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十三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真题演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东营真题演练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命题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2016·东营中考节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下列“央网联动·寄语国庆”系列短评,回答问题。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1)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❶(2018·东营区模拟)下面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黄炎培《天安门歌》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考点二新政权的巩固命题角度土地改革、抗美援朝2.(2018·东营中考)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种类1950年1951年1952年粮食132131436916392棉花69.2103.1130.4A.进行了土地改革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2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❷(2019·原创题)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闹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考点三三大改造命题角度三大改造的意义3.(2018·东营中考节选)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都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我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1)据材料一,“一化”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❸(2018·北京中考)如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A.进行土地改革B.实行三大改造3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四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命题角度“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4.(2017·东营中考)宣传报道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与下图类似的报道会出现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❹(2018·泰安中考)“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参考答案1.(1)标志:新中国的成立。理解: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42.A3.(1)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意义: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B【跟踪训练】1.C2.A3.B4.B
本文标题:(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十三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真题演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6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