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四单元第十一课树立防范意识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2.中考预向:历年中考该内容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通常考查以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一些行为来让学生做出判断属于什么行为;简答题通常考查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学以致用1.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异同: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二者在违反社会规范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不良行为是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行为,有些不良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不良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尚不构成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不良行为可能演化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已属违法行为,离犯罪仅有一步之遥。3.违法犯罪的预防: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加强道德与法治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克服、矫正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例题1】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①人一旦违法,必将受刑罚处罚②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维护身体健康④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一般违法与犯罪关系密切,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走向犯罪,所以我们要防微杜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维护身体健康成长,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不会受刑罚处罚,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才会受刑罚处罚。【答案】D【例题2】(2017·百色中考)个别学生从参与校园欺凌事件而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说明()A.欺凌事件属于同学内部小矛盾,不必大惊小怪B.欺凌同学必定会走上犯罪道路2C.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D.欺凌同学属于犯罪行为【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校园欺凌看似小问题,但如不加以控制则会走上违法犯罪的深渊,所以不能认为校园欺凌只是小矛盾,A项错误。校园欺凌如果能及时收手,防微杜渐,及时改正,就不会走上犯罪道路,B、D两项说法过于绝对。【答案】C【例题3】(2015·百色中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初中学生吸烟率达到了6.4%,每10个初中男生就有1人吸烟。而吸烟的同学都认为这是小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①人的堕落往往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②小错一定会转变为大错③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④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吸烟是一种不良行为,但任其发展、不加改正和控制,就有可能发展为严重不良行为,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①③④说法正确。如能将吸烟这种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大错也是可以避免的,②说法过于绝对。【答案】A【例题4】(2016·百色中考改编)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由教育部正式发布。其中,第七条: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第八条: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未成年人吸烟喝酒、吸食注射毒品分别属于什么行为?这两种行为有什么联系?【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及二者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吸烟喝酒属于不良行为,吸食注射毒品属于严重不良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如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答案】未成年人吸烟、喝酒属于不良行为;吸食、注射毒品属于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联系:①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②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易错易混警示★注意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二者在违反社会规范上没有区别,只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不良行为是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尚不构成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考点过关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提醒我们CA.犯错误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不必大惊小怪B.面对错误,我们只能听之任之C.我们应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D.人犯了错改了就行,不必在意是否再犯2.漫画《三句半》给我们的启示有B3①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防范,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②消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其他不必考虑③我们在消费时,不与周围的人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④我们应该做到合理消费,适度消费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八年级学生李某整日沉迷网吧,旷课逃学,夜不归宿,屡教不改。17岁那年他持刀抢劫,致人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这说明BA.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不强B.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不良习气开始的C.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D.未成年人年龄小,经常犯点小错也没什么关系4.下列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是C①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②传播淫秽读物或者音像制品③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④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2018·广州中考)下列未成年人的行为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C①夜不归宿②结伙滋事,扰乱治安③辱骂他人④参与赌博,屡教不改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6.某校15岁学生林某,结识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后,变得无心学习,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旷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后因盗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至此李某仍不思悔改,又因持刀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林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林某的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答:①盗窃财物是一般违法行为;②持刀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是犯罪行为。(2)林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哪些启示?答:①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②我们要加强道德与法治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黄某制造即将发生大地震的谣言,造成人们的恐慌,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业主起诉的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D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2.香港反对派团体“社民连”成员古思尧有过多次侮辱国旗及区旗的案底,2018年3月27日,被裁定3项控罪全部罪成,判监2个月。材料说明侮辱国旗的犯罪行为A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③应受刑罚处罚④触犯刑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3.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禁不止,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实施暴力者被给予严厉的处罚。这告诉我们B①法不可违②未成年人犯罪免予刑事处罚③犯罪是一般违法行为④犯罪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下列属于刑罚主刑的有D①拘留②拘役③管制④罚金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下列关于刑罚主刑和附加刑说法正确的有A①对于一个犯罪,只能适用一种主刑②附加刑是主刑的补充,可和主刑一起适用,也可独立适用③附加刑独立适用时,往往用于较重的犯罪④一个犯罪,不可以适用多种附加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初中生小华将路人陈某拦住实施抢劫,只抢得8毛钱。该案起诉至法院后,法庭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认定小华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这体现的原则是CA.无罪推定原则B.正当防卫原则C.罪刑法定原则D.紧急避险原则7.我国刑法将贩毒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为14岁,充分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BA.刑事违法性B.社会危害性C.刑罚当罚性D.人身危害性8.下列几种关于罪刑法定的说法,正确的是D①刑法是定罪判刑的唯一依据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③公安人员可以给犯罪分子定罪并进行处罚④对犯罪分子定罪和处罚,必须遵守刑法的规定,罪责刑相适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下列行为中属于正当防卫的是AA.杨某将正在持刀抢劫的劫匪打成重伤B.朱某为讨还债务,将借债人王某之子绑架C.张某听说李某要加害于他,便趁李某不备,将李某打残D.牛某无故欺负马某并痛打马某10.公交车司机老张在开车正常行驶时为避让突然跑上路面的小孩急打方向盘,导致公共汽车撞倒了停在路边的几辆电动车,造成电动车不同程度的损害。老张的行为属于C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紧急避险D.犯罪行为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条款表明DA.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要依法严厉惩处B.平时考试作弊都要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C.只有在国家组织的考试中才不能作弊D.在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要受刑罚处罚12.下列选项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要求的是BA.将涉嫌犯罪的人员称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B.如果被告人不能够证明自己无罪,就视为罪名成立C.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D.公诉人负有提出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13.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是DA.公民非依法定程序不受逮捕B.公民非依法定程序不受刑事追究C.公民非依法定程序不受司法审查D.任何人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514.三国时期,刘备在去世前嘱咐自己的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能够从中得到的启示是BA.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区别B.大错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要重视防微杜渐C.只要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就一定发展为犯罪D.有一般违法行为不要紧,只要不犯罪就没有关系15.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下列警言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D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③小洞不补,大洞吃苦④日月欲明,浮云盖之A.②③B.①②C.①④D.①③二、简答题16.初中生李某,经常旷课去网吧,后来上了瘾,为了弄到钱玩游戏,他在学校偷过同学钱物,甚至还在校外偷窃他人电动车一辆,被派出所抓住。李某还结识了张某等一帮社会青年,多次威胁低年级学生并索要钱财。某日,李某因生活小事打同班同学徐某,导致徐某颅内严重出血,瘫痪在床。案发不久后,李某被警方抓获。(1)李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答:不良行为:旷课、偷同学钱物、网络成瘾。严重不良行为:偷窃电动车、纠集他人结伙滋事、多次强行索要他人钱财。犯罪行为:殴打徐某致其颅内严重出血,瘫痪在床。(2)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答:①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②加强道德与法治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克服、矫正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17.“于海明正当防卫案”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018年8月27日,江苏昆山,刘海龙持刀追砍于海明,被反杀身亡。2018年9月1日,于海明的行为被认定为正当防卫,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于海龙不负任何刑事责任。(1)什么是正当防卫?
本文标题:(百色专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 八上 第4单元 第11课 树立防范意识复习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7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