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分层作业(七)(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在“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①桑②基③蚕④鱼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解析】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指的是各级动物。【答案】C读“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2~3题。2.该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中粗箭头表示()A.呼吸作用B.物质和能量的传输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D.食物链3.该生态系统示意图中,表示消费者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解析】第2题,图中的箭头有四类:太阳能,表示能量从太阳传输到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被虫子采食、小虫被小鸟捕食、小鸟被鹰捕食的过程表示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传输;植物、虫子、小鸟和鹰指向分解者的箭头,就是它们将物质和能量传输到分解者的过程;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质,将物质和能量传输到环境。总之,箭头的含义是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第3题,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消费者是除生产者(①)和分解者(⑤)之外的所有生物(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答案】2.B3.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群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持续性的动态平衡叫做生态平衡。据此完成4~5题。4.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和分解的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②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③生态平衡是一种永久的、绝对的平衡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推动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下列不是生态平衡特征的是()A.动植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B.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系统中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D.动植物数量十分丰富【解析】第4题,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流、能量流相对稳定。系统内能量流动各环节相对平衡,它很容易被破坏,只是一种相对而短暂的平衡,能量也不会循环,所以本题③④两选项均错误。第5题,生态平衡的特征有: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食物链结构复杂、互相交叉而形成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答案】4.A5.D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解析】从食物网可知,其中有6条食物链。昆虫、野兔、鹿由于食草都是初级消费者。狼和云豹都属次级消费者。由能量传递和生物富集作用的原理可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其体内污染物的浓度越高。鹰在本生态系统中占据了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其体内污染物积累浓度应该是最高的。【答案】A7.某地区鼠害严重,从长远考虑应采取的最好办法是()A.保护大小粮仓,使老鼠断粮B.经常发动群众围捕C.禁止捕杀蛇类、猫头鹰等鼠类天敌D.提高投放毒饵和捕鼠器械的数量及密度【解析】某地区鼠害严重,是由于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的,所以采用生物系统内部的食物链制约关系防治鼠害的方法既减少投资,又保护生态环境。【答案】C8.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的景象是()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C.植食动物数量大增D.草原退化、沙化【解析】狮子、猎豹等大型肉食动物被捕杀,初始会造成羚羊、斑马等植食动物因失去天敌而数量大增,其后果有二:草原因载畜量过大而退化、沙化;植食动物因缺乏食物来源而相继死去。【答案】D海洋水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据此完成9~10题。9.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10.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9.C10.D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材料二旱獭是高原动物食物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不少捕獭人员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非法狩猎,给其他野生动物和原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下图是“可可西里生态系统部分食物链”。(1)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中,草属于________,棕熊、豺狼属于________。(2)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该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其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_。(3)分析人类大量捕杀旱獭所产生的后果。【解析】第(1)题,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为生产者,各级动物为消费者。第(2)题,在食物链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并且单向流动,与物质循环有很大差别。第(3)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不合理的干预,会使生态平衡被破坏,加快物种灭绝。【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2)草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人类如果过度捕杀旱獭,就会导致棕熊、豺狼等动物的食物困难,转而袭击、捕食藏羚羊等大中型食草动物,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平衡,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完全破坏,带来生态灾难。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江河源区和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属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达31.8万平方千米。据资料,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长江总水量的25%都来自青海省境内,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据统计,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兽类83种,鸟类197种,两栖动物8种和爬行动物7种。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材料二目前三江源地区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黄河和长江源头星罗棋布的湖泊已经变成干涸的湖底、荒芜的戈壁,大片的冰川退缩融化。(1)藏北高原上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芜进而加剧荒漠化B.植被破坏减轻,水土流失减轻C.藏羚羊尸体腐烂而污染大气D.生态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2)导致三江源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何重大意义?(4)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搬出自然区,切实保护环境B.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使当地居民转产、脱贫C.青藏铁路改线绕过该地区,消除铁路建设对生态的破坏D.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切不可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答案】(1)D(2)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大,鼠害猖獗,乱采乱挖,过度放牧,偷猎乱猎等。(3)保护该地区的湿地、高原植被,改善当地气候,防治荒漠化;防止河流水源减少;保护当地的珍稀物种,减缓物种的灭绝速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状况。(4)B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7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3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