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摘要: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各种矛盾交错发展,挑战纷呈,世界局势错综复杂,变化剧烈。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一.当前国际形势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预示着世界向着更为开放和融合的方向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各项交流将更为普遍政治多极化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它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在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的大力推动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蓬勃兴起,信息的集成化、网络化趋势日趋明显,网络的内涵不断延伸,外延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扩展到生产、流通、管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引起了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全面推进信息网络化,加速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进一步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最终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信息网络化的重点是使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存储、开发、应用,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信息网络化是促进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信息网络化体现了全新的思路,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明确提出要将信息网络技术全面运用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推进信息网络化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21世纪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必须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现在的网络是一个比较先进的网络,尽管有几大电信公司同时运营,但网络的互联互通做得是比较好的,像我国这样的网络水平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所以,如何发挥我国现有网络的优势,是推进信息网络化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二.中国早期的外交早期中国的外交方针和策略,是第一代领导人在斗争中逐步制定和完善的,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一边倒”,即新中国完全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这是出于中共与苏共之间的历史渊源以及苏联与新中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相同而制定的,并且“一边倒”可以最大程度赢得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帮助,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围堵与扼杀局面。但是,一边倒并非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是即使在社会主义阵营里仍继续开展独立外交,不受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控制。“一边倒”的开展,为新中国的外交打开一扇门,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苏联曾帮助新中国制定“五年计划”,并研究经济政策,并协助我国的科研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它帮助中国完成了一次捍卫祖国主权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中国领土主权受到极大威胁,在社会主义阵营支持下,尤其是苏联支持下,中国积极参战,并最终捍卫了国家主权。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也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与世界接触的机会,以至于在中苏关系破裂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并可能遭致美、苏两国的打击。在同一历史时期,毛泽东曾指出美、苏阵营间有广泛的中间地带,并在与“中间地带”国家的交往上做了很多事,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并不失时机地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为树立中国和平大国的形象做出极大贡献,并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在当时的完整体现,保证了新中国周边环境的稳定,为国内一规模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不仅促进了国家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国家主权独立,也圆满解决了一系列困扰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关系,和排华风潮等问题,使国家主权得到维护。不能形成一个长期的抗美联盟,美国独霸就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美国只要国力未衰,不遇到重大外部挫折,权力欲望就不会下降,单边主义就是长期趋势。在美国独霸的环境下,中美关系却还能继续改善,而且中国的权益得到了保障,证明中国外交的成功,也说明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广泛的。对美国发展合作,不搞对抗,在国际舞台上“守拙”、“不当头”,将会继续成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第二个特点是大国合作。大国之间自然而然存在着永久的竞争关系;美国独霸和单边主义的局面必然会造成其他国家对它的某种联合抵制,同时美国也必然力图拆解任何形式的抗美联合。但大国之间以合作而非斗争为主的格局,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趋势。当然,因为关注点和策略上的差别,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至于中国,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宗教矛盾,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关注点。于是中国不仅要加入国际经济领域的大国合作。也要加入国际安全领域的大国合作。但是当前我们主要还是担心美国独霸的威胁,特别是它同“台独”威胁的结合。过去几年,中美矛盾成为大国关系中最严重、最突出的一对矛盾,中日矛盾时起时伏,这并非是对中国有利的情况。全方位地改进同其他大国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中日关系,促进大国合作,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第三个特点是北强南弱,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仍然严重失衡。发达国家有个美国当“头”,发展中国家现在没有“头”,。北强南弱的长远趋势,决定了中国的主要对外经济伙伴还是发达国家和韩国、新加坡等“准发达国家”,同时需要在南方国家大力开拓市场,量力投资。这样,在发达国家主导的现存国际经济秩序中,对中国有利的因素还是很多的,特别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是如此。我们也想在几十年后当上发达国家,不想永远处在发展中国家之列。第四个特点是中国崛起。对这一点无须做太多描述。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已经有了深刻印象,而且还会加深印象。这当然是值得中国人高兴的大好事。中国崛起引起的外界反响中,负面可能多于正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要维持发展势头,首先需要在市场经济、民主法治方面进一步推动改革,但也涉及外交方面。许多国家都会要求中国在日益强大的时候多承担一些国际责任,都有求于中国,但它们的要求往往是截然相反的。第五个特点是“热点集中”,指的是世界政治、军事、文化冲突热点最为集中的地区在欧亚大陆的腹地,即东起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至巴尔干半岛,北到里海地区,南及苏丹、埃及的地带。这个地区是全球地缘政治的中心地带。同其他地区相比,欧亚腹地的民族宗教问题最错综复杂,宗教极端势力最活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大国竞争最激烈,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最不确定。因此,欧亚大陆腹地是决定未来一二十年世界能否维持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地区。进入新世纪,尤其是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影响着新世界格局的形成,短期内一超多强的局面不会改善,美国借口人权、民主打压他国的日子还将持续,但全球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反霸权的力量在扩大,新的国际格局终将建立,至此,新中国的外交必将再次遭遇重大调整。我国的国力并不算太弱,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的空间很大,更应积极进取,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纵观中国六十年外交风云,惊心动魄,其阶段性区分明显,在世界外交史上亦属少见,但总的来说,中国历届领导集体在制定对外策略时,都参照了不断变化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把主权维护的位置一直摆在第一高度,使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一洗而净,并且早日收复台湾,做到了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历史!
本文标题: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87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