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方案
*****混凝土外观质量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日期:目录1.编制依据..............................................02.工程概况..............................................03.砼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04.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04.1.蜂窝.............................................04.2.麻面.............................................14.3.孔洞.............................................15.防治措施..............................................25.1.蜂窝防治.........................................25.2.麻面防治.........................................25.3.孔洞防治.........................................26.缺陷的修补措施........................................27.修补的具体步骤........................................38.修补后的检查..........................................41.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50204-2002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工程概况*****项目位于为了保证工程以后的浇筑质量和混凝土外观,现确定处理方案如下。3.砼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一)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低于同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同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是随意改变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不充分均匀;振捣不均匀;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二)混凝土柱“软顶”现象,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过快,未分层排除水分,到顶层未排除水分并二次浇捣。(三)混凝土的蜂窝、孔洞。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确;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未搅拌均匀,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未分层浇筑,混凝土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四)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筋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或湿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受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4.1.蜂窝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有: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末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末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不。7、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末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4.2.麻面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末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末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4.3.孔洞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隹,末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折,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末进行振捣。3、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5.防治措施5.1.蜂窝防治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作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600mm),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隔1~1.5h沉实后再浇灌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5.2.麻面防治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5.3.孔洞防治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如柱的节点处,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洞口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6.缺陷的修补措施1、麻面问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出无数小凹坑麻点。补救措施:如果混凝土表面作抹面或粉刷,可不作修补。否则,应在麻面部位喷水湿润后,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压,将麻面抹平。2、蜂窝问题: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似的窟窿。补救措施:对小蜂窝冲刷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mm细石混凝土(同标号)仔细填塞捣实.3、孔洞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补救措施:将孔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模板,湿润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7.修补的具体步骤1、混凝土应修凿到完全密实为止,采用目测检查和细铁丝探检,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辨别,使现有混凝土的砂眼、气孔、裂纹全部得以剔除干净,然后清理干净,用清水冲净浮尘及碎屑,外露的钢筋用钢丝刷将钢筋上的水泥浆清除干净.2、混凝土修凿表面应凿毛,修凿部位的形状应尽可能规则。下口宜呈水平面,并做到基本平整,两侧宜尽可能成垂直水平折线,上部可形成外侧稍高,内侧稍低的斜面状,斜面的倾斜角不得大于20度,以利于修补后的混凝土能够很好地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剪切力。3、修补时,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充分密实。对大多数深度较浅较小的孔洞,只能以人工振捣为主,采用小铁棒、新毛竹片认真仔细的插入振捣,并辅以木锤在模板外部适度敲击,既起辅助振捣作用,又可从声音沉闷程度来判别内部混凝土是否已密实.对于较大的孔洞,可采用Φ30小振动棒仔细地进行机械插入振捣。4、修补的混凝土上口应做成斜形簸箕口,簸箕口的上口模板应高出孔洞顶部150mm以上,使孔顶的新筑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压力,确保密实和紧顶。5、混凝土修补浇筑后,表面用铁丝吊挂麻袋(草包)覆盖,然后昼夜充分浇水养护一周以上,使混凝土在潮湿的良好环境下充分养护和膨胀,确保新浇混凝土整件连结共同受力。6、模板和簸箕口的混凝土在浇筑养护一周左右,再进行拆模和仔细凿除,以确保新浇混凝土的牢固和棱角方正。7、对于缺陷较小、面积和深度不大的孔洞、蜂窝,以及限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内的浅表部分修凿的孔洞,采用高强度无收缩水泥砂浆进行嵌填和分层修补。修补后安排专门人员洒水保养,确保粘结牢固。8、上述各项工作应组织技术经验较丰富、工作责任性强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成立专门修补小组进行,确保100%达到修补要求,不得再发生一次较明显的质量缺陷,保证本次修补质量。8.修补后的检查修补一周后的混凝土应从外观上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和验收,检查是否棱角方正、表面平整,并初步判别是否外光内实,是否有轻微的缺陷发生等。并作好书面的纪录。
本文标题: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62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