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作业19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选择题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2.如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大气污染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下降。第2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植物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答案:1.C2.A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3~4题。月份123456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mm)19.828.517.09.01.60.53.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4.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第3题,水资源与降水量和蒸发量关系密切。表中该地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总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气候干旱。这反映了该地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气候干旱不属于水资源的特点。第4题,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该地降水少,不宜建设大型人工湖。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植被干枯。答案:3.B4.B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5~6题。5.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6.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土地资源构成看该区域宜林资源占54%,宜农资源占12%;从土地利用结构图看,林地只占18%,耕地却占40%。这说明该区域耕地比重过大,植被覆盖率低,所以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B正确。第6题,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答案:5.B6.B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陆地上风能储量约2.53亿千瓦,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7.5亿千瓦,共计约10亿千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7~8题。7.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地区利用风能的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8.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解析:第7题,我国内蒙古高原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力强劲,风能充足。夏季风对内蒙古高原影响小,风力弱,故利用风能的最佳季节是冬季。东部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小,故利用风能的最佳季节是夏季。B对。第8题,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受盆地地形影响,周围有高山阻挡,风难以吹入,C对。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不是主要原因,A错。岩石裸露,没有植被,下垫面摩擦力小,B错。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D错。答案:7.B8.C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见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严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该海区的海冰目前仍未被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9~11题。9.辽宁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好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海湾封冻会导致()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11.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过海水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海水结冰时间短B.海冰资源较少C.开采海冰难度大D.海水污染严重解析:第9题,辽东湾海面为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冬季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照少,海域气温低,易结冰,①说法正确;据图可知,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海水盐度低,有利于结冰,②说法正确;图示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有利于海面结冰,③说法错误;辽东湾较封闭,遇寒潮时气温骤降,容易结冰。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选项。第10题,本题考查海湾封冻的影响。海湾封冻会导致海水蒸发减弱,上空空气湿度减小,区域内降雪量减少,A、B选项错误;海湾封冻后,冰面较光滑,冰面摩擦力较弱,风力显著增强,C选项错误;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海湾封冻会析出大量盐分,促使冰下海水盐度升高,D选项正确。第11题,纬度较高地区,海水结冰时间长,海冰资源丰富,但受交通、技术、储存等条件限制,海冰开采难度大,故世界范围内通过海水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海水污染严重的现象只存在于世界局部海域,不是海水淡化成本高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答案:9.D10.D11.C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12~13题。12.当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13.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减少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解析:第12题,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的利用难度过大。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第13题,目前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具体表现为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答案:12.D13.D二、非选择题14.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北京及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材料二我国北京及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图。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材料二,东部沿海省区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省是________。请简要分析其成因。(3)水土协调度小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及水土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特点和协调度,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各省、市、区的位置可以正确解答。答案:(1)我国东部水资源是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2)福建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山地、丘陵比重大,耕地比重小。(3)使农业减产。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15.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分析图1和图2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1)~(4)题。(1)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动力B.自然资源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会出现短缺问题C.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部分矿产的枯竭等,与人们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关系不大D.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严加保护,少利用或不利用(2)2002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993年的________倍。(3)简要说明近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4)从我国能源总量状况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构成中为什么以煤炭为主?解析:由题目可获得以下主要信息:①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大,而人类生产活动也反过来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近几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基本上呈递增的趋势。③自1993年至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最突出的是煤炭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气等比重上升。第(1)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如果对某些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会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正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才导致了部分矿产资源的枯竭;非可再生资源应节约、综合利用或寻找新的替代品。第(2)题,可从图中读数计算得出。第(3)题,据能源消费结构图,叙述各类能源消费比重的变化即可。第(4)题,这与我国特殊国情有关,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相对短缺,分布极不平衡且利用率不高。答案:(1)A(2)4.4(4~5之间即可)(3)煤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比重有所上升。(4)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作业19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4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