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测试四 岳麓版必修2
阶段测试四(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之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此决议目的是()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结合“1953年”的时间提示来理解引导农民群众走向社会主义,可知,这是要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项正确;A、C、D三项从时间和内容上都与题干不一致。答案:B2.(201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院高一期中)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上海出现的地下工厂时指出:“要使它成为地上(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三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很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工厂)做对手,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说明当时()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B.主张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C.私营经济优于国营经济D.领导人对现行政策路线的动摇解析:“雇工”“最好开私营工厂”等关键信息说明三大改造时期,主张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B项正确;A项是1956年底;材料没有比较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路线的动摇,D项错误。答案:B3.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失误。1961年正值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引起的经济困难时期,当时土地公有制没有改变,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在1953~1956年间,B项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排除;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刚刚开始,效果并不显著,C项错误;从材料中的“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家庭作业”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D项正确。答案:D4.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一五”计划实施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工业化基本实现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可知,当时主要是在“一五”期间,“一五”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A项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B、C两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只是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D项错误。答案:A5.(2019·全国卷Ⅲ)如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解析:1953年,国家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再结合年画名称《数他劳动强》可知,当时年画成为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形式,故D项正确。年画《数他劳动强》是风俗画,不是文人画,故A项错误。1953年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因而年画所描绘的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故B项错误。“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故C项错误。答案:D6.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解析:中共“八大”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说明中共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允许部分“自由市场”的存在,这是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D项正确。答案:D7.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它()A.颂扬“一五”计划时期重工业的巨大成就B.反映了“大跃进”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C.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解析:通过“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可知,在大炼钢铁过程中毁坏了大片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B项正确。答案:B8.1958年6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和技术力量下放的规定》。规定要求下放的交接工作“应该一律于6月15日以前完成”。到6月25日,中央工业部门所属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有百分之八十左右下放地方管理。“下放”在当时造成的结果是()A.各地经济发展缓慢B.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C.促进工业化的进程D.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8年正值大跃进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企业下放,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反而会造成重复建设,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与事实相反,排除;人民公社化是改变生产关系,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B9.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解析: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因此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增长;到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农民利益,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导致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B项正确。答案:B10.(2019·河北衡水高三模拟)1959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1650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2%,到1960年全国城镇人口达13073万,城市化水平达到19.8,三年净增31.4%。材料表明()A.生产力发展推动城市化B.城乡社会结构严重失衡C.城市化脱离城市承受力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及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可知,这是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所致。材料表明城市化脱离了城市承受能力,C项正确;1959年到1960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不符合事实,排除。答案:C11.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这一政策是为了()A.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B.改变所有制经济结构C.减轻农民负担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解析:从1960年开始,中共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在“农村十六条”中肯定了社员的家庭副业,即是一定程度上否定“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左”倾错误。答案:A12.1961年,陈云通过对青浦县的实地调研,向中央递交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等报告。这次调研活动()A.纠正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偏差B.响应了经济战线“大跃进”的号召C.体现了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D.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解析:结合1961年我国正在纠正“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史实理解材料中的报告,可知这是要降低公有化程度,这体现的是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C项正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正确的,A项错误;材料是在纠正“左”倾错误,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D项错误。答案:C1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率先进行了改革。当时在农村中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齐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下列对民谣解读有误的是()A.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高兴心情B.农民获得了自主分配农产品的权利C.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故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14.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崛起()A.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C.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D.成为农民致富主渠道解析:1978年,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故A项错误;乡镇企业的崛起,增加了农村就业的机会,也有助于农业的发展,从而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农民致富主渠道仍是农业,故D项错误。答案:B1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1982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各大商场进行了中国现代市场第一次“买一瓶可乐,送一个气球”的促销活动,由于受到上层领导的批评,商业部通知北京各商场停止销售可口可乐。这说明()A.我国当时急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对外开放政策遭受挫折C.企业现代经营理念需要政策支持D.国有企业改革面临阻力解析:材料显示,由于可口可乐进行市场化的促销导致被停售的结果,说明当时国家还缺乏对市场营销这种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支持,C项正确;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内改革的阻力,而不是对外开放的挫折,B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D项错误。答案:C16.(2018·广东茂名高三二模)下表反映了我国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发展情况,其影响是()年份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注册(万户)从业人员(万)注册(万户)从业人员(万)198841000多2300多19909.8170.21328.32092.8199213.92301533.72467.7A.改变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现状B.促进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C.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充分体现了我国按劳分配的原则解析:结合时间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涉及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错误;材料是在城市,因此B项错误;材料涉及所有制问题,不涉及分配问题,因此D项错误。答案:C17.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等问题,这主要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自主权,导致难以扩大出口创汇,因此,对应的建议应是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B项正确;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是对内改革的内容,与扩大出口创汇关系不大,A项错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因此1981年不可能提出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项错误;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设立,D项错误。答案:B18.(2019·福建上杭一中期中)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测试四 岳麓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9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