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素养解读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从历史解释角度了解王安石受到重用的原因。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设想。(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深度点拨]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发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都服从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二、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2.内容(1)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3)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4)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6)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名师点拨]王安石采取富国之举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质是调整封建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三、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内容(1)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农闲时练兵,战时作战。(2)保马法: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3)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4)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武器质量。[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53“学思之窗”,思考: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提示(1)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2)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和实行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四、取士之法1.目的:为顺利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人才。2.内容(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3)惟才用人: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名师点拨]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而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其中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1.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另外也有着与大官僚大地主争夺政治、经济权益,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深刻目的。2.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内容广泛,但富国之法对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触动最大。3.王安石的取士之法同庆历新政在选官用官方面的改革相比,已有较大变通和缓和,已有明显吸取教训的特点。4.王安石变法中的唯才用人,打破了按资升迁的成规,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史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①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史料二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②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传家集》①表明王安石企图通过调整封建政府和占有大量财富的大地主、大商人的关系,来缓和社会矛盾,解决财政困难。②体现了王安石的理财观,通过积极开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内容。提示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2)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富国之法有何特点。提示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和商人利益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体现了中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3)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免役法实施,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调节,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王安石变法的特点史料一民所以多僻,以散故也。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①奸宄固宜少。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王安石史料二以②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史料三苟不可以③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①指违法作乱的事情。②指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法。③体现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1)据史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维护地方治安,逐步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并节省军费开支。(2)据史料二,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提示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3)史料三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提示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王安石变法的特点(1)理财措施的特点①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②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③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2)整军措施的特点①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②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③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3)取士之法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比较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相同点背景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目的解决社会危机(直接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特点在当时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体现了曲折性、复杂性结果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而失败不同点中心内容整顿吏治富国(理财)改革程度局部改革经济、军事、教育全面改革历史地位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影响更大内在联系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王安石变法之前,监察官员主要由皇帝挑选任命:变法开始后,王安石打破惯例,着手参与监察官员的挑选工作。其主要目的是()A.掌控监察机构B.推进变法实施C.打击守旧势力D.改革科举制度解析:选B。材料“变法开始后,王安石打破惯例,着手参与监察官员的挑选工作”反映了王安石通过挑选监察官员来为变法服务,故选B项。2.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A.青苗法B.募役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解析:选A。青苗法,是指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货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这使农民在耕种、收获季节不至于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免受高利贷盘剥,符合题干意思。故选A项。3.免役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规定废除过去的差役办法,改由官府募人应付。募役的费用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其名目除“免役钱”之外,又增加“助役钱”。免役法的实行()A.限制了富商大贾的盘剥B.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限制了小农经济的发展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免役法征收免役钱,这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C项;市易法、均输法限制了富商大贾的盘剥,故排除A项;方田均税、青苗法有利于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故排除B项;免役法可以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民回乡务农,并没有限制小农经济的发展,故排除D项。4.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①加强政府的统治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D。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富国措施,并没有加强政府的统治,故①错误。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是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目的,故②正确。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是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作用,故③正确。青苗法在施行过程,并没有减轻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D项。5.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A.保马法B.将兵法C.募役法D.市易法解析:选D。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满足了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的需求,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故选D项。6.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是()A.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D.维护政府的统治解析:选C。方田均税法是指由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样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土地被清丈出来,而那些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免除了赋税负担,故答案为C项。A、B两项与民生无关,D项与方田均税法无关,排除A、B、D三项。7.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C.解除外部威胁D.打击朝廷内的腐朽势力解析:选B。保甲法的措施是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以此来维持农村封建统治秩序,保甲法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军事储备。结合材料“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可知,王安石的目的是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故B项正确。8.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解析:选C。将兵法就是把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局面,故C项正确;保甲法是维持地方治安的措施,故A项错误;保马法是保甲养马法,故B项错误;军器监主要是负责监督制造武器以提高武器的质量,故D项错误。9.21世纪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北宋时王安石为变法培养人才进行了教育改革。下列对王安石变革教育的表述,错误的是()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C.学校教育成为变法的推动因素D.废除了科举考试的制度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变革是为变法服务的,教育内容更加务实,但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还是科举制度。10.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积贫——富国之法B.积弱——强兵之法C.“三冗”——取士之法D.保证时间——免役法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冗”指的是冗兵、冗官和冗费,取士之法主要对应的是科举制的改革,C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王安石为了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象分别采取了富国和强兵之法,A、B两项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均排除;免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8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