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黄河颂》教学实录+反思 冀教版
黄河颂【教学理念】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宽。语文教学应当体现实践性这一学科特点。同时语文学习又是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描写黄河的诗句,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扩展,深化,加大课堂容量。同时让孩子们在搜集信息的同时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师和学生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尤其是要很好地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要巧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课前准备】1、学生:⑴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有关描写、歌颂黄河的诗句。⑵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⑶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2、教师:⑴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作品,使学生能通过观看这些作品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⑵准备音乐作品《英雄交响曲》。【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要求你们回去搜集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不知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师: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诗句可真多!看来,同学们课前一定下了不少的功夫。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黄河颂》这个课题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生异口同声地答出:颂!)师:那“颂”有什么含义,“颂”什么呢?生:“颂”是歌颂,赞颂的意思,《黄河颂》就是歌颂黄河,赞颂黄河。师:课文是怎样歌颂黄河、赞颂黄河的?学了课文以后就会明白的。请问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没有)那我们先一起到黄河边走走。以诵读有关黄河诗句为序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学习主题;抓住主题的关键字眼,意在唤起学生对黄河的求知欲,为下文的学习打下铺垫。二、感性认识(出示八幅黄河的有关图片,配上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让学生看图片,听音乐,感受黄河。第一幅图片是九曲连环的黄河整体图,第二幅是黄河夕照图,第三幅到第八幅是黄河壶口瀑布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图片)、师:欣赏黄河的美丽壮观,惊涛澎湃以后,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大家纷纷举手)生:我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掀起的万丈狂澜。生:我感受到了黄河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魄势。生:我体会到了黄河那英雄的气魄和她那伟大而坚强的精神。生:我觉得自己的心快要跳出了胸膛,浑身的热血在沸腾。……这一环节,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三、感悟诗歌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通读全文,是理解课文深刻内涵的前提。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提问成为学生求知欲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求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生读,师巡视指导)生:我认为描写黄河的英雄气魄的诗句是: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师:你认为这句诗应该怎样读呢?(生读。)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生:因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师: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同学?(生举手)生: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师:读这句诗的时候,应该抓住哪个关键词来读?谁来试试?生:“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高低起伏。(生齐读)(师引导学生朗读)(生举手要求补充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生: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这句诗?指名读。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位同学刚才读这句诗的时候,重读了哪个词?生:劈!(师指导朗读、齐读)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师生齐读)师:接下来请大家再快速阅读,找出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生读)生:三个“啊!黄河!”的内容。师:哪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第一个“啊!黄河!”的内容?(指名读,生读得舒缓、深沉)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生:因为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度来赞美黄河,既然是摇篮,那么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舒缓与深沉之情。师:好一个舒缓深沉之情!师:第二个“啊!黄河!”呢?谁来试一试?(生读。不等老师问个为什么,他就直接说了:诗人从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把黄河比作巨人,巨人高大威猛,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师:你还能为同学们再表演一次吗?(生读,读得有声有色,还真有点韵味。生鼓掌鼓励)(第三个“啊!黄河!”还没等老师说完,就已经有许多小手高高举起来了。其中一个学生以饱满激动的感情读完了第三个直接赞颂黄河的内容。他的理由是诗人从黄河的流域宽广:“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来写,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高潮,所以他认为读的时候,感情越读越激昂。(师及时表扬了他)师:下面我们分组分角色试着朗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由舒缓到激昂的变化。小组合作,探究朗读(三个“啊!黄河!”的内容)全班齐读(配乐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增强气氛)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朗读中,一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熏陶、感染,一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做出多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诗歌。四、课外延伸师:这节课我们领略了黄河雄伟壮观的风采,感受了诗人笔下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但我们的学习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进行研究,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必要时可请老师帮助指导。1、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你能否具体地说出黄河是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的?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习《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3、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下课铃响了,并不意味学习的结束,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学习空间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打通了学科的界限,实现综合性学习。【课后反思】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启迪。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师生互动的新理念。但我还是感到遗憾:不能放心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活动的乐园,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另外,小组活动不够充分,团体合作意识不强,这些都有待改进。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黄河颂》教学实录+反思 冀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9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