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基本特征,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安全体系中独具特色,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据此回答1~2题。1.从地理分布来看,湿地大多分布于()A.内陆地区B.陆海交界地带、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C.沙漠边缘D.高纬度地区2.广东省是我国湿地大省,其重点保护的湿地类型是()A.淡水湖B.红树林海滩C.水稻田D.鱼塘解析:第1题,陆海交界地带、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通常有各种类型的湿地发育。第2题,红树林海滩是广东省重要的湿地资源,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的多样性方面作用巨大。答案:1.B2.B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3~4题。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4.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解析:第3题,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广的沼泽地,由于沼泽地具有调节局部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河流径流量、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生态环境功能,故停止开垦沼泽地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第4题,长江中下游的湿地主要是指沿岸的湖泊湿地,由于长期的农业发展——围湖造田和自然原因(泥沙淤积)等导致了该地区的湖泊面积缩小。答案:3.D4.B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5~6题。5.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A.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丰富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6.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最不可取的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基地解析:第5题,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湿地区域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形成面积广大的城市湿地,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洁净,杂质和水汽含量少,降水较少。第6题,拉鲁湿地对地区性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意义重大,应因地制宜,遵循其生态发展规律,从保护性开发入手。答案:5.B6.D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年份湿地斑块数目(块)湿地总面积(hm2)湿地比率(%)197622518889342.99198637213963919.1720051973192309.30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8.读世界某区域等温线和湿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请说出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2)简述波的尼亚湾沿岸湿地分布集中的原因。解析:第(1)题,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注意题干要求。第(2)题,该地区沿岸湿地分布集中的原因可从气候、地势、土质等方面分析。答案:(1)调节降水量;调节气候;防止和减轻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湖岸的侵蚀;防止海水入侵,保证生态群落和居民的用水供应,防止土地盐碱化;补给浅层地下水;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2)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地表水丰富;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地下有多年冻土层,地表水难以下渗。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3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