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9年百色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检测(二)·中国近代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历史上曾经有一刻,当中国和英国因两种花木——山茶和罂粟兵戎相见时,世界版图以两株植物的名字重新划分.”材料中的“兵戎相见”指的是(A)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其中“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的事件是(C)A.“亚罗号事件”B.“马神甫事件”C.火烧圆明园D.沙俄侵占北方领土3.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收购.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D)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双方签订了条约.该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的新特点的条款是(B)A.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5.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B)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6.“东方破晓映曙光,南湖龙腾涌激浪.志逐大同指新路,旗擎马列引国航.”这几句诗是为了纪念(D)A.辛亥革命胜利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诞生7.“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认识到国民党要注入新鲜的血液.”由此判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C)A.共产党人愿意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B.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C.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8.“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C)2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9.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D)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0.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C)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重庆谈判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1.“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歌曲,我们会联想到的是(D)A.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C.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了主力决战D.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2.在粉碎日军的“囚笼”围攻中,八路军取得了歼敌4万余人、拔除据点近3000个的辉煌战绩,创造这一鼓舞人心战果的战役是(C)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长沙会战13.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一张地图(如图所示),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A)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14.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段话的是(D)A.洋务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辛亥革命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胜利15.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痛斥下跪请安的礼俗,宣布两广官员在下级晋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同年春,江苏巡抚陈夔龙也通令全省,在废除拜礼的同时,禁止在公札中使用“卑”字.此后,各省纷纷效法,废除跪拜请安礼风行全国.可见当时官场提倡(C)3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废尊卑,求平等D.廉洁勤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请回答:(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2分)答:《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这次探索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答:洋务运动.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3)材料二中“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和“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分别指什么事件?(2分)答: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4)从材料二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3分)答: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学习政治制度学习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请回答:(1)请分别指出材料中两位历史人物的抉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2分)并说明他们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生死抉择?(4分)答:戊戌变法和西安事变.谭嗣同: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此他选择慷慨赴死以唤醒国人.张学良:继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欲使“华北独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此他发动西安事变,以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纵览历史,在民族危急关头,中国从来不乏列难守节之士.请列举近代中国以身许国、慷慨赴死的两位辛亥英烈.(2分)4答:秋瑾、徐锡麟.(其他符合题意的人物亦可)(3)学习和发扬先烈革命精神,继承先烈的优秀品质,是我国人民责无旁贷的义务.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革命精神?(2分)答: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争取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8.(10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材料二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由此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材料三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材料四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情赞誉.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请回答:(1)材料一中“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今天哪一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1分)答:南昌起义.八一建军节.(2)根据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分)开创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5(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中央发表抗日通电的背景.(1分)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态度?(1分)答: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的决心和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4)根据材料四,归纳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5)通过以上学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答:民族的复兴、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标题:(百色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检测2-中国近代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7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