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题六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一、选择题1.(2018大庆中考)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C)A.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身份制度C.君主立宪制度D.民主共和制度2.(2018咸宁中考)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文件是(D)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3.彼得一世改革中鼓励私人开办企业的目的是(C)A.解放农奴以缓和阶级矛盾B.打击封建贵族地主的势力C.发展经济实力,对外扩张D.对俄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造4.如图是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于2011年2月1日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支成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A)A.俄国农奴制改革B.俄国十月革命C.戈尔巴乔夫改革D.赫鲁晓夫改革5.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去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C)①废藩置县②允许土地买卖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④提倡文明开化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③④6.以下符合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是(D)①派遣留学生②改革教育③翻译西方著作④改进军事装备⑤发展近代工业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③7.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C)A.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加快发展市场经济2C.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D.实现国家工业化8.(2018泰安中考)“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B)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市场经济体制9.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D)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10.(2018潍坊中考)“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B)A.土地改革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11.(2018贵阳中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中,标志着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是(C)A.上海B.广州C.厦门D.海口12.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B)A.土地所有权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革C.乡镇企业的出现D.农民积极性提高13.(2018贵港中考)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A)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改革开放政策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构想14.(2018包头中考)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B)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B.“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15.(2018百色中考)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D)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316.(2015贵阳适考)二十世纪30年代,拥有蓝鹰标志(如图)是美国企业遵守《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象征。当时不能授予“蓝鹰”标志的企业行为是(D)A.缩减工作时间B.稳定产品价格C.提高工人工资D.扩大生产规模17.(2018淄博中考)1990年桓台县2.6万公顷粮田平均单产达到1020公斤,成为长江以北第一个全年粮食亩总产量超过1000公斤的“吨粮县”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B)A.淄博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C.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D.农村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二、非选择题18.(2017贵阳适考)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领导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它们的武装干涉……他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它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二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材料三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领导人感受到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1)材料一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政策:新经济政策。重要意义: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在苏联模式下苏联工业化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列举苏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史实。答:成就: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苏联共建成了六千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电力、机器制造等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史实: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克柏林。(3)材料三中谁对苏联模式首先进行了“医治”?请对他的“医治”结果进行简要评价,并列举对苏联模式进行“医治”时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的史实。4答:赫鲁晓夫。评价: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史实:1991年苏联解体。
本文标题:(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编 热点专题速查篇 专题6 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制度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3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