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SN-T 0801.23-2002 进出口动植物油及油脂溶剂残留量检验方法
进出口动植物油及油脂溶剂残留量检验方法Animalandvegetableoilsandfatsforimportandexport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residualsolventscontentSN/T0801.23—2002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有关要求编写。本标准是该类商品系列标准之一。检验方法是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采用对温度、时间、进样量等参数可严格控制的顶空进样装置和能将油品中挥发性组分(如香气等)与残留溶剂定量分离的毛细管色谱系统,使检验方法适用于进出口食用植物油的实际情况。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祖惠、徐喜凤。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食用植物油中残留溶剂含量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浸出法提取的各种食用植物油中以碳六烷烃为主体的烃类溶剂残留量的检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N/T0800.1—1999进出口粮油饲料检验抽样和制样方法3定义 本标准使用下列定义。3.1残留溶剂residualsolvent 浸出法提取所得植物油的毛油经精炼后仍然残留在成品中的提取溶剂称为残留溶剂。3.2基体植物油matrixvegetableoil 和被检测样品同品种的无残留溶剂的植物油。如经过脱臭脱色等精炼工序得到的精制植物油;或将浸出油在实验室条件下经加热超声波脱气,或加热通入高纯干燥氮气吹赶至残留溶剂消失所得到的植物油等。4抽样和制样 按SN/T0800.1执行。5测定方法5.1方法原理 将被检测的食用植物油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规定的温度下,植物油中存在的挥发性残留溶剂扩散到液面上的气相中,经过一定时间,达到气相/液相间分配浓度的动态平衡。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上层气相中残留溶剂的含量,并与在同一操作条件下已知残留溶剂含量的食用植物油标准样品测定结果相比较,即可计算被检测样品中残留溶剂的实际含量。5.2试剂5.2.1正己烷:分析纯。5.2.2工业己烷:一级品,或已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的回收溶剂,主成分正己烷含量不低于50%。5.2.3六号提取溶剂油:工业一级品,或已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的回收溶剂,主成分碳六烷烃的总含量不低于70%。5.2.4基体植物油:和被检验样品同一品种,制备方法参见3.2。5.2.5残留溶剂标准储备液:1000mg/kg。 配制方法:加入约80g基体植物油于100mL容量瓶中,准确称取其质量(精确到0.0001g,以下同),再加入被检测样品中所使用的同种提取溶剂0.09g,稍稍摇动使溶剂层消失后再加入基体植物油至总量90.00g,塞上玻塞,充分振摇混匀,该植物油此时含提取溶剂为1000mg/kg。 该标准储备液配制后,以1g或2g的份量灌注于医用针剂安瓿瓶中,将瓶端烧封后低温冷藏。注明添加溶剂和基体植物油名称、标准值和配制日期。 注:目前国内外只采用工业己烷和六号提取溶剂油这两种提取溶剂,其组成参见附录A中图A1,国内基本采用六号提取溶剂油,如样品来源未知,可预先色谱定性,以确定何种提取溶剂。5.3仪器、设备5.3.1气相色谱仪:配备毛细管柱分流/不分流进样系统,FID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5.3.2毛细管柱:固定液为非极性,通常是甲基硅油或含苯基5%以下的甲基硅油,长度30m,内径0.32mm,膜厚1μm。5.3.3顶空进样器:样品瓶加热温度和热平衡时间可调,配备六通进样阀、1mL定量管,顶空气传输气路具加热保温功能。5.3.4顶空钳口瓶:容量20mL,配备20mm铝质钳口盖,硅橡胶密封垫,手动封盖器等。5.3.5医用注射器:2~5mL,配备7#以上粗针头。5.3.6容量瓶:100mL。5.3.7称量瓶:20mL。5.3.8医用安瓿瓶:1mL,2mL。5.3.9砂轮片:切割安瓿瓶用。