测 鲁教版选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2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