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专题线索中国的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是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其实质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建成为繁荣昌盛的先进国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840年到1919年。其中心内容是争取国家和民族独立。第二时期,从1919年到1949年。中国的近代化在徘徊艰难前进,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彻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条件。第三时期,从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清除了现代化道路上的根本障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的现代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考点串讲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经济近代化(1)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概况(1)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后期创办民用企业:为了辅助军事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影响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概况(1)从洋务运动到清末: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2)辛亥革命至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实业团体的出现,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掠夺;进行“提倡国货,抵制洋货”的运动,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3)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及国民党发动内战对经济的破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萎缩、崩溃代表人物及贡献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这是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的体现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2.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6—9月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内容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效法西方进行变法图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结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变法失败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时间1911年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2辛亥革命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历程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思想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1915年概况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提倡民主和科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4.教育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后来在各地相继开办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选派留美幼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科举制的废除清政府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5.社会生活近代化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生活的变迁1872年《申报》和1897年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等传媒工具的创办,促进了信息的传播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近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代化1.工业化的起步名称时期概况“一五”计划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三大改造1953—1956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受挫的情况下,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也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3.现代化探索的失败教训“大跃进”以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为表现的“大跃进”运动,严重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各部门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人力、物力大量浪费,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7月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了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历经浩劫,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拉大了中国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重点拓展1.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2.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1)国家独立是富强的前提。(2)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不懈探索精神的民族。(3)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4)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要遵循客观规律。(5)要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勇于探索和创新。
本文标题:(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编 热点专题速查篇 专题2 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精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3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