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四川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16分)一、选择题(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泄.气xiè绯.红fěi和蔼.ǎi油光可鉴.jiànB.彷.徨páng仲裁.cái褪.尽tuì殚.精竭虑tánC.迸.射bèng凛冽.liè喝.彩hè黯.然失色ànD.眷.念juàn酒肆.sì虐.待lüè锐不可当d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抑扬顿挫孤陋寡闻迥乎不同语无伦次油光可鉴B.义愤填膺小心翼翼冥思暇想不屑置辩为富不人C.根深蒂固共商国事闲情逸致中流砥柱深恶痛疾D.望眼欲穿心旷神怡如法泡制轻飞曼舞正襟危座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贾平凹在谈到他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时说,书中多人物的是他老家棣花街的村民,乡村是他生命苦恋的花园。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还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③“最美女教师”——雅安中学姜老师的感人事迹让许多人地流下了热泪。A.原型虽然……但是情不自禁B.原型即使……也不由自主C.原形虽然……但是不由自主D.原形即使……也情不自禁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B.为了写出这篇科技小论文,他遍稽群籍....,真是令人钦佩。C.百丈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环湖四周,绿阴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D.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从而增加酒店收人。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B.交警部门一再重申:禁止酒后不得驾驶机动车辆,否则,从严处理。C.他看愁眉苦脸的,肯定又闯祸了。D.今年国庆大假期间,我市个别景点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垃圾乱扔。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今天,无偿献血成为雅安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吉选超市广场“爱心献血屋”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D.“我到底要行去何处?哪里是我的终点?不重要了,”徐霞客对自己说,“重要的是,我行走在天地之间。”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每天,都有一些含苞的花蕾在等待开放。。等到夕阳西沉时,花瓣儿就缩起来。①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②花瓣苏醒似的,徐徐的,向外伸张,开花了,开圆了③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④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放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这种风格在《观沧海》《龟虽寿》有明显体现。B.读新闻,我们要善于从新闻要素的角度去把握文章的内容。通常,我们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称为新闻的要素。C.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述;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美丽的颜色》就是一部优秀的自传作品。D.李白年轻时曾经“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乘舟西下、出蜀入楚的途中。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像瑰丽。第Ⅱ卷(综合题104分)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2分)(一)名著阅读(3分)9.填空: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当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而且必将照耀。事实证明,这一预言是非常有远见的。(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3题。(12分)回忆我的母亲(节选)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中已经饱尝艰辛,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旅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上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10.填空(4分)。以上三段话出自________同志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回忆性散文。选文前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母亲从三个方面给了作者深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对上面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记叙、议论B.记叙、抒情C.议论、抒情D.抒情、描写12.对选文第3段中划线句“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它从上句对母亲的高度评价过渡到下句对母亲的报答。B.它用设问形式表示强调:我要报答母亲。C.它用反问句,表达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D.它用问句引起作者感情的升华:从报答母亲到尽忠于党和人民。13.文中加点词“创造了”和“创造着”可否换位?为什么?(4分)(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6题。(8分)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莫言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选自《杂文选刊》2013.4有删改)14.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2分)15.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4分)16.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分)(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7—19题。(9分)鲁迅自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
本文标题:四川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1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