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少量的Na保存在煤油中C.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D.氢氟酸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8.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乙醇制乙烯;由乙醇制乙醛B.由苯制溴苯;由甲苯制三硝基甲苯C.由溴乙烷制乙醇;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2-丁烯制2-丁醇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B.1mol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a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4.22a×6.02×1023个D.常温常压下,11.2LCO分子数是0.5NA10.有M、A、B、D、N、E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元素的单质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N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在周期中最大的,A、B、D、E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应位置如下图,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沸点:M2DBM3AM4B.原子半径:rErArBrDC.化合物AnM2n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鍵又含有非极性鍵D.B元素的氢化物与D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11.常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Na+CO32﹣Cl﹣B.K+Ba2+Cl﹣NO3﹣C.K+Na+Cl﹣CO32﹣D.K+NH4+SO42﹣NO3﹣12.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3.向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A、B间可能存在:c(Na+)c(CH3COO-)c(OH-)c(H+)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在C点:c(CH3COO-)c(Na+)c(H+)c(OH-)D.在D点:c(CH3COO-)+c(CH3COOH)=2c(Na+)26.(14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化学家。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要求处理锂电池废料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铝钴膜主要含有LiCoO2、A1等,处理该废料的一种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l)L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LiCoO2中Co的化合价是____。(2)“碱浸”时Al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3)“酸溶”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调节pH后所得滤渣主要为____。(4)“沉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5)配制100mLl.0mol/L(NH4)2C2O4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6)取CoC2O4固体4.41g在空气中加热至300℃,得到钴的氧化物2.41g,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7.(14分)几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下:可供参考的信息有:①甲、乙、丙、丁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A、E、F、G四种物质中含同种元素。②A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2,元素质量之比为7∶8。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每消耗1molA转移的电子为______mol;(2)F与丁单质也可以化合生成G,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少量F的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试将①、②、③符号以及对应的分散质具体的化学式填入下列方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合物M与H组成元素相同,可以将G氧化为F,且不引进新的离子。试写出M在酸性环境下将G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5分)I.氮和氮的化合物在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与氮元素有关的问题:(1)亚硝酸氯(结构式为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它可由Cl2和NO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为2NO(g)+Cl2(g)2ClNO(g)。已知几种化学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当Cl2与NO反应生成ClNO的过程中转移了5mol电子,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____kJ.(2)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g)和1molCl2(g)发生(1)中反应,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测得NO的物质的量(单位:mol)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①T1________T2(填““”<”或”=”)。②温度为T2℃时,起始时容器内的强为p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3)近年来,地下水中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Ir表面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②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II: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精炼银,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4)①甲池工作时,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N2O5,可循环使用,则石墨Ⅱ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②若用10A的电流电解60min后,乙中阴极得到32.4gAg,则该电解池的电解效率为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通过一定电量时阴极上实际沉积的金属质量与通过相同电量时理论上应沉积的金属质量之比叫电解效率。法拉第常数为96500C/mol)35.(15分)已知X、Y、Z三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Q、W为前30号元素。5种元素的部分特点:(1)XF3分子中X的杂化类型为______,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2)基态Q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X______Y(填“>”“<”或“=”).(3)X、Y、Z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4)Na在Y2中燃烧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5)Z和X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作高温耐火材料,化学性质稳定,据此推测它应属于_______晶体.(6)W元素与X元素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代表W原子),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则该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36.(15分)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填写下列空白:(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Br2/CCl4溶液b.石蕊溶液c.酸性KMnO4溶液(2)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3)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C2H6O2)(其中A〜D均为有机物,A为一种单糖,B为一种有特殊香味的一元醇,C为一种气体)B转化到乙的一系列反应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a.消去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加聚反应B转化为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紫色,且丁分子中苯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5)已知: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化学参考答案7.D8.B9.C10.D11.B12.A13.B26.第2周期IA族+32Al+2OH-+2H2O=2AlO2-+3H2↑将LiCoO2中的Co(Ⅲ)还原为+2价LiOHCo2++C2O42-=CoC2O4↓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CoC2O4+2O2Co3O4+6CO227.FeS2112Fe3++Fe=3Fe2+Fe2(SO4)3Fe(OH)3Fe(OH)3H2O2+2H++2Fe2+===2H2O+2Fe3+28.277.506pH2+N2ON2+H2O若Pt颗粒增多,NO3-更多转化为NH4+存在溶液中,不利于降低溶液中含氮量,产生有污染的气体O2+4e-+2N2O5=4NO3-80.435.sp3三角锥形1s22s22p63s23p63d24s2>O>N>Si原子206/(NA.ρ)36.碳碳双键(或)acCH2=CH-CH2-CH2-COOHabcCH3CH2OHCH2=CH2↑+H2O
本文标题: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23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