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上海市普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201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一、文言文(共30分)(一)默写(10分)1.乌纱掷去不为官,。(《予告归里》)2.,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3.无意苦争春,。(《卜算子咏梅》)4.,匹马戍梁州。(《诉衷情》)5.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到天凉好个秋。6.“层楼”的意思是(2分)7.下列对这首词中相关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少年“爱上层楼”是为赋新词,寻觅愁绪。B.“识尽”概括了词作者半生的艰辛历程。C.“欲说还休”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深沉厚重的愁苦。D.此词上、下阙里的“愁”,含义相同。(三)阅读下文,完成7-9题(6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本文选自《》,它与《》、《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二段列举历史上明君贤臣的事例,论证了人才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B.第一、二段使用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强大力量。C.第三段通过举例论证,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入手,论证经受磨难的必要。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作者层层论证得出的结论。(四)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0分)太宗论盗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举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11.解释加点字(4分)⑴民之所以为.盗者为:⑵举.用廉吏举: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项是(2分)A.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停止做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停止他们。B.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C.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停止做盗贼,或者用严厉的刑法来停止他们。D.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或者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13.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的措施是(用原文回答)(2分)14.从“太宗论盗”这件事中,看出他怎样的理政思想(2分)二、现代文(共2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2分)火车上的故事梅子涵①1983年的时候我是助教,出去开会只能坐火车硬卧,不能乘飞机。可是1983年的时候想买卧铺票很难,我只好上车补。火车刚离开上海,我已经站在补票的车厢排队。那是七月,火车上没有空调,所有的车窗都开着,但是所有的夏天炎热还是都在车厢里。广播里说,要过了无锡才能补票。我安心地站着等。我的前面是一个抱孩子的年轻女人,旁边还有一个大箱子。孩子总在她怀里动,还挣扎和哭,女人为难地一会儿离开队伍,一会儿又回来。我对她说:“你就站在旁边吧,等会儿我帮你一起补票。”女人感激地说:“谢谢你,真谢谢你。”女人告诉我,她是去大连探亲,爱人在海军,在沈阳转车。②这是一次到沈阳的车,我也是在沈阳转车。③补到卧铺票,已经是深夜,我帮女人拎着箱子朝卧铺走去。卧铺早已安静地睡去,灯全熄灭。我帮女人拎着箱子摸黑地走进来时,心里只觉得那些睡着的人多幸福!我用自己天生的好视力寻找着卧铺号,我是中铺,她是隔壁一间的上铺,我让她和孩子睡在我的中铺上,我到隔壁的上铺躺下了。我离开她时,她对着我,也是对着黑很轻声地说:“谢谢你,真谢谢你!”我躺在上铺,没一会儿就睡着了。④早晨醒来,车厢里已经被七月太阳照满,我看见女人坐在铺上和孩子玩,我刷了牙洗了脸,就去餐车吃面条了。⑤火车在符离集停下了。这是一个以烧鸡著名的地方。我想,等回来的时候,要买一只烧鸡带回去。可是还没有等我想更多的,火车已经开动。接着听见的是车站上的一片混乱,脚步声和喊叫声。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⑥我回到卧铺。卧铺里也在混乱。原来,车站打错信号,火车提前四分钟开了。列车长急得跳脚,因为不少人下车买烧鸡,没来不及上车。那个女人抱着孩子,也没上车,她的箱子还在车上。⑦车长不知听谁说的,昨天夜里是我送女人和孩子进卧铺的,于是就让我学雷锋学到底,明天一早到了沈阳先别去吉林,在沈阳逛逛,傍晚五点半他在车站通勤口等我,女人和孩子坐后面的车到沈阳,我陪他一起把箱子交给女人。我一口答应了。车长说,到吉林的票,他会帮我解决,一定有座位的!⑧我早晨五点半到沈阳,一直逛到傍晚,傍晚五点半和车长在通勤口碰头,女人抱着孩子来了。车长把箱子放在女人面前,女人激动地和我拥抱,那是1983年,中国的普通男女,还不会这样的拥抱,但是她拥抱了我!⑨我乘半夜的车去吉林。车长帮我买的票没有座位,他说,“真抱歉,没有座了,你以后再到沈阳来一定找我,我姓张!”我昏昏欲睡地站着,列车驶过黑夜,我没有一点埋怨,很像雷锋。故事结束。⑩又是夏天,1984年了,我在大连开完会,陪着陈伯吹先生先到沈阳,再回上海。辽宁作协没有给我们票,只是告诉我们,上车后姓陈的列车长会为我们办好卧铺票。⑪上车后才知道陈车长今天根本不当班。我急得发昏!因为陈伯吹先生年纪大了。我让陈伯吹先生先坐在卧铺,我站在过道上等。其实我也不清楚等什么。这时我没有雷锋感觉。⑫结果我等到了张车长!