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题六人口、城市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2019·重庆一诊)下图1和图2是“我国某大城市的城区略图”及“城区的人口密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城市的形态是(D)A.带状B.棋盘状C.星状D.组团状2.形成图中该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A.河流阻隔B.地形平坦C.交通便利D.人口增长[解析]第1题,城市形态是指每个城市总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由该地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图可以看出该城区存在三个人口密度高值区,说明这三个高值区为城市的三个发展中心,城市用比较分散,城市有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属于组团状的城市形态,选D项。第2题,结合左图与右图,三个城市的发展中心,分别位于城区中河流分割的三个区域,因此河道的阻隔,使城市用地受到限制,形成分散的组团状,选A项。(2019·福建宁德质检)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下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读图,完成3~4题。3.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C)A.逐渐增强B.逐渐减弱C.先增强后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2-4.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A)A.逆城市化现象B.工业化水平下降C.城市规模萎缩D.农业人口增加[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先增强后减弱。故选C。第4题,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工业水平继续增加;城市集聚效应开始减弱,城市规模增加速度放缓;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不是城市人口转为农业人口,故选A。(2019·河南八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测评)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雨水方面问题,某城市某小区采用了雨水开发应用模式。如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5.城市规模的扩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B)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减少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减少6.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的优势是(C)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解决城市洪灾③增加下渗量④补充地下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此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最适宜应用的城市是(C)A.海口B.乌鲁木齐C.天津D.拉萨[解析]第5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城市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城市实际蒸发量减少,城市空气中的水汽减少,降水量会减少,即A、C错误,在雨季时,城市地表硬化使得雨水下渗量减少,从而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D错误,故B正确。第6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的危害,但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故②③正确。土壤侵蚀和降水强度有关,题干中没有这方面的-3-信息,故选C。第7题,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所以此模式适用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紧张的城市,华北平原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是中国缺水最严重地区,故C正确。二、综合题8.(2019·江苏七市第三次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延安是历史名城,也是全国人民心中的革命圣地。材料二“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延安是住建部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材料三下图为延安城市空间形态图。(1)影响延安城市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2)延安市的这种城市布局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有哪些。(3)延安市“城市修补”的主要措施。[答案](1)地形;河流。(2)有利:依山临水,亲近自然;取水方便。不利:交通拥堵;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出行时间。(任答两点)(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拓展交通;保护性开发革命旧址;改造老旧小区;治理环境污染。(任答四点)[解析](1)从图中看,延安城市沿河流分布,呈狭长型分布,并且有多个组团;结合延安的地形起伏大特点,推测影响延安城市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河流和地形。(2)延安市的城市布局体现出沿河分布的特点,有利于依山临水,亲近自然;取水方便等。但由于城市的狭长型分布,城市基础设施不集中,导致交通拥堵,增加出行时间;集中在河谷地区,污染物不易扩散。(3)延安市“城市修补”的主要措施要针对以上分析的延安城市形态和布局产生的不利影响方面提出有效措施。如针对城市功能区分散,可以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对于出行不方便,拓展交通;针对环境问题,要治理环境污染;同时延安是中国的革命旧址,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修补要保护性开发革命旧址,改造老旧小区。
本文标题: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第一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六人口城市与环境第2课时随堂练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5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