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5最苦与最乐走近作者梁启超,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散文家。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师从康有为,与他一起成为我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并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共计149卷,1000余万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巨人。主题解说本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同时告诉我们,必须要对国家、社会、家庭乃至自己勇于担负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重点掌握(1)课文为什么在第1自然段不直接提出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提示:因为把贫、失意、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如果否定了这些答案,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会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以设问开头,还能引发读者思索,激起读者的共鸣。(2)在作者笔下,“最苦”与“最乐”之间是什么关系?依据是什么?提示: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未尽责等于痛苦,尽责等于快乐,相辅相成。依据是“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难点突破为什么文章的第一部分只谈痛苦就用了两个自然段,而第二部分痛苦和快乐都谈了却只用一个自然段?提示:只要看一看“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的论据就不难明白,第二部分中的痛苦是作者针对“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提出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2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契.约(qiè)包揽.(lǎn)恩惠.(huì)悲天悯.人(mǐn)B.圣贤.(xián)监督.(dū)坟墓.(mù)逃躲.(duǒ)C.卸.却(xiè)安分.(fēn)纵.然(zònɡ)缠.着(chán)D.达观.(ɡuān)赔.礼(péi)循.环(xún)如释.重负(shí)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义吗?不是。B.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C.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D.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览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3.词语理解。(1)任重而道远:__(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__(2)无入而不自得:__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__(3)__悲天悯人__: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4)__如释重负__: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4.请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引用)(2)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反问)(3)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对比)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A.修改: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B.修改:使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3C.修改: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D.修改:使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46.(中考·益阳)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B)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__________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②当然要观察。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③①②④⑤D.①③②④⑤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少年中国说》这篇散文是梁启超写的。D.《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中考·山西)希望在你们身上①中国古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②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如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老年人跑第一棒,中年人跑第二棒,青年人跑第三棒。各有各的长度,各有各的任务,互相协调,共同努力,以期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并没有高低之分,而只有前后之别。老年人先走,青年人也会变老。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这是宇宙和人世间的永恒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一丝一毫。所谓社会的进步,就寓于其中。③这一番道理,虽然老生常谈,然而却是真理。④人世间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实少。你们青年人感觉敏锐,英气蓬勃,首先应该认识这个真理。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必须从这里开始。换句话说就是,要认清自己在人类社会进化的漫漫长河中的地位。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这就是你们青年人的责任。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作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这个责任感,都是空谈。⑤那么,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不想说空话、废话、假话、大话,更是一无灵丹妙药,二无锦囊妙计。我只有一点明白易懂简单朴素、又确实是真理的道理。引宋代大儒朱子的一首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5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⑥这首诗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学习。比如你们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最好能背诵几百首旧诗词和几十篇古文,让它们随时含蕴于你们心中,低吟于你们口头。这对于你们人文素质的提高,都会有极大的好处。二是要惜时。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两句意义深刻的话。⑦对此,你们青年人不仅要心里明白,还要真正能实行,才能接好前人的接力棒,才不会虚度此生。以上都是我的肺腑之谈。⑧青年们,好自为之。世界是你们的。(选编自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8.本文第④段中,作者认为“青年人的责任”是什么?__决定人类的前途,创造祖国的前途。__9.引用手法在本文中的使用,好处是什么?__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其文采飞扬,内容更加充实、丰富。__10.文中第④段赞美青年人“感觉敏锐,英气蓬勃”,这使人联想起“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请你仿照后一种形象的语言,再写一句表达对青年人的赞美的话。__示例:青年人是初春舒枝展叶的白杨。__11.文章结尾,长者嘱托“青年们,好自为之”,那么,青年人应该怎么做?结合本文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__青年人要加强学习。“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__
本文标题:(2016年秋季版)甘肃省定西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习题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8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