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57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7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的原因是蛋白质变性B.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C.“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D.麦芽汁(含麦芽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能得到不含酒精的鲜啤酒【答案】D【解析】【详解】A、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的原因是蛋白质变性,故A正确;B、天然气(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B正确;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可生成肥皂,故C正确;D、麦芽汁(含麦芽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得到的鲜啤酒中含酒精,故D错误。选D。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分类组合纯净物碱盐碱性氧化物A碱石灰氢氧化钡苏打氧化铝BH2O2纯碱小苏打氧化镁C水煤气NH3·H2O苛性钠氧化钙D五水硫酸铜氢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钠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B.纯碱是Na2CO3,属于盐,不是碱,B错误;C.水煤气是CO和H2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C错误;D.五水硫酸铜是纯净物,氢氧化钠是碱,碱式碳酸铜属于盐,物质分类合理,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3.NA表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ND3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5NAB.电解2mol·L-1的NaCl溶液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100mL含Al3+为0.4NA的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1D.常温常压下,7.8g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3NA【答案】A【解析】【详解】A、1个ND3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标准状况下11.2LND3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1.21022.4/ALNLmol5NA,故A正确;B.电解2mol·L-1的NaCl溶液转移的电子数目不确定,故B错误;C.Al2(SO4)3溶液中Al3+水解,100mL含Al3+为0.4NA的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2.0mol·L-1,故C错误;D.苯分子不含碳碳双键,常温常压下,7.8g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故D错误。答案选A。4.某实验室需要1.0mol/L的碳酸钠溶液450mL,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称取该碳酸钠晶体128.7gB.取100mL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mL水,所得溶液浓度为0.5mol/L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答案】C【解析】【分析】需用500mL容量瓶配制该溶液,根据mcvM计算需要碳酸钠晶体质量;100mL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m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200mL;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若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详解】=1.0?/0.5286/mcvMmolLLmolL143.0g,故A错误;100mL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m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200mL,所以溶液浓度不是0.5mol/L,故B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C正确;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若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误差分析时,注意从c=nv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若n偏大则c偏高,若v偏高则c偏低。5.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径为1.3×10-9m的“钴钛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向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能形成带电的胶体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与胶体【答案】B【解析】【分析】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发生聚沉,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详解】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直径为1.3×10-9m的“钴钛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正确;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向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能形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故B错误;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发生聚沉,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所以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故C正确;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与胶体,故D正确。6.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该物质结构不对称,共有8种位置的H原子,则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故A错误;B.环状结构中含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故B错误;C.丁基苯的分子式为C10H14,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含C=C,能发生加成、氧化,含甲基,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则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别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为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分液漏斗分离环己烷和水的混合液体B.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C.分馏石油时,温度计的末端必须插入液面下D.配制新制Cu(OH)2溶液时,在2mL10%CuSO4溶液中滴入几滴2%NaOH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A、分液漏斗分离能分层的物质;B、氨水不能和银反应;C、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D、配制新制Cu(OH)2溶液时,应使碱液氢氧化钠过量。【详解】A.环己烷和水互不反应,分上下两层,用分液漏斗分离环己烷和水的混合液体,故A正确;B.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故B错误;C.分馏石油时,温度计的末端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C错误;D.配制新制Cu(OH)2溶液时,应使碱液氢氧化钠过量,故D错误。故选A。8.能在K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CH3ClB.(CH3)3CCH2Cl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CH3Cl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B.(CH3)3CCH2Cl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D.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正确;答案为D。【考点定位】考查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原理【名师点晴】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则与-Cl(或-Br)相连C的邻位C上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反之可发生消去反应,以此来解答。9.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2CO3溶于水:Na2CO3===Na22++CO32-B.Al(OH)3酸式电离:Al(OH)3===AlO2-+H2O+H+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D.NaHSO4加热熔化:NaHSO4===Na++HSO4-【答案】D【解析】【详解】A.Na2CO3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Na2CO3=2Na++CO32-,故A错误;B.Al(OH)3酸式电离,电离方程式:Al(OH)3⇌H++AlO2-+H2O,故B错误;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的方程式为:HS-⇌S2-+H+,故C错误;D.NaHSO4加热熔化发生电离:NaHSO4=Na++HSO42-,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熟悉电解质的强弱,是否存在电离平衡是解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B,要注意与氢氧化铝的碱式电离区分开来。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B.c(H+)/c(OH-)=1×10-12的溶液中:K+、Na+、CO32-、NO3-C.c(Fe2+)=1mol·L-1的溶液中:K+、NH4+、MnO4-、SO42-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4+、SO42-、HCO3-【答案】B【解析】【详解】A、Fe3+与SCN-生成Fe(SCN)3,且铁离子为有色离子,故A错误;B.c(H+)/c(OH-)=1×10-12的溶液中c(H+)=1×10-13,溶液呈碱性,K+、Na+、CO32-、NO3-不反应,可以共存,故B正确;C.c(Fe2+)=1mol·L-1的溶液中:Fe2+与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MnO4-不能共存,故C错误;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呈酸性,HC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习题中隐含信息的挖掘是解答的关键,并根据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来解答,本题的难点是B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及A中Fe3+与SCN-生成络离子。11.人们常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如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左下图表示。右下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则B表示A.离子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D.三者都可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时交集;离子反应与置换反应是交集;氧化还原反应包含置换反应,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1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2H+=H2O+CO2↑D.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42-=BaSO4↓+2H2O【答案】D【解析】A项,铁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2Fe2++H2↑,故A错误;B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铜,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气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2Na++Cu(OH)2↓+H2↑,故B错误;C项,NaHCO3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C错误;D项,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则Ba(OH)2与NaHSO4按1: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D正确。13.已知某些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如下表所示:甲醇1-丙醇1-戊醇1-庚醇醇X6597.4138176117则醇X可能是()A.乙醇B.丁醇C.己醇D.辛醇【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详解】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醇X的沸点高于1-丙醇、低于1-戊醇,所以醇X可能是丁醇,故选B。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蔗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B.硫酸铵和乙酸铅均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乙炔和乙醛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D.淀粉和油脂都是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A.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错误;B.硫酸铵不是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故B错误;C.乙炔含有碳碳三键,可生成聚乙炔,乙醛含有C=O键,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D.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0以上,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C。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甲酸共有四个同分异构体(含苯环且包括苯甲酸)B.相同条件下的沸点:乙二醇>乙醇>
本文标题: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7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