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懂得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2)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3)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分析,运用数学计算方法处理相关物质之间的量的问题,形成学科间相通的思维方式。3.情感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2.难点:理解物质之间量的关系。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品:教材、导航、小黑板、练习本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引课【提问并板演在黑板右侧】1.氧气的表示方法求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氢气的表示方法求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3.两个氢分子的表示方法求两个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4.水的表示方法求水的相对分子质量5.两个水分子的表示方法求两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思考、回答、判断质疑、纠正回忆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的求法,为新课中求物质的量扫清障碍,做好知识铺垫。6.水通电分解的表示方法该化学方程式为我们提供哪些信息?【引导纠错解释】【讲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如何通过这种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学生笔答、板答、口答(三)讲授新课【小黑板】例1通过电解水制得纯净的氢气可用于电子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现电解3.6kg水,能制得多少千克氢气?【引导并板书】求什么(设)根据什么求(写方程式)物质间量的关系(标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如何求出X(列比例式、求解)计算题还要有答(写答)【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题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注意事项:计算格式(设、方、标、比、解、答);单位;计算准确;数位保留;方程式配平。【追问】同时可得多少千克氧气?引导学生能根据化学方程式求,也能直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规范计算格式。思考、回答、理解学生笔答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会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懂得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四)课堂练习【小黑板】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16g氧气,实验员至少要准备高锰酸钾多少克?笔答、板答个人对照板答查找相互的问题小组讨论查找问题并纠正巩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和理解物质之间量的关系。(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答学习主题是什么,重点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要牢记。),师生一起总结题型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注意事项总结、回答、理解、记忆进一步巩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和理解物质之间量的关系。七、板书设计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已知一种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反应物)的质量2.计算时应注意的格式问题3.物质间量的关系,即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八、教学反思《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学生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后,具体感受到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作用的重要一课。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1.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论是引入,还是例题、习题的选择,都创设了具体的真实情景,增强了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2.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观察对比法,让学生首先观察例题的计算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再对比交流,将感知上升为理论。特别是设计了一个辨析与改错环节,更是让学生加深了印象,产生了思想冲击,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本文标题:山东郓城县随官屯镇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8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