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1.背景(1)东汉末期,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招揽人才。在农业生产上,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势力逐渐壮大起来。(2)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2.时间:200年。3.交战双方:曹操与袁绍。4.结果:曹操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5.作用: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二、赤壁之战1.时间:208年。2.交战双方(1)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2)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3.结果: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曹军大溃北撤。4.作用: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三国鼎立1.背景: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又夺取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2.形成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汉(国号汉)221年刘备成都吴229年孙权建业(南京)3.经济发展(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3)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问题1】有人说,孙刘联军能在赤壁大败曹军是天意,因为那时曹军中疾疫流行,那一晚恰好又是东风。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探究把孙刘联军战胜曹军归结为天意,是一种迷信的说法。(1)赤壁之战当晚刮起东风,为孙刘联军火攻曹军提供了方便,这有很大的偶然性。(2)但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很多人得了传染病,这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因此,曹军的失败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问题2】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历史是在进步吗?谈谈你的看法。探究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历史是在进步的,其原因如下:(1)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的衰败,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2)从经济上看,东汉末年,由于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和社会的进步。(3)从文化等方面来看,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起来。12345678一、选择题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一心统一北方,他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A.刘表B.孙权C.刘备D.袁绍答案答案关闭D123456782.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公元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答案答案关闭B123456783.东汉末年为“天下三分”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B.马陵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答案答案关闭C123456784.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C.曹操建立魏国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答案答案关闭B123456785.三国时期,第一个称帝的是()A.曹操B.曹丕C.刘备D.孙权答案答案关闭B123456786.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A.孙吴B.曹魏C.蜀汉D.东汉答案答案关闭A123456787.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写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你知道诗中的“锦”是什么东西吗?它是三国时期哪个国家的特产()A.蜀锦;蜀汉B.云锦;孙吴C.壮锦;蜀汉D.宋锦;孙吴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锦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丝织品。三国时期,诸葛亮重视丝织业生产,蜀国丝织业发达,所生产的丝织品因产地是蜀国被称为蜀锦,畅销南北。《春夜喜雨》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写的,这就证明“锦官城”是指成都,锦就是蜀锦。由此可排除B、C、D三项,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解析关闭A12345678二、阅读判断题8.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下面这段叙述存在五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在军阀混战中,曹操脱颖而出,政治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上,实行屯田,增强了经济实力。200年,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打败了袁术,为以后统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打下基础。接着,曹操挥师南下,企图一统全国。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官渡,曹操败走华容道,再也无力南下。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植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魏”。古人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他,则可说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12345678(1)错误:;改正:。(2)错误:;改正:。(3)错误:;改正:。(4)错误:;改正:。(5)错误:;改正:。答案答案关闭(1)错误:赤壁之战;改正:官渡之战。(2)错误:袁术;改正:袁绍。(3)错误:长江;改正:黄河。(4)错误:官渡;改正:赤壁。(5)错误:曹植;改正:曹丕。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5290 .html