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N-14Fe-56Cu-64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答案)1、某化学反应其ΔH=-125kJ/mol,∆S=-81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论其水溶液浓度大小,都能完全电离C.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3、常温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CO32-、K+、Cl-、Na+B.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1的溶液中:NO3-、Mg2+、Na+、SO42-C.在c(OH-)/c(H+)=1×1012的溶液中:NH4+、Fe3+、Cl-、NO3-D.Kw/C(H+)=10-10mol·L-1的溶液中:Na+、HCO3-、Cl-、K+4、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kJ/mol;CO(g)+12O2(g)===CO2(g)△H=-282.9kJ/mol。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的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B.1∶2C.1∶1D.2∶35、下列事实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A.加入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B.将FeS2矿石粉碎更有利于焙烧制备SO2气体C.对于反应2HI(g)H2(g)+I2(g),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压缩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D.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6.在25℃时向VmLpH=m的HNO3中,滴加pH=n的KOH溶液10VmL时,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的K+的物质的量,则m+n的值为()A.13B.14C.15D.无法确定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④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速率加快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⑥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1个B.2个C.3个D.4个8、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C.改变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9、利用反应:2NO(g)+2CO(g)2CO2(g)+N2(g)△H=-746.8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10、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②KNO3溶液③水④CH3COONa固体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11、如图为氟利昂(如CFCl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C-Cl键B.过程Ⅱ可表示为O3+Cl•C=ClO•+O2C.过程Ⅲ中O•+O•=O2是吸热过程D.图示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12、T℃时,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0C.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mol·L-1·min-1D.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13、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经2min后达到平衡。NH3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5V正O2===4V逆NOB.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NO表示是0.3mol·L-1·min-1C.由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可判定达到平衡D.由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可判定达到平衡14、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醋酸,下列各项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A.B.C.D.c(H+)·c(CH3COO-)1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xC(g)+2D(g),在2L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2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2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B的转化率均是20%B.x=3C.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2.8molD.平衡时气体压强比原来减小16、25℃时,下列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17、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18、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B.若投料比n(H2):n(CO2)=4:1,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约为5.88%C.250℃,催化剂对CO2转化率影响最大D.当温度高于25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19、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A和1molB,发生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03mol/(L·s)t/s05152535n(A)/mol1.00.850.81O.800.80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C,达到平衡时,C的分解率大于80%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molA.0.2molB和1.0molC反应达到平衡前反应速率V(正)V(逆)20、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X(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I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B.图Ⅱ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相比,平衡状态甲的反应物转化率低C.图Ⅱ中,t时间是增大了压强D.图Ⅲ是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乙温度高于甲21、由表格中电离常数可以判断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A.NaClO+NaHCO3═HClO+Na2CO3B.NaClO+CO2+H2O═HClO+NaHCO3C.2NaClO+CO2+H2O═2HClO+Na2CO3D.2HClO+Na2CO3═2NaClO+CO2+H2O22、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弱酸HClO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K=3.2×10-8Ki1=4.3×10-7Ki2=4.7.×10-11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550.15523、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A(g)+nB(g)pC(g),平衡时A的浓度等于0.5mol·L-1,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0.3mol·L-1,则化学计量数m+npB.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则CO2的体积分数不变能作为平衡判定依据C.对于反应A(g)+B(g)2C(g),起始冲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n%,此时给体系加压,则A的体积分数不变D.2NO(g)+2CO(g)N2+2CO2在常温下能够进行,则反应的△H0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25、(10分)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点的Kw间的关系是(2)若从A点到D点,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加入少量盐酸c.加入少量NaOH固体(3)B点对应温度条件下,某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D3550.250.220E点对应温度下,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4)B点对应温度下,若100体积PH1=a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溶液的PH1与该强碱溶液的PH2之间的关系PH1+PH2═26、(10分)常温下,有下列五种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①稀释到原来的10倍后的溶液pH③溶液的pH(填“>”或“=”或“<”,下同),①和④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①④(2)在相同温度时100mL②的溶液与10mL①的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电离程度C.水电离出的c(H+)D.CH3COOH的物质的量(3)用水稀释⑤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填字母)。A.C(OH-)/C(NH3·H2O)B.C(NH3·H2O)/C(OH-)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4)联氨(N2H4)溶于水显碱性,其原理与氨相似,但其碱性不如氨强,写出其溶于水呈碱性的离子方程式:。27、(8分)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的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之一。①C(s)+O2(g)=CO2(g)ΔH=-393.5kJ·mol-1②CO(g)+21O2(g)=CO2(g)ΔH=-283.0kJ·mol-1③H2(g)+21O2(g)=H2O(g)ΔH=-241.8kJ·mol-1(1)则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升高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CO可以与H2O(g)进一步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数据进行投料,在800℃时达到平衡状态,K=1.0。①②③④
本文标题: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6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