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章旅游地理第四讲旅游与区域发展课件
第四讲旅游与区域发展-2-一、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发展,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的一个重要途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国际旅游稳定市场-3-3.影响区域环境环境促进作用-4-二、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多样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健康;危害生物,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对地表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对视觉效果的破坏,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出现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5-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环境保护策略包括,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旅游项目评价、专家旅游环保教育、生态旅游。-6-贫困地区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地理重叠性,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基于贫困居民的乡村旅游扶贫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已达25亿人次,旅游营业总收入超过7400亿元。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村地区的自然、社会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概述乡村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答案:人文旅游资源:乡村田园景观如农业生产景观、田园风光、林区风光等;乡村建筑如古村落、庙宇、祠堂等;乡村人文活动和民俗文化如节日庆典、传统服饰等。有利影响: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保护传统农村文化;保护乡村生态环境。-7-解析:乡村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需要阅读材料信息,从农业生产景观、田园风光、林区风光、古村落、庙宇、祠堂、节日庆典、传统服饰等方面回答。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保护传统农村文化、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回答。-8-考点旅游与区域发展1.发展旅游业的意义-9-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环境污染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破坏旅游环境、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的健康对生物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10-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设计不周密,论证不全面的旅游开发建设破坏旅游景观的和谐和旅游区的整体风貌对视觉效果的破坏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11-(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游客的乱刻乱画、任意践踏和触摸造成对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城市问题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12-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实施主体见下表。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具体措施实施主体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立法机关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工程建设建设排污处理设施政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和教育专家、政府禁止实施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13-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具体措施实施主体旅游项目评价评定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旅游研究和教育专家旅游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旅游研究和教育专家生态旅游约束个人行为,保护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旅游者-14-例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当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景点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所谓无景点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放松休闲、愉悦身心,不以游览景区景点为目的,而是以享受旅途本身为目的,以随性而游、兴尽而返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自助旅游。无景点旅游的出现,是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无景点旅游的目的不是特定的景区、景点,甚至排斥传统的以卖门票为特征的景区、景点观光方式。(1)分析无景点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2)简述发展无景点旅游的意义。-15-答案:(1)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景点门票价格过高;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旅游方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任答三点)(2)有利于纠正旅游业开发的过度商业化倾向;有利于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等。(任答两点)解析:第(1)题,可从景点旅游的缺点和旅游需求的变化角度分析。第(2)题,无景点旅游,可以纠正景点旅游的某些问题,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新发展。-16-1.(2018·全国Ⅰ卷)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答案: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内居民的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7-解析:注意审题,材料从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三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方面分析其对旅游发展的意义。结合材料可知,九寨沟发生地震,地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九寨沟景区接待条件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降低当地居民收入风险;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减轻对旅游区的压力,减轻地质灾害损失,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8-2.(2018·全国Ⅱ卷)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答案: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19-解析:本题以“佛手山药”为载体,考查“佛手山药”带来的效益,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两个角度作答。社会包括增加就业等;经济包括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效益等。-20-3.(2018·江苏卷)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经鲁西南5市,包括8段共180余千米的河道以及15处遗址点,大运河将沿线遗址点及周边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纵贯鲁西南的旅游景观带。下图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21-分析鲁西南沿运河景观带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答案:扩大知名度,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解析:鲁西南沿运河景观带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主要从居民就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文化弘扬、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作答。-22-【答题模板】旅游业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答题模板1.旅游业产生的环境问题(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①污染自然环境;②破坏生态系统;③破坏地表环境和自然资源。(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①外来文化入侵,传统文化消亡;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景观破坏;③景点保护和管理压力大,安全系数下降,旅游质量下降。2.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措施(1)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2)加大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环保意识。(3)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4)进一步发展交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5)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章旅游地理第四讲旅游与区域发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6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