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试题1.化学与生活和化工、能源、材料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水性高分子、医用生物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均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B.通过干馏,可以将煤中含有的苯等芳香烃从煤中分离出来C.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均属于新能源D.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涤纶【答案】B【解析】【详解】A.吸水性高分子、医用生物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均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A正确;B.煤中不含苯、甲苯等物质,煤通过干馏可发生化学变化生成苯、甲苯等芳香烃,故B错误;C.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均属于新能源,C正确;D.蚕丝属于蛋白质,灼烧后有烧焦的羽毛气味,涤纶灼烧有刺鼻气味,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2.EPA、DHA均为不饱和羧酸,是鱼油的水解产物之一,1mol分子式为C67H96O6的鱼油完全水解后,生成1mol甘油(C3H8O3)、1molEPA和2molDHA,EPA、DHA的分子式分别为A.C20H30O2、C22H32O2B.C22H32O2、C20H30O2C.C22H30O2、C20H30O2D.C20H30O2、C22H30O2【答案】A【解析】【详解】1mol分子式为C67H96O6的鱼油完全水解后,生成1mol甘油(C3H8O3)、1molEPA和2molDHA,即C67H96O6+3H2O→C3H8O3+EPA+2DH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四个选项中的分子式带入方程式,只有A满足;综上所述,本题选A。3.将固体NH4Br置于2.0L的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NH4Br(s)NH3(g)+HBr(g)2HBr(g)Br2(g)+H2(g)2min后,测得H2为1mol,HBr为8mol,则上述反应中生成NH3的速率为()A.0.5mol·(L·min)-1B.2mol·(L·min)-1C.2.5mol·(L·min)-1D.5mol·(L·min)-1【答案】C【解析】【分析】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溴化氢又有一部分分解,故剩余的溴化氢的量为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溴化氢的量减去分解的溴化氢的量,据此分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浓度=1/2=0.5mol/L,据此计算分解的溴化氢的浓度;【详解】此题为连锁反应,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溴化氢又有一部分分解,故剩余的溴化氢的量为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溴化氢的量减去分解的溴化氢的量,即c剩余(HBr)=c生成(HBr)-c分解(HBr);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浓度=1/2=0.5mol/L,则c分解(HBr)=1mol/L;HBr的物质的量为8mol,c剩余(HBr)=8/2=4mol/L;则c生成(HBr)=c分解(HBr)+c剩余(HBr)=1mol/L+4mol/L=5mol/L;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浓度与溴化氢浓度相等,则2min后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的浓度为:c(NH3)=c生成(HBr)=5mol/L,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5/2==2.5mol/(L•min);C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4.是一种有机烯醚,可以用烃A通过下列路线制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分子式为C4H4OB.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2CH3C.A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卤代、水解、消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键线式的特点,分子式为C4H6O,故错误;B、根据目标产物碳链特点,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故错误;C、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D、发生的反应类型为加成、水解(取代)、取代,故错误。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合成等知识。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A向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油脂已经完全皂化B淀粉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适量氨水使溶液为碱性,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有光亮的银镜生成淀粉已经水解完全C在2mL0.1mol/L的CuSO4溶液中滴加6滴0.1mol/LNaOH溶液,配制成新制氢氧化铜。向其中加入麦芽糖溶液,加热,无红色沉淀生成。麦芽糖为非还原性糖D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浓硝酸,微热产生亮黄色沉淀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根据溶液的碱性判断油脂是否完全皂化,故A错误;B.淀粉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适量氨水使溶液为碱性,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有光亮的银镜生成,只能证明淀粉已经水解产生含有醛基的物质,无法证明水解完全,故B错误;C.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在碱性环境下具有弱氧化性,因此滴6滴0.1mol/LNaOH溶液,NaOH明显不足,则不能检验麦芽糖中醛基的存在,故C错误;D.鸡蛋清属于蛋白质,其溶液中滴加浓硝酸,微热产生亮黄色沉淀,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点睛】针对选项B,淀粉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如果溶液不变蓝,淀粉全部水解;然后再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适量氢氧化钠使溶液为碱性,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有光亮的银镜生成,证明淀粉已经水解产生含有醛基的物质。6.