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考地理(课标专用)专题十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清单考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基础知识1.西气东输工程(1)概况指把西部(新疆、陕甘宁、川渝,甚至中亚)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到东部(珠三角、长三角等)的能源调配工程。(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高,带来严重的交通压力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比重很低。③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地区项目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促使沿线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而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3)西气东输的影响2.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1)三条线路图示 东线: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都段—京杭运河—天津;中线:长江—丹江口水库—北京;西线:雅砻江、大渡河、通天河—黄河。(2)三条线路比较路线东线中线西线水量大较大较小水质差较好最好优点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调水量大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可自流供水;调水量较大;丹江口水库主要承纳山区来水,水质良好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地区,可自流供水;水质最好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沿线污染严重,水质差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需穿越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工程量巨大;长江上游水量有限,调水量较小线路影响对输入地对输出地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南线: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3.西电东送工程考点二产业转移基础知识1.产业转移概述产业转移一般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其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1.中国产业转移路线及影响因素 教师用书专用2.我国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转移原因影响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潜在消费市场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人口稠密、交通拥堵、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缩小地区差别,实现区域内部的平衡方法技巧方法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总体分析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分析→线路选择(沿线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密度、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意义。1.资源调配的原因资源调配的原因主要从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供需矛盾两方面分析,即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求;输入区资源缺乏,(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等)需求量较大,以及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等),而供不应求。如西气东输线路中的新疆和上海、南水北调线路中的丹江口水库附近地区和华北地区。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可从开源(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节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两方面分析。关键词答题思路消费能力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线路长短及施工难度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对环境影响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区域答题思路对调入区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出区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法2产业转移的分析方法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轻工业 重工业 高科技工业(初期)(中期)(后期)2.转移方向(1)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2)资源密集型工业由接近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3)劳动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4)严重污染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3.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由发达地区流入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一般是劳动力和原料。4.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例(2018安徽马鞍山二模,9—11)产业梯度主要指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禀赋、经济、技术、产业分工差异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 ()A.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B.劳动力、资本、能源、技术C.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D.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2)目前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A.能源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资本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3)除图示因素外,直接的产业转移更多地依赖于中介。下列因素中中介作用最小的是 ()A.家乡投资B.人际关系C.娱乐设施D.政府合作方法应用准确获取设问问题指向➡运用产业转移分析方法,明确问题分析思路➡获取材料中与问题对应的信息➡辨别答案选项的正误解析(1)图示①集中在东部,中、西部基本没有;②集中于东部,中部较少,西部没有;③中东部集中,西部较少;④集中于中、西部,东部较少。结合我国东、中、西部各优势要素,可得出答案。(2)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但由于近年来土地、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土地和工资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3)此处中介是指在企业与潜在迁入地之间,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企业转移到某地,可能受到人际关系、家乡投资、政府合作等因素影响,但娱乐设施对产业转移影响很小。答案(1)C(2)B(3)C
本文标题: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0高考地理专题十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8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