5.3.10酒精喷灯:安瓿瓶封口用。5.4分析步骤5.4.1样品处理5.4.1.1被检测样品 用医用注射器移取试样,置于20mL钳口瓶,准确称取5g(精确到0.0001g),放上硅橡胶密封垫和铝质钳口盖,用手动封盖器密封之。一式两份。保持直立放置。5.4.1.2工作标准样品 根据试样中预计的残留溶剂含量水平,分别称取相应的残留溶剂标准储备液和基体植物油于20mL钳口瓶,使总量达到5g(准确到0.0001g)放上硅橡胶密封垫和铝质钳口盖,用手动封盖器密封之。一式两份。封盖后,将钳口瓶直立放置,并在水平桌面上作快速的圆周运动,促使储备液和基体油(实为稀释剂)充分混合而形成工作标准溶液,其残留溶剂的含量按式(1)计算:Cs=1000m1/(m1+m2)…………………………(1)式中:Cs——标准样品中残留溶剂的含量,mg/kg; m1——标准储备液质量,g; m2——基体植物油质量,g; 1000——标准储备液中残留溶剂的含量,mg/kg。 注:钳口瓶中注入试样或标准物后,只能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强烈振摇,防止内容物沾污瓶盖,污染顶空进样器内气路系统的充气取样针。万一沾污后,应弃去该瓶,重新配制。5.4.2测定5.4.2.1操作条件 a)色谱柱:参见5.3.2。 b)气相色谱仪部分: 载气:N2,柱前压60kPa,柱流量约2mL/min,尾吹28mL/min,分流60mL/min。 氢气和空气:按仪器说明书规定设置流速。 温度:进样口150℃,检测器200℃,柱炉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6min,升温速率20℃/min,最终温度150℃,保持2min。 FID输出信号采集时间:6min。 c)顶空进样器部分: 载气:和气相色谱仪同一气源;流速在传输气路终端针头处检测约25mL/min左右。 顶空钳口瓶充气压:125kPa。 顶空钳口瓶加热温度:80℃,平衡时间:30min。 定量管温度:100℃。 传输气路温度:100℃。 顶空钳口瓶充气增压时间:0.13min。 顶空钳口瓶向定量管充气时间:0.15min。 定量管平衡时间:0.15min。 六通进样阀进样时间:1min。 被检测样品或工作标准样品的用量:5g。5.4.2.2顶空色谱法测定 将5.4.1.1和5.4.1.2中称取的双份试样样1、样2和双份标样标1、标2,按标1、样1、样2、标2顺序进行顶空色谱分析,获得被测溶剂各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计算标1和标2的峰面积之和的平均值。6结果计算 按式(2)计算试样中残留溶剂的含量:………………………………(2)式中:Ci——试样中残留溶剂的含量,mg/kg; Ai——试样中残留溶剂各组分的峰面积之和; As——两份标样中残留溶剂各组分的峰面积之和的平均值; Cs——工作标准样品中残留溶剂的含量,mg/kg。7测定低限、精密度和回收率7.1测定低限 本方法的测定低限为0.1mg/kg。7.2精密度 本方法对9mg/kg、90mg/kg、900mg/kg三个浓度水平的样品经七个实验室协同试验,得到的精密度数据见表1。表1方法精密度数据7.3回收率 本标准对9mg/kg、90mg/kg、900mg/kg三个浓度水平的样品经七个实验室协同试验,得到的回收率数据见表2。表2方法的回收率数据附录A(提示的附录)食用植物油中残留溶剂各组分的顶空色谱分离示例示例见图A1。1—2-甲基丁烷;2—正戊烷;3—2,2-二甲基丁烷;4*—2-甲基戊烷;5*—3-甲基戊烷;6*—正己烷;7—2,2,3-三甲基丁烷;8—2,2,3-三甲基丁烷;9*—甲基环戊烷;10—3,3-二甲基戊烷;11—2-甲基己烷;12—2,3-二甲基戊烷;13—3-甲基己烷;14—3-乙基戊烷;15—1,2-二甲基环戊烷;16—正庚烷图A1使用六号溶剂提取的食用植物油顶空色谱分离图注:使用工业己烷提取的食用植物油,其残留溶剂组分见图A1中的打“*”的色谱峰,可见本方法分离六号溶剂的条件完全满足工业己烷。故在此不展示工业己烷的顶空色谱分离图。平均值mg/kg相对标准偏差%相对允许差%重复性σr/m再现性σR/m重复性r/m再现性R/m8.811.592.744.437.7288.062.592.677.267.47897.52.893.378.089.43浓度水平mg/kg回收率范围993.1%~101.6%9095.2%~101.8%90095.8%~104.4%
本文标题:SN-T 0801.23-2002 进出口动植物油及油脂溶剂残留量检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1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