⑬他从过道那一头走来。我大声喊:“张车长!”我的眼泪想出来。我说:“张车长,你还记得我吗?”⑭他看看我:“你就是那个学雷锋...的大学老师!”⑮张车长为我们补了票。他说,“今天如果没有卧铺了,我就让你们睡到列车员的车厢去!”⑯第二个故事也结束。⑰哪怕车厢的灯全熄了,还是会有人看见你,我送女人和孩子进卧铺就被黑暗里的人看见了。如果你“学过雷锋”,那么你会等到“张车长”。15.请概括第一个故事中“我”学雷锋的几个举动:(4分)⑴----⑵换铺位----⑶16.第⑭段的画线句中强掉“学雷锋的”的这一定语作用是。(2分)17.文章中第二个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二个故事在情节上是第一个故事的延续。B.表明在社会上“学雷锋”的人不止我一个。C.表现“我”学雷锋的行为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表现了社会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18.第⑰段画线句,若改为“因为你‘学过雷锋’,所以你会等到‘张车长’。”你觉得哪句更好?请说说理由。(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13分)①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②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③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dàngyàng,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④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⑤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⑥罗布泊消失了。19.看拼音写汉字:dàngyàng(2分)20.请概括罗布泊消亡的过程:(6分)⑴⑵⑶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沙漠迅速推进。⑷21.请联系第⑤段画线句,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22.对第⑥段独句成段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突出强调罗布泊经过河流改道、人口迁移等原因最终消失的过程。B.表达了作者因人类盲目的行为造成罗布泊消失的强烈的遗憾、谴责之情。C.突出强调因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造成了罗布泊的消失的后果。D.在结构上与第①段形成首尾呼应。三、综合运用(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3-24题(5分)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之辰。下元日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这天道教会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在民间,下元节这天大多数人家会准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在农村,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23.材料分别从“下元节”的、和三个角度给我们介绍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3分)24.除了“下元节”,我们还有“上元节”、“中元节”,正月十五日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请写出一句与“上元节”或者与“月亮”有关的诗句:,。(2分)四、作文(40分)25.题目:花开有时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201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参考答案命题人:康健审题人:陈婷一、文言文(共30分)(一)默写(10分)(每句2分,错1字1分,扣完为止)1.囊橐萧萧两袖寒2.绿阴不减来时路3.一任群芳妒4.当年万里觅封侯5.赢得生前身后名(二)诗词(4分)6.高楼(2分)7.D(2分)(三)课内文言文(6分)8.孟子(1分)论语(1分)9.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2分)10.C(2分)(四)课外文言文(10分)11.(1)做(2分)(2)选拔,推举(2分)12.B(2分)13.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举用廉吏(2分)14.以民为本(或者治理政治要站在百姓的立场思考,以民为本)(2分)二、现代文(25分)(一)12分15.⑴补车票;⑵换铺位;⑶还箱子(4分,每空2分)16.“学雷锋的”表现了“我”当年不计个人得失帮助抱孩子的年轻女人的行为给张车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分),体现了张车长对”我”助人行为的铭记和赞扬之情(1分)17.C(3分)18.原句好(1分)。原句用“如果﹍那么”(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联系上下句,表明:你在别人困难时乐于助人,那么更多的人会收到感染和影响,在你急难时也可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若将关联词语改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则变成必然,与事实可能不符。(2分)(二)13分19.荡漾(2分)20.⑴人们盲目开发水资源,使塔里木河急剧萎缩,河道干涸。⑵罗布泊断水,成了死湖、干湖。⑷罗布泊迅速沙化,最终消失(6分,每空2分)。21
本文标题:上海市普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1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