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反应至6min时,c(H2O2)=0.3mol/LB.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C.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D.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答案】A【解析】【详解】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由表可知,反应进行至6min时,生成n(O2)=22.4×10-3/22.4=0.001mol,则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O2)=0.002/(0.01×6)=3.3×10-2mol/(L·min),此时c(H2O2)=(0.4×10×10-3-2×10-3)/(10×10-3)=0.2mol/L,则有50%的H2O2被分解;随着反应进行,c(H2O2)降低,因此6~10min内反应速率小于3.3×10-2mol/(L·min);A错误,B、C、D均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丁醇、正丁烷、2-甲基丙烷、丙烷的沸点逐渐降低B.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随碳原子数递增,等质量完全燃烧耗氧量增加C.酯A的分子式为C9H18O2,酸性条件下A水解生成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则A的可能结构最多有1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下同)D.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有苯环和氨基(-NH2)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14种【答案】B【解析】【详解】A.对于烷烃来讲,相对分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因此沸点:正丁烷2-甲基丙烷丙烷;因为有氢键的存在,同碳数醇的沸点高于同碳数的烷烃,所以沸点:正丁醇正丁烷2-甲基丙烷丙烷,故A正确;B.对于烷烃来讲,随碳原子数递增,等质量完全燃烧耗氧量减小;对于单烯烃来讲,随碳原子数递增,等质量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对于单炔烃来讲,,随碳原子数递增,等质量完全燃烧耗氧量增加;故B错误;C.根据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158+18)/2=88),即C9H18O2+H2O→B+C,由此可推出B、C分别为一元酸或一元醇,一元酸的分子式为C4H8O2,结构有2种,一元醇的分子式为C5H12O,结构有8种,B和C形成的酯有16种,故C正确;D.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除苯环外,侧链可以为-CH2-CH2-NH2或-CH(CH3)-NH2,各有1种结构;当侧链有2个,且分别为-CH2-NH2和-CH3,结构有3种;当侧链有3个,且分别为-NH2、-CH3和-CH3,结构有6种;当侧链有2个,且分别为-NH2、-CH2-CH3,结构有3种;共计有14种;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定方法:如果支链没有其它结构,则一个支链,结构为1种;两个支链,有2种;三个支链:3个都相同,结构有3种,2个相同,结构有6种,3个完全不一样,结构有10种。8.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小于100%B.CH4+CO2→CH3COOH过程中,CH4分子中所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答案】C【解析】【详解】A项,CO2与CH4反应只生成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项错误;B项,由图可知,CH4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C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个新的共价键,有1个C―H键发生断裂,故B项错误;C项,①的能量高于②,故①→②放出能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形成了C―C键,故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活化能,不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9.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s)+H2O(g)==CO(g)+H2(g)ΔH1=akJ·mol−1②CO(g)+H2O(g)==CO2(g)+H2(g)ΔH2=bkJ·mol−1③CO2(g)+3H2(g)==CH3OH(g)+H2O(g)ΔH3=ckJ·mol−1④2CH3OH(g)==CH3OCH3(g)+H2O(g)ΔH4=dkJ·mol−1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CH3OCH3(g)+H2O(l)的ΔH=kJ·mol−1D.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ΔH=(2b+2c+d)kJ·mol−1【答案】C【解析】A.反应①、②的生成物CO2和H2是反应③的反应物,A正确;B.反应③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变废为宝,B正确;C.4个反应中,水全是气态,没有给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焓变,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把反应②③④三个反应按(②+③)2+④可得该反应对应的焓变,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以合成新能源二甲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简单化工流程的反应原理、能量的转化关系、化学反应焓变的概念、盖斯定律的运用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同时关注了节能减排、工业三废资源化处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注意盖斯定律在计算反应热中的应用。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57.3kJ·mol-1B.500℃、30MPa下,N2(g)+3H2(g)2NH3(g)ΔH=-92.4kJ·mol-1将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46.2kJC.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6kJ·mol-1,则2H2O(g)===2H2(g)+O2(g)ΔH=+572kJ·mol-1D.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1【答案】D【解析】【分析】A.弱酸电离过程要吸收部分热量;B.氮气和氢气的量比反应前成比例减小过程,相当于减压过程,平衡向左移动;C.燃烧热
本文标题: